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8篇
林业   37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28篇
  144篇
综合类   268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121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探讨斑茅割手密复合体后代叶片性状与单茎性状的关系,为挖掘斑茅、割手密农艺性状的优异基因提供理论依据。对斑茅割手密复合体GXASF108-2-28分别与甘蔗品系GT05-164和GT05-3279杂交获得的BC1后代及亲本共15个材料伸长期蔗叶性状(绿叶数、总叶数和绿叶面积)和单茎性状(株高、茎径和单茎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组合后代在绿叶数、株高、茎径及单茎重上都有超越双亲或亲本之一的优势。绿叶面积在6个数量性状中遗传变异最大,且与株高和单茎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其可作为斑割后代产量相关性状的间接选择指标。聚类分析表明,16份材料可以分为4大类,Ⅰ类材料12-A6-1、12-A6-3、12-A6-5、12-A6-25和12-A6-27绿叶面积大,总体表现较佳,是进一步研究利用的重点材料。  相似文献   
92.
寒旱环境植物根系增强边坡土体抗剪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以地处西宁盆地的青海大学自建试验区作为研究区。采用草本、灌木植物单一种植和混合种植的方式,对种植植物边坡及未种植植物的素土边坡在A层(坡面地表0cm)、B层(坡面以下20cm)深度处的根—土复合体试样进行直接剪切试验,探讨了单一种植和混合种植两种种植方式下边坡土体抗剪强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单一种植的草本边坡在A层处根—土复合试样的粘聚力值分别为24.09,22.81kPa,均显著大于灌木边坡A层深度处根—土复合体试样的粘聚力值19.03,17.91kPa,且相对于素土试样的粘聚力值,草本根—土复合体试样的粘聚力值的增加幅度依次为104.67%,93.80%,灌木根—土复合体试样粘聚力值的增加幅度依次为61.68%,52.17%,显然,草本根—土复合体的粘聚力值增长幅度大于灌木植物;(2)随边坡土体深度的增加,单一种植方式下草本边坡根—土复合体试样粘聚力值呈递减趋势,即粘聚力值依次由24.09,22.81kPa递减至19.06,21.02kPa,这在一定程度反映出草本对边坡浅层土体抗剪强度的增强作用相对较为显著;(3)2种草本和灌木混合种植方式下根系对边坡土体抗剪强度的贡献值,均大于相应位置处2种草本和灌木单一种植方式下的贡献值,即混合种植条件下复合体的粘聚力值较单一种植时的增加幅度为0.13%~42.83%。该研究成果为定量评价边坡不同种植方式下植物根系增强边坡土体抗剪强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为进一步探讨植物根系增强边坡土体抗剪强机理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3.
退化草地复合体力学特性与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采用机械手段有效打破高坚实度退化草地板结性土层形成的土壤-根系复合体结构,对退化草地形成的复合体结构基本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测定退化草地复合体的紧实程度、容重、含水率、孔隙度和含根量分布,对退化草地形成的复合体的物理性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复合体原状试样进行剪切、无侧限压缩和回弹模量试验,对复合体的抗剪、无侧限抗压和回弹等基本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容重、含水率和含根量对上述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退化草地形成的复合体具有加剧土壤紧实程度、聚集根系向浅层分布等特征;复合体的抗剪强度、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回弹模量因根系的存在与无根系分布的土层相比有很大变化;复合体容重、含水率和含根量均对其力学特性产生了影响,且各因素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根系的存在可增强复合体结构的抗剪强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但对于回弹模量的影响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94.
根土复合体的抗剪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根系对土体的加固效应,模拟矿区排土场边坡恢复植被油松样地的含水率与土壤密度,以根径和埋根方式为控制因素,制备根土复合体,利用全自动三轴仪,进行了固结不排水(CU)剪切试验。结果表明,与素土相比,根系能够提高土体的极限主应力差,增强土体抵抗破坏的能力。根土复合体是一种特殊的弹塑型材料,其主应力差与轴向应变曲线呈光滑非线性特征,随着围压的增大,表现出由应变硬化型向应变软化型转型的特征;围压对极限主应力差影响显著,埋根方式、根系直径对极限主应力差的影响不显著。随着根径的增加,不论是水平埋根还是垂直埋根,根土复合体的粘聚力均为增加的趋势;垂直埋根的根土复合体则随着根径的增加内摩擦角增大,而水平埋根的根土复合体的内摩擦角则有轻微的减小。根土复合体的Wu-Waldron根粘聚力模型修正系数K″范围为0.11~0.37。  相似文献   
95.
才女虫属复合体(Polydora Complex)是典型的底质摄食者,多数种类栖居于潮间带、海湾、河口等近岸水域。其中一些种类是贝类上常见的多毛类寄生虫,能够钻入贝类的壳内营寄生生活,阻碍宿主的生长发育,感染严重时会导致贝类的大量死亡,是严重危害贝类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寄生虫类之一。文章从才女虫属复合体的形态分类、分子系统发育、栖居习性、生殖方式、幼体发育等5个方面综述才女虫属复合体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96.
李巍  徐启江 《园艺学报》2014,41(6):1245-1256
成花转换是被子植物生活周期中的关键发育过程,植物通过调控基因表达模式而整合多条内外开花信号实现成花诱导。近几十年来,学者们为阐释植物成花转换的分子机制做了大量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其中,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表观遗传修饰是调控成花转换过程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表观遗传调控是植物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实现开花诱导和花器官发育的决定性因素。综述了有关开花时间和花器官发育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包括染色质重塑、组蛋白甲基化和miRNAs。  相似文献   
97.
林木根系与黄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为了深入了解林木根系在增强黄土抗剪强度中的作用机理,该文用三轴压缩试验方法研究了林木根系与黄土构成的复合体的应力 应变及强度特性,探讨了不同根系直径、根系分布方式、复合体含水量和围压下的土体抗剪强度.试验证明,根系-土壤复合体抗剪强度τf与法向正压力σ的关系符合库仑定律, 即τf=σtan+C.由试验结果可知,根系直径相同时,复合体含水量从12.72%增至15%,水平根系的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减小,垂直根系和复合根系的复合体抗剪强度增加;复合体含水量一定时,3种分布方式的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都随根系直径的增加而增大;根系直径和复合体含水量一定时,复合根系的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最大,垂直根系次之,水平根系最小.   相似文献   
98.
有机溶剂盐溶液分离二醇型人参皂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确定分离二醇型人参皂苷最佳的有机溶剂及其用量。采用二醇型人参皂苷单体在有机溶剂CaCl2盐溶液中的不同溶解度进行萃取,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得出最优的有机溶剂及其用量。结果显示丙酮CaCl2盐溶液分离二醇型人参皂苷效果最佳。分离萃取二醇型人参皂苷最佳条件为皂苷(g):5% CaCl2(mL):丙酮(mL)=4:5:35。  相似文献   
99.
采用甲苯胺蓝染色和Golgi镀银法对柄海鞘神经复合体的结构进行显微观察,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甲硫氨酸脑啡肽在神经复合体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①甲苯胺蓝染色法显示,神经复合体由神经节、神经腺和疏松结缔组织组成;神经节分为皮质部、髓质部和过渡带;神经腺位于神经节背侧面,由腺小叶组成;神经细胞呈深蓝色,神经纤维呈浅蓝色,与背景反差较大。Golgi镀银法显示的结果不理想,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着色不明显。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ENK在神经复合体中分布广泛,神经细胞、神经纤维及上皮细胞均有Met-ENK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0.
照叶树林的概念即等同于常绿阔叶林,它涵盖了从喜马拉雅山南麓东经不丹、阿萨姆、缅甸、中国云南南部、泰国、老挝、越南北部、中国长江南岸直至日本西部的辽阔地域。自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起逐渐有学者提出照叶树林文化论的学说。持这一派观点的学者认为这一地带的文化具有相通性,其最基本、最重要的文化特征是以栽种水稻、杂粮(包括旱稻)、薯类为主的烧田农业。这些已有的研究成果对于继续研究东亚地区早期农业产生和发展具有相当的启发和参考价值。日本学者中尾佐助是这一派观点的代表人物之一(1)。在其著作《栽培作物与农耕的起源》中(2),他提出一个贯穿全书的概念:农耕文化复合体。对此他阐明道:从文化整体中抽取与农业相关的要素,把农作物的品种、栽培技术、加工技术、宗教礼仪、农地制度等这些异质事物集中在一起,即结合成为一个整体。用一个略显小题大做的习惯语来称呼的话,可以称之为农耕文化复合体,复合体即为complex一词的翻译。在这个农耕文化复合体之中,从种子到餐桌的问题属于其中一部分,却是最基本的部分,可以用农耕文化基本复合体来称呼,即agriculture basic complex。农耕文化复合体的基本部分还包括例如农耕礼仪、农地制度这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