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篇
  8篇
综合类   130篇
农作物   94篇
畜牧兽医   19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184柱花草,原产南美洲,1973年由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T)农艺学家采集并保存于种子库中,编号CIA T184。1982年引入我国,1988年由广西牧草工作站引入我区种植。该草喜潮湿的热带气候,在南宁以北为一年生,南宁以南为多年生。耐酸性瘦土,能在pH5~5.5的各类土壤中生长。耐干旱,抗炭  相似文献   
42.
陈琳 《四川草原》2005,(6):10-12
从华南热作院引进多年生柱花草,在四川经过三年多的多点试验,结果表明不适宜在四川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3.
柱花草刈割次数与生产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丁迪云  张庆智 《草业科学》1993,10(1):63-64,67
对格拉姆柱花草的刈割次数与生产性能关系进行了两年时间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度、不同次数刈割对生产性能影响很大,当年刈割一次比刈割两次产草量增长44%—68%,粗蛋白产量增长40%左右;第二年刈割两次比刈割一次产草量增长4.8%,粗蛋白产量增长52%,而比刈割三次产草量增长17%,粗蛋白产量增长9%。  相似文献   
44.
柱花草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柱花草生物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柱花草的细胞遗传学、组织培养、细胞工程、基因克隆、遗传转化及分子标记等。  相似文献   
45.
一、生物学特性 圭亚那柱花草为多年生豆科牧草,直立或匍匐,主根发达,入土深达1米以上。植株须枝多,株高1~2米。 圭亚那柱花草适应性强,耐贫瘠酸性土壤,耐旱力也强,稍能  相似文献   
46.
柱花草对炭疽病的抗病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柱花草Stylosanthes spp.与炭疽病Stylo anthracnose互作的抗病性研究进展,着重于柱花草与抗炭疽病互作过程中细胞学及组织学的抗病生理反应、生化反应、诱导抗病性及防卫反应等.  相似文献   
47.
选取含有氯嘧磺隆抗性标记的ILV1基因和报告基因GFP二元载体的农杆菌AGL-1,采用单因子和双因子方法研究根癌农杆菌AGL-1介导柱花草炭疽菌CH008转化过程中各主要因素对转化率的影响,优化构建ATMT转化柱花草胶孢炭疽菌体系条件,使转化效率达到300 ~400个转化子/106个炭疽孢子,即根癌农杆菌AGL-1浓度OD600=0.8,炭疽菌分生孢子浓度为1x106个/mL,AS浓度为100 μmol/L,诱导时间为6h,共培养温度和时间分别为25 ℃和4d.经PCR检测都有GFP片段,并能够表达绿色荧光蛋白.这为进一步开展炭疽菌对柱花草的致病机理研究提供了依据,优化转化体系有利于后续突变体库的扩大、筛选突变体和致病功能基因的研究.  相似文献   
48.
不同草种对土著AM真菌的生长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果园生草栽培为背景,果园土壤中土著AM真菌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柱花草、百喜草和藿香蓟对与之根系共生的AM真菌的生长与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柱花草根系的侵染率(62.2%)显著高于百喜草(36.5%)和藿香蓟(37.3%),丛枝率有相似的趋势;3种草地上部的生物量和含磷量没有差异,但是柱花草根系含磷量显著高于百喜草和藿香蓟;柱花草根际土壤中AM真菌的菌种丰度和菌丝密度均小于百喜草和藿香蓟,但是孢子密度大于藿香蓟而小于百喜草;藿香蓟根际土著AM真菌群落的多样性指数略高于柱花草和百喜草;PCR-DGGE分析结果与之吻合。试验表明,在果园土壤中,不同草种根际的土著AM真菌群落结构并不相同,在选择草种进行生草栽培的过程中应该考虑这些不同。  相似文献   
49.
研究了不同遮荫度(O%,50%,75%)和遮荫期限(60d,120d)对柱花草10^#光合特性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遮荫(60d)导致叶片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下降,水分利用率WUE增加,植物量和根冠比减小,并且759/6遮荫处理与对照之间出现显著的差异(P〈O.05),遮荫使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75%遮荫与对照有显著差异(P〈O.05)。长期遮荫(120d)使75%处理的叶绿素总量降低,植株高度、分蘖数比对照显著降低(P〈O.05),叶片含水量的变化却不显著。  相似文献   
50.
柱花草炭疽病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柱花草炭疽病菌为盘长孢状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Penz)Sacc].病菌生长温度15~36℃;适宜生长温度25~30℃;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6~40℃,最适萌发温度为28℃;分生孢子在饱和湿度下萌发率为83.1%,在饱和湿度加水滴中达87.9%;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49℃10min;病菌生长的pH值是2.5~14.0,最适pH值为6.4~7.2;病菌对碳源的利用较氮源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