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5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158篇
林业   105篇
农学   134篇
基础科学   13篇
  213篇
综合类   1330篇
农作物   180篇
水产渔业   128篇
畜牧兽医   528篇
园艺   96篇
植物保护   151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7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5篇
  1953年   5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51.
52.
【目的】探明进境截获的美国苹果牛眼果腐病的病原真菌种类,为评估病菌的入侵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苹果(Malus domestica)腐烂果实的症状特点、病菌的形态特征与培养特性进行观察,对分离物的致病性和DNA序列进行分析。【结果】32批次腐烂果实均表现果梗凹腐烂症状,病部较坚硬,病斑圆形褐色,中央色浅形似牛眼状。累计从病果上分离46株菌株,菌落圆形,气生菌丝稀少,白色至乳白色,加深至黄褐色至黑褐色,并形成深浅褐色相间同心轮纹,菌丝体最适生长温度15~20℃,经柯赫法则证实为病原菌。在病果及PDA上,病菌形成奶油色胶质状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梗瓶梗状,大型分生孢子及小型分生孢子圆柱形、直或下部稍弯曲、无色透明、单胞。基于β-微管蛋白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8个代表性的分离物与已知的苹果牛眼果腐病菌Neofabraea perennans聚在同一簇。【结论】根据症状学、形态学与致病性及系统发育分析,将屡次从进境美国苹果中截获的苹果牛眼果腐病病原真菌鉴定为Neofabraea perennans,是我国高度关注的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对我国果树的生产存在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53.
旨在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赤琥珀螺(Succinea erythrophana)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对其结构及组成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NCBI数据库已公布的琥珀螺科及柄眼目物种序列,以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分别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①赤琥珀螺线粒体基因组全长 14 023 bp(GenBank No.ON533899),由37个基因和一段富含AT的非编码控制区组成,有20处基因间隔,13处基因重叠。A+T平均含量为77.3%,表现出明显的AT偏向性。基因的排列顺序、结构与组成、密码子使用情况与琥珀螺科已报道种类相似。 ②除tRNA-PhetRNA-HistRNA-Ser1tRNA-Ser2外,其余 tRNAs呈典型三叶草结构。③Ka/Ks选择压力分析显示其受到纯化选择作用。④系统发育研究揭示赤琥珀螺与同属的腐败琥珀螺(Succinea putris)亲缘关系最近,然后与同科其他物种形成姐妹群关系。  相似文献   
54.
1 0~5周龄 1~35日龄是雏鸡的各个系统发育的时期,由于雏鸡各组织器官功能的不健全,对外界的各种应激因素抵抗力很差,主要依靠母源抗体的保护免受病害,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出现病理现象,甚至死亡。因此,要注意控制好育雏鸡舍的温度、湿度及通风换气工作,适时给雏鸡加水加料,并给予充足的光照.  相似文献   
55.
利用DNA编码技术对亚洲黑熊东北亚种和指名亚种不同个体进行DNA编码,结合Genbank中亚洲黑熊台湾亚种和四川亚种以及熊科相关物种的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并与12SrRNA基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亚洲黑熊COI基因变异显著,各亚种分化明显。系统树显示,亚洲黑熊和美洲黑熊遗传分化明显,且不是姐妹群;北极熊和棕熊关系较近,为姐妹群。COI作为DNA条码在研究亚洲黑熊的分类地位和进化关系上是有效的。在解决亚种分化及关系时,COI基因比12SrRNA基因更有效。  相似文献   
56.
【目的】明确浙江金华太秋甜柿果实炭疽病主要病原种类,探究不同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差异,为甜柿炭疽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1年6—10月,通过对浙江金华永康太秋甜柿生长期果实炭疽病病样的采集和分离,致病性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确定其主要病原菌种类;通过对不同甜柿炭疽病病原菌在不同温度、pH值、培养基类型、光照等培养条件和致死温度的测定,揭示不同种之间的差异。【结果】3种甜柿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horii、C. siamense和C. fructicola)为浙江金华太秋甜柿果实炭疽病主要病原菌,其中暹罗刺盘孢引起太秋甜柿炭疽病为国内首次报道。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果生刺盘孢、哈锐炭疽菌和暹罗刺盘孢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产孢温度为35℃,哈锐炭疽菌最适产孢温度为25℃;果生刺盘孢和暹罗刺盘孢菌丝生长最佳培养基为PDA、CMA和GA,果生刺盘孢产孢最佳培养基为胡萝卜煎汁培养基,暹罗刺盘孢产孢最佳培养基为CMA培养基;哈锐炭疽菌菌丝生长最佳培养基为PDA和CA,产孢最佳培养基为OA培养基。pH值4~10均适宜甜柿炭疽病菌菌丝生长,果生刺盘孢在pH值5和9时产孢最佳,...  相似文献   
57.
中国农业大学陈文新院士课题组的田长富博士等在PNAS(《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研究文章,修正了国际上有关根瘤菌共生机制进化的假说。在陈文新院士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田长富等从1000余株大豆根瘤菌中选取了26株Sinorhizobium和Bradyrhizobiumn两属代表菌株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研究发现,两属根瘤菌各自特有功能基因与其生物地理分布特征相符;已知功能基因在各基因组中的有无特征可以反映根瘤菌的物种系统发育关系,而根瘤菌的泛基因组相关信息则不能正确反映此种关系;遗传重组和水平基因转移在核心基因组的进化历史中发挥了主导作  相似文献   
58.
采用盆栽试验,主要研究了在施用同一基础化肥的情况下,接种根瘤菌及配施微量元素素肥料对花生生物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按种根瘤菌比未接种的生物量增加20.6%;配施微量元素肥料的可能使花生干重增加37%,在开花等农艺性状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氮素利用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各种微量元素肥料有其最佳施用量。  相似文献   
59.
用紫外线连续两次照射和培养蚕豆根瘤茵、绿豆根瘤茵和饭豆根瘤茵后,将各种形态特征的突变菌株接种于不同pH值和不同NaCl浓度的YEM培养基上培养。结果表明,突变株的耐酸碱性和耐盐性不仅与根瘤茵的种类、茵落形态特征有关,而且与紫外线的照射次数有关。  相似文献   
60.
周兴民  蔡敦江 《中国草地》1998,(2):25-28,63
研究形成了一套黑龙江垦区苜蓿机械生产技术,包括了7个优良品种,4种建植方式,17种适用除草剂,2份高效根瘤菌种,持续高产优质的适宜割期,防腐保质的收贮工艺与配套的半干青贮及添加剂青贮技术,种子田生产和隙地种草技术,获效益583.4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