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6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159篇
林业   105篇
农学   134篇
基础科学   13篇
  213篇
综合类   1330篇
农作物   180篇
水产渔业   128篇
畜牧兽医   529篇
园艺   96篇
植物保护   151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7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5篇
  1953年   5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国内固氮树木组织培养简况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国内有关固氮树木组织培养研究的概况,并对今后如何选择树种作为组织培养材料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2.
动物支原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原体亦称霉形体,最早由Nocard和Roux(1898)由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病例中分离到,由于性质难以界定,遂将这一类微生物命名为类胸膜肺炎微生物(pleuropneumonia-like organisms),简称PPLO,后归为软膜体纲(Mollicutes)支原体目。支原体目下没一科,支原体科,科内设两属:支原体属(Mycoplasma),属内有120种;脲原体属(Ureaplasma),属内有6种,常见的动物支原体属此两属。  相似文献   
93.
花生根瘤菌连续接种与钼,磷肥配合施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4.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证实奶牛附红细胞体的存在及研究其分类学地位,利用原核生物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对分离纯化的疑似奶牛附红细胞体进行16S rRNA基因的PCR扩增及克隆测序。结果扩增出长约1.5 kb的目的片段,测序结果表明:目的片段长度为1 439 bp,其核苷酸序列与国外已发表的牛温氏附红细胞体(E.wenyoni)的16SrRNA基因片段同源性高达97.1%,暂称为中国广西株(E.wenyoniCGX)。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E.wenyoni和其他血营养菌在系统进化关系上组成了一个大的进化分支,与支原体科、支原体属的病原最接近(75%),而与立克次体科的病原较远(55%)。分析结果支持了Nei mark等和Messick等提出的将这类血营养菌划归支原体科、支原体属的建议。  相似文献   
95.
微生物肥料是由一种或数种有益微生物、培养基质和添加物(载体)培制而成的生物性肥料,通称菌肥或菌剂.是一种间接性的无公害肥料微生物肥料最早是从豆科植物应用根瘤菌接种刹开始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到现在已经形成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功能各异的微生物肥料.  相似文献   
96.
人工诱导根瘤菌(ORS—571)与高粱结瘤共生固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植物激素2,4-D(2,4-D二氯苯氧乙酸)(终浓度3mg/L),处理高粱(甜杂1号Sorghum vulgare),并接种ORS-571根瘤菌,诱导根瘤菌与高梁共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诱导高粱根系结瘤并与结瘤组织共生,表现固氮活性。高粱在移苗后5 ̄7天进行处理,效果较好,一般结瘤率都超过50%,最高可达80%。接种后4期周瘤的直径约2-3mm,制片显微镜观察,瘤组织内有大量的根据瘤菌菌体,  相似文献   
97.
介绍了一种适合于根瘤菌及其它革兰氏阴性细菌的RNA提取方法。它具有简便、快速等特点,且所提取的RNA样品质量较高,可直接用于RT-PCR合成、Northern杂交等分子生物学操作。该方法具有实用性强、重复性好的特点。提取的RNA无DNA等污染物,并且其产量、纯度完全能满足分子克隆和基因表达研究的需要。该方法简单、快速、纯度高、完整性强,方便有效。  相似文献   
98.
摘要: 根据苜蓿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 ) Rm1021基因组中与Ralstonia eutropha phaZ基因同源部分序列设计1对引物,从S. meliloti基因组中用PCR扩增出835 bp phbD 基因片段并克隆到载体pGEM?襆-T Easy上;通过在phbD基因内插入ΩSmSp和基因置换构建了phbD突变体。该突变体可积累比野生型菌株多1.0~2.6倍的聚羟丁酶(PHB)。在YMA和TY平板上形成非粘液型菌落,而在以乙酰乙酸或3-羟丁酸为唯一碳源的M9基本培养基(M9-AA,M9-HB)上形成粘液型菌落。碱性磷酸酶测定结果表明,通过接合引入phbD突变体菌株中的exoF-phoA融合基因在YMB培养基中低量表达,而在M9-AA和M9-HB中高量表达。  相似文献   
99.
曹征  李曼菲  孙伟  张丹  张祖新 《作物学报》2015,41(11):1632-1639
BEL1-like(BELL)家族蛋白是植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类具有同源异型结构域的转录因子。拟南芥中BELL家族蛋白能与KNOTTED1-like蛋白互作形成异源二聚体,并结合到特异顺式作用元件来调控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进程。本文采用隐马可夫(HMM)模型,在玉米基因组中鉴定到15个BELL家族基因(Zm BELL),分布于7条玉米染色体。通过与拟南芥BELL基因的序列比较将这些基因分为两大类。在玉米8种组织中Zm BELL有不同的表达模式,具有明显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基于基因共表达分析及BELL-like蛋白特异结合的顺式元件分析,预测到86个可能受Zm BELL调控的下游靶标基因。这86个基因和12个Zm BELL表达模式相同,并且在基因启动子区存在与BEL1-like蛋白结合的顺式元件。这些结果为进一步解析玉米BELL家族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机制积累了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0.
河北省豆科绿肥作物种质资源相关共生根瘤菌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建立共生关系具有宿主专一性,因豆科植物种类和品种的不同而各异。2011年对河北省绿肥豆科作物毛叶苕子(Vicia villosa)、山黧豆(Lathyrus sativus)、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和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等30个品种的84株根瘤菌菌株,进行16S rDNA PCR-RFLP、16S rDNA全序列分析及抗逆性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根瘤菌菌株共有6种16S rDNA遗传图谱类型,并归属根瘤菌属(Rhizobium)和中华根瘤菌属(Sinorhizobium),同时获得这些菌株抗逆性研究数据。本研究为河北省发展绿肥豆科作物生产提供了详细的根瘤菌多样性数据,并为绿肥豆科作物的栽培储备了必要的根瘤菌菌株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