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33篇
  免费   440篇
  国内免费   583篇
林业   1811篇
农学   1036篇
基础科学   359篇
  1316篇
综合类   7167篇
农作物   749篇
水产渔业   38篇
畜牧兽医   980篇
园艺   2036篇
植物保护   464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407篇
  2022年   436篇
  2021年   433篇
  2020年   370篇
  2019年   444篇
  2018年   243篇
  2017年   383篇
  2016年   381篇
  2015年   515篇
  2014年   740篇
  2013年   645篇
  2012年   907篇
  2011年   880篇
  2010年   818篇
  2009年   840篇
  2008年   851篇
  2007年   749篇
  2006年   693篇
  2005年   713篇
  2004年   532篇
  2003年   526篇
  2002年   421篇
  2001年   461篇
  2000年   279篇
  1999年   242篇
  1998年   242篇
  1997年   216篇
  1996年   202篇
  1995年   233篇
  1994年   193篇
  1993年   166篇
  1992年   142篇
  1991年   148篇
  1990年   124篇
  1989年   111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65年   6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13篇
  1956年   11篇
  1955年   4篇
  195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在江西景德镇和安徽泾县布置了1年生湿地松裸根苗生长后期切和截顶试验,研究其对苗木形态和造林表现的效应及其例题应用制度。两年的结果表明,切根苗的高、径及主根形态指标均低于未切根苗,而侧须根系增加,早切根多次切根处理效应最显著。  相似文献   
992.
在杉木分布北缘的苏南低山丘陵试验研究表明,利用萌芽杯幼龄速生的阶段优势,能发掘短轮伐小径材的生产潜力。影响萌芽林生长的因素主要有更新林分种源的遗传特性,立地条件,伐桩密度与更新方式。在山洼、山谷阴坡坡脚等优良立地,实施2250~2400株/桩·hmt2密度控制,小块状更新,集约肥培管抚,9年生萌芽林蓄积量达118.2~126.7m2/hm2,可产出约85%的小径材.在山坡中下部中等立地条件,实施较高密度(3000~3300株/桩·hm2)控制,窄带状(8~10m宽)更新,集约管抚,9~15年生蓄积量达111.7~139.6m3/hm2,可产出约40%的小径材和农用椽材。而在较差岗坡立地,即使采取高密度(4500株/桩·hm2:),窄带状荫芽更新与高水平集约管抚,也无生产小径材的可能。  相似文献   
993.
四倍体刺槐嫩枝插穗生根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四倍体刺槐嫩枝插穗扦插前和扦插后的切片观察,结果表明:(1)在插穗的切口处有愈伤组织,在愈伤组织内未发现产生根原基;(2)四倍体刺槐嫩枝茎内无潜伏根原基,不定根由诱生根原基发育形成,诱生根原基源于髓射线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相似文献   
994.
毛白杨,河北杨多代循环繁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康健  孙长忠 《林业科学》1990,26(2):110-116
从1983年起,对毛白杨、河北杨的扦插繁殖育苗及其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出“多代循环繁殖新方法”,无需任何处理,也无需地膜覆盖,使大田育苗成活率稳定在80%左右;同时研究出快速、简便、繁殖系数高的优树根萌条培育新技术,为毛白杨、河北杨优树的无性系测定、无性系育种和无性系造林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95.
不同直径伐桩对赤桉萌芽更新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速生树种赤桉进行了不同直径伐桩(2.1~6cm)萌芽更新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伐桩的萌芽率及平均萌条数随伐桩直径的增大而增大,萌条直径、高度随伐桩直径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996.
林木细根动态及其在矿质养分循环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华  叶功富  侯杰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4):155-159,174
林木细根在森林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细根功能的深入认识和研究方法的发展,细根研究成为当今森林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细根研究普遍采用的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适用性;并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林分细根生物量、分布、分解和周转以及细根在养分循环中的作用等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7.
山桐子育种苗期试验初报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山桐子在亚热带地区能正常生长发育,其种子发芽需经过去蜡处理。在塑料薄膜棚内,约需40d才能形成幼苗。苗期生长呈慢——快——慢的曲线变化规律,11月生第趋于停止。1年生苗高78-112cm,平均86.6cm;根径1.1-1.7cm,平均1.5cm。  相似文献   
998.
研究表明,蛇莓、透骨消、百脉根这三种野生植物具有植株低矮,枝叶繁密,绿色期长,抗逆性强,耐粗放管理等优点,适宜作园林地被植物栽培。  相似文献   
999.
《安徽林业科技》1995,(A02):22-24
湿地松,马尾松Pt菌根化育苗造林成效揭示,不同菌株处理的菌根化苗木增益远较同一菌株不同菌剂处理的明显;应用菌根生物技术能显著促进1-2年生幼林生长发育,菌根苗造林的远较造林后接菌的当年菌极增益为大,但随着林龄的增长,二者的差异渐近减少。  相似文献   
1000.
印楝 (AzadirachtaindicaA .Juss) ,楝科楝属常绿乔木 ,原产于缅甸和印度等热带地区 ,适宜生长在无霜冻的干热河谷地区。我国广东、云南、海南等地已引种成功。适应性强 ,抗性强 ,材质优良 ,树形优美 ,具有很好的发展前途。 2 0 0 1年起 ,我们在山东的一些苗圃采用嫩枝扦插繁殖的方法进行了试种 ,试验取得了初步成功 ,幼苗在苗圃条件下能够安全越冬。印楝嫩枝扦插繁殖系数高 ,方法简便易行 ,成活率高 ,生长量大 ,当年苗木高度可达 3m以上 ,地径可达 2 .8cm。1 种根催芽早春选背风向阳处建催芽池 ,池宽 1m ,长度视地形而定。池内先铺 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