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39篇
  免费   334篇
  国内免费   1141篇
林业   924篇
农学   4875篇
基础科学   1406篇
  996篇
综合类   17711篇
农作物   4777篇
水产渔业   88篇
畜牧兽医   417篇
园艺   872篇
植物保护   1148篇
  2024年   129篇
  2023年   397篇
  2022年   399篇
  2021年   577篇
  2020年   509篇
  2019年   568篇
  2018年   376篇
  2017年   545篇
  2016年   680篇
  2015年   790篇
  2014年   1402篇
  2013年   1224篇
  2012年   1623篇
  2011年   1835篇
  2010年   1777篇
  2009年   2051篇
  2008年   1915篇
  2007年   1713篇
  2006年   1440篇
  2005年   1517篇
  2004年   1296篇
  2003年   1143篇
  2002年   884篇
  2001年   972篇
  2000年   767篇
  1999年   683篇
  1998年   731篇
  1997年   781篇
  1996年   721篇
  1995年   664篇
  1994年   648篇
  1993年   507篇
  1992年   529篇
  1991年   417篇
  1990年   343篇
  1989年   298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65年   25篇
  1958年   14篇
  1957年   83篇
  1956年   11篇
  1955年   6篇
  1953年   34篇
  1952年   13篇
  1951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喷施调节安减轻棉花烂铃的效果吴蔼民,顾本康,夏正俊,裴立东,居海萍,王新华(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南京210014)(大丰县植保站)生长调节剂具有高效、低毒、内吸性强、安全稳定、使用方便的特点,已从过去单一控制旺长发展成病虫综合防治配套技术之一,并可提高...  相似文献   
82.
<正> 太康县位于豫东平原,历史上盛产棉花,素有“银太康”之称,是全国优质棉基地之一。1988年以来,我们把豫棉4号(原郑4107)作为当家品种之一,大力搞好良种繁育和提纯复壮。到1990年全县实现统一供种,原种二代更新,棉花产量和品质均有明显提高。全县73万亩棉花,平均亩产皮棉60  相似文献   
83.
传统的嫁接育苗周期长 ,技术要求高。我们于 1999~ 2 0 0 0年在全光喷雾条件下 ,采用 ABT生根粉处理进行冬枣带叶嫩枝扦插育苗试验 ,取得了生根率达 94 %的良好效果 ,从而大大缩短了育苗周期 ,降低了育苗成本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1 建立苗床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排灌良好的地方建立直径 10~ 12 m的圆形苗床 ,苗床周围用砖砌高为 4 0~50 cm的矮墙 ,并在底部每隔 1m左右留 1个排水口 ,为便于扦插和管理 ,沿半径砌砖墙将苗床分成若干个小区 ,中心安装对称式双长悬臂旋转扫描喷雾装置。建床时先在苗床底部铺 15~ 2 0…  相似文献   
84.
陕西省棉花生产近年呈大幅度滑坡之势,1993年较1992年减少面积达52%。文内在分析了滑坡的主要原因后,提出了从思想认识、流通体制、棉花价格、生产管理、生产方式等方面入手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5.
86.
温度对棉籽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87.
新疆棉花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88.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是我国棉花生产上的严重病害,因其传播途径广、蔓延快,给防治带来极大困难。一旦传入,病情发展迅速,几年内可由零星发病发展到严重发病,个别地块甚至绝产。经多年研究,采用铲除剂消灭零星病点,已是控制田间病害的有效方法。为了广开药源,1981~1985年进行了环氧乙烷副产物铲除棉枯、黄萎病零星病点试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9.
90.
新疆棉花高糖低强的原因及其解决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9—1991年,多单位、多学科联合攻关研究表明,新疆原棉纤维所以含糖高、强力低,一是品种遗传特性影响,二是气候条件中温度和水分的影响,三是同翅目昆虫(棉秋蚜)分泌物(蜜露)污染,四是栽培技术不当。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综合防治棉蚜,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是降低新疆棉纤维含糖量和提高棉纤维强力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