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9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192篇
林业   195篇
农学   164篇
基础科学   536篇
  128篇
综合类   1854篇
农作物   176篇
水产渔业   94篇
畜牧兽医   559篇
园艺   260篇
植物保护   417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葱蓟马的为害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文添 《植物医生》2003,16(6):12-13
随着蔬菜种植业的发展,一些为害隐蔽的微小害虫(如蓟马、粉虱),在生产上容易疏忽,使其危害日益严重,应引起重视以保证蔬菜的品质与质量。葱蓟马(Thrips tabaci Lindimen)又叫烟蓟马、棉蓟马,属缨翅目、蓟马科。该害虫分布广泛,国内各省均有分布,主要为害葱、洋葱、韭菜、水葱、砂韭等百合科蔬菜,是多种植物病毒病的媒介,洋葱比葱受害更重,严重发生时可造成50%的损失。  相似文献   
32.
七种与小麦近缘的野生植物对禾谷缢管蚜抗性的生化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7种与小麦近缘的多年生野生植物长穗偃麦草Elytrigia elongata、费尔干偃麦草E. ferganensis、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华山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huanshanica、竖立鹅观草Roegneria japonensis、鹅观草R. kamoji和R. tsukushiensis对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抗性的生化机制.禾谷缢管蚜内禀自然增长率(rm)与叶片游离脯氨酸和蛋氨酸含量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其逐步回归方程为:rm=-0.0198 0.1930X脯氨酸** 0.3350X蛋氨酸* ;总酚含量与禾谷缢管蚜内禀自然增长率无显著相关关系;丁布含量与内禀自然增长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941**,p<0.01).低含量的游离脯氨酸﹑蛋氨酸及高含量的丁布是小麦近缘多年生野生物种抗蚜的重要生化因子.  相似文献   
33.
4种花蓟马的鉴别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张维球  曾玲 《植物检疫》2004,18(3):149-152
花蓟马属(Frankliniella)隶属于缨翅目蓟马科(Thysanoptera:Thripidae).该属成虫的主要形态特征:触角8节,前胸背板前缘角及前缘各有1对长鬃,前缘角鬃长于前缘长鬃,后缘角有2对长鬃.前翅前脉与后脉着生排列等距的鬃.雄虫与雌虫形态相似,体略小,体色较淡,一般腹部第Ⅲ-Ⅶ腹板具腹腺域,该属全球已记录有180余种,绝大多数种分布于北美、中美、南美及欧洲等区域[1~3],我国曾先后记录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34.
防治节瓜蓟马、桃蚜高效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青 《植物保护》2004,30(1):77-79
田间防治节瓜蓟马、桃蚜药效试验表明,25%吡·辛乳油、5%吡·丁乳油、22%毒死蜱·吡虫啉乳油、2.5%高渗吡虫啉乳油4种药剂对节瓜蓟马的防治效果最好,药后1-5 d校正死亡率达90%以上。22%毒死蜱·吡虫啉乳油、2.5%高渗吡虫啉乳油、25%吡·辛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对桃蚜的防治效果最好,药后1 d校正死亡率均达95%以上,药后3-5 d校正死亡率均达99%以上。5%吡·丁乳油、30%吡虫灵微乳剂对桃蚜的防治效果也很好,药后1-5 d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4.3%-98.9%和94.6%-98.6%。  相似文献   
35.
当前在治疗母牛乳房炎、乳房创伤、乳房蜂窝织炎、乳房疖肿、母牛产后轻瘫等病,还仍在使用老式器械——奥杰斯脉冲导管。而今我们介绍的黄瓜形乳头导管,治疗效果要比奥杰斯脉冲导管好得多。  相似文献   
36.
外来入侵害虫——西花蓟马的发生、为害与防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西花蓟马属缨翅目(Thysanoptera)蓟马科(Thripidae),学名为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英文通用名为western flower thrips。该害虫起源于美国和加拿大的西部山区,最早记载于1895年,曾是当地一种最常见的害虫。20世纪80年代初,该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发生明显变化,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杀虫剂的抗药性显著增强,不再局限于原先的生存环境。特别是近些年来随国际贸易的增加,其借助花卉苗木、蔬菜产品的转运在世界各地迅速扩散。目前已广泛分布于美国、荷兰、英国、西班牙、以色列、日本等69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园艺作物重要害虫。  相似文献   
37.
<正>近几年,红带网纹蓟马对河南省内乡油桃的危害逐年加重,2002年以来,我们对其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1)为害状 红带网纹蓟马以若虫、成虫为害花托、花萼、幼果,为害盛期从花后10天开始,受害花托、花萼萎缩但不脱落;受害果面黄褐色锈斑可占果面的20%-40%,果表粗糙;受害较轻的幼果,花托可正常脱落,但果面布满黄色斑点,经济价值降低。受害叶缘纵卷或似花叶状,不能充分展开。嫩枝或嫩叶有黄色小点,受害部分光泽下降,僵硬厚脆,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38.
定性和定量分析一批兽药硫酸黏菌素可溶性粉中的未知添加物。照《中国兽药典》2010年版一部对该批检品用微生物检定法进行含量测定时,发现该样品的抑菌圈为虚圈,用薄层色谱鉴别该样品,未显示与标准品溶液一致的主斑点,怀疑该样品中有处方外非法添加物。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 MS)对该样品进行筛查,发现疑似添加物,并使用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HPLC-DAD)法进行了双重确证和含量测定。该样品中非法添加物确证为磺胺氯达嗪和甲氧苄啶,添加量分别为58.5 mg/g和13.4 mg/g。本研究通过建立筛查方法为监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分析非法添加物的可能原因为打击兽药处方外非法添加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39.
纪沫 《北方水稻》2015,45(2):48
在辽河三角洲稻区,蜘蛛是优秀的捕食性天敌,对稻田主要害虫稻飞虱具有较强的控制力。从饲养环境与工具的装置、饲料配比、投食要点、蜘蛛卵囊的采收等方面介绍了辽河三角洲稻区非常优秀的捕食能手——粽管巢蛛的简易饲养技术,以期为辽河三角洲稻区蜘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更多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40.
玉米节水灌溉铺管铺膜播种机械化作业技术,是为了通过改变传统种植模式来达到节水、增产、节肥、节省机力费、节省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玉米品质、局部排盐、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目的。改变"靠天吃饭",用少量的水,满足作物生长需求,就是滴灌技术的最终目的和最终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