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14篇
  免费   309篇
  国内免费   169篇
林业   3891篇
农学   72篇
基础科学   198篇
  419篇
综合类   3073篇
农作物   377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86篇
园艺   81篇
植物保护   86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216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73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246篇
  2014年   427篇
  2013年   356篇
  2012年   491篇
  2011年   486篇
  2010年   445篇
  2009年   466篇
  2008年   475篇
  2007年   283篇
  2006年   327篇
  2005年   291篇
  2004年   237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221篇
  1999年   183篇
  1998年   149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56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136篇
  1993年   160篇
  1992年   121篇
  1991年   125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13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对20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进行5种不同强度的疏伐,伐后郁闭度分别为0.4(T1),0.5(T2),0.6(T3),0.7(T4),0.8(T5),后在其林下套种肉桂(Cinnamomum cassia),形成马尾松、肉桂人工复层林,应用相对生长法和样方收获法研究其不同混交模式林分碳储量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碳素含量大小排序为乔木层枯落物层灌木层草本层土壤层,分别为(475.96±13.59)、(469.64±2.41)、(443.34±2.04)、(425.94±2.03)、(21.10±0.35)g/kg。乔木层中马尾松各不同处理平均碳素含量排序为T1T4T3T5T2;肉桂平均碳素含量大小排序则为T2T4T1T3。在5个不同处理中,碳储量的空间分布序列均表现一致:乔木层土壤层枯落物层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和枯枝落叶层的碳储量随着林分郁闭度增加而增加,而灌木层、草本层以及土壤层碳储量则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5个不同处理中,以马尾松纯林的碳储量高于其它4个不同混交;马尾松肉桂以1∶5.4比例混交时,总碳储量在混交林中最大,达117.32t/hm2,且乔木层大于纯林,林分固碳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2.
随着海南桉树人工纯林造林面积的日益扩大,桉树的病虫害危害日益严重。该文介绍了目前海南桉树人工林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并提出相关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正>海南胶农弃割,越南胶农砍树,这背后的直接原因就是橡胶价格低。但追根溯源,还是因为供过于求,特别是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地胶农数年前扩种面积过大,导致产量集中释放,而需求增速跟不上。不过,随着产能"高峰"过去,库存水平不断下降,以及在主产国收储、减产等背景下,橡胶市场供求平衡表有望修复。  相似文献   
84.
在小陇山麻沿林场选择有代表性的中幼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人工林,设置1 000m×30m样带,在样带内随机布置了12个20 m×20 m标准地,按株数设计3种(15%、25%、35%)间伐强度,0.0%为对照,3次重复;运用SVMS软件分析不同间伐强度对林分结构特征和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经过3种强度间伐后,油松在树种组成中的比例下降,一些阔叶更新树种在树种组成中的比例随间伐强度的增加呈增大趋势,25%强度间伐后林分中漆树分布株数是对照的2.5倍,35%强度间伐后林分中锐齿栎分布株数是对照的3.5倍;除15%间伐强度平均林层数高于对照外,25%和35%间伐强度平均林层数低于对照,间伐后上层分布树种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多;15%强度间伐后林分水平分布格局没有发生变化,25%和35%强度间伐后林分水平分布从随机分布转变为聚集分布状态;3种间伐强度间伐后林分平均混交度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68%、31.86%和58.10%,表示林木个体竞争大小的大小比数分别为0.497 8、0.4914、0.490 0,比对照(0.498 5)减小了,表示林木生长空间大小的开敞度分别是0.323 0、0.327 0、0.367 0,高于对照(0.2730);随间伐强度的增加林分混交度增加,从零度混交变为弱度混交,林木个体间竞争减弱,林木生长空间扩大,从不足到基本充足。间伐1a后天然更新幼苗数量分别是对照的6.0、12.5、13.1倍,间伐增加了天然更新能力,增强了林分活力。3种间伐强度中,15%间伐强度对林分结构和树种组成影响较小。研究结果证明,小陇山林区中幼龄期的油松人工林宜采用25%到35%间伐强度能有效改善林分结构、调整树种组成,增加林分活力;通过多次合理间伐强度措施的实施能有效促进林分向复层、异龄、混交林演替,为油松中幼龄人工林结构化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栓皮栎是壳斗科栎属的高大乔木树种,是最重要的经济树种和用材树种之一。它的树皮(栓皮),也叫软木,具有比重小、弹性好、浮力大,不透水、不透气,耐酸、耐碱,绝缘,保温、隔音及不易与化学药品起反应的优点。经过加工可制成软木砖,软木纸等多种制品,用于医药、食品、建筑等方面,是国家不可缺的重要原料。  相似文献   
86.
介绍了该虫害在新疆各地区的为害特点、调查方法及防控措施等,为尽快控制其危害,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87.
一位橡胶商人称,马来西亚橡胶已经受到不稳定气候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
[目的]通过对比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去除与保留的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特征,探讨林下植被管理对杉木人工林土壤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亚热带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配对试验设计,对8块样地进行林下植被保留(UP)和林下植被去除(UR)2种处理,测定土壤的理化性质和5种水解酶活性,计算土壤养分-酶化学计量比,并进一步分析土壤理化性质与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的相关性。[结果]林下植被去除显著降低土壤腐殖质层、0~5 cm、5~10 cm土层的含水量(SWC)、有机碳(SOC)、总氮(TN)、总磷(TP)、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养分含量,也抑制了0~5、5~10 cm土层的半纤维素酶(CB)和亮氨酸基肽酶(LAP)活性,林下植被去除与保留均对酸性磷酸酶(AP)活性影响不显著。5种土壤水解酶活性以及化学计量比与SWC、SOC、TN、TP、有效氮和养分化学计量比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且土壤的C、N、P水解酶活性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ln(BG+CB)/ln(NAG+LAP)、ln(BG+CB)/ln(AP)和ln (NAG+LAP)/ln(AP)分别与土壤C/N、C/P和N/P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林下植被去除降低了土壤水分、全量养分、有效养分含量和酶活性(CB、LAP),且土壤水分、养分及其化学计量比与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关系极为密切,这些指标可能是影响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89.
90.
唐朝荣 《热带作物学报》2020,41(10):1958-1967
天然橡胶(顺式-1,4-聚异戊二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主要来自橡胶树。以天然橡胶的生物合成与产量形成为主要内容的产胶生物学研究为橡胶树高产遗传改良提供理论指导,近10年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从橡胶树基因组测序、橡胶转移酶、转基因、以及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等4个方面介绍产胶生物学研究主要进展,并讨论了相关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对未来5~10年需重点关注的研究内容提出了建议。在介绍橡胶转移酶时,同时概述其他几种产胶植物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