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78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9篇
  123篇
综合类   139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8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灌木林资源在乌审旗境内分布广,具有耗水量小,耐干旱、耐盐碱、耐高摩,具有很强的更新和自然修复能力,是毛乌素沙地的主要造林树种。对乌审旗灌木林的发展现状进行简要的分析发现,乌审旗的灌木林地培育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从而对灌木林地今后的培育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供将来的灌木林地的培育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沙漠化土地植被恢复过程的植物与土壤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的演变关系,可以深入认知樟子松固沙林植被恢复的机制。[方法]以榆林毛乌素沙地的半固定沙地为对照,分析了恢复25~56 a樟子松林下的物种多样性、樟子松植物组织(叶片、枯落物、细根)与土壤的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动态变化特征与交互作用。[结果](1)樟子松植物组织C,N,P平均含量表现为:叶片>枯落物>细根,碳氮磷化学计量比为:枯落物>细根>叶片。(2)与半固定沙地相比,植被恢复后樟子松植物组织和土壤中的C,N,P含量显著变化。从恢复25 a到56 a,枯落物和土壤C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14.9%和61.5%,N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55.0%和52.4%。(3)随着恢复年限增加,枯落物和细根的C∶N以及叶片和细根C∶P,N∶P均显著降低,叶片C∶N及枯落物C∶P,N∶P显著增加。(4)枯落物与土壤C含量,细根与土壤N,P含量及植物组织与土壤间C∶P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5)植被恢复年限通过影响枯落物生物量和林下植被根量间接影响土壤C,N,P含量,且总效应最大。[结论]榆林沙区樟子...  相似文献   
13.
树木边材液流是实时反映水分利用过程的重要变量。分析液流与环境因子尤其是与土壤水分间的关系,进而明确树木对水分胁迫的响应机制,是认识树木适应环境变化机制的重要内容。文中以毛乌素沙地南缘樟子松人工固沙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热扩散式液流计连续监测了树干边材液流速率,分析了液流变化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毛乌素沙地樟子松生长季中边材液流速率(Js)平均为4.91±1.25cm·h-1,最大值为18.75±2.99cm·h-1,其中夜间液流速率平均为1.42±0.38cm·h-1,最大值为7.47±1.92cm·h-1。Js与环境因子间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6.2%,分别解释了方差的54.5%、20.6%、11.1%。其中第一主成分主要包含大气水分亏缺(VPD)、大气温度(Ta)、太阳辐射(Ra)等因子,归为蒸发需求因子;第二主成分主要包含风速(Ws)等因子,为大汽水...  相似文献   
14.
陕北毛乌素沙地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樟子松是毛乌素沙地中用材林、草场防护林、水土保持林以及防风固沙林和农田最主要的树种之一,由于其独特的特性,如喜光、耐寒、耐贫瘠、抗寒等诸多优秀品质,适合用于毛乌素沙漠地区,广泛应用于荒沙造林。从实际出发,对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提高经济效益,推动生态环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才当 《中国林业》2011,(10):58-59
沿着内蒙古乌审旗境内公路两边的公益林前行,但见沙海铺绿,大地流翠。在博源生态园区和巴图湾景区,我们看到成群的水鸟或在水中嬉戏,或在空中展翅,或栖息在丛林中;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毛乌素沙区西南缘甘肃环县北部沙区对沙地柏进行育苗和造林试验,简述沙地柏生物学特性及生长环境,总结提出沙地柏繁育与造林技术。从种子育苗、无纺布容器扦插育苗、压条繁殖3种繁育方式试验,证明无纺布容器扦插育苗成苗率最高;通过人工林营造,总结出造林时间、密度、混交方式。为本地区沙地柏大面积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选取陕北毛乌素沙地从半固定沙地到恢复2354a的灌木和乔木固沙林地,采用密度分组法分析表层土壤轻、重组分碳氮含量、C/N的演变及累积速率、固定碳氮贡献率特征。结果表明:固沙林从恢复2354a,乔木和灌木林土壤轻组碳分别增加了14.040.6倍和8.819.2倍,显著高于对应重组碳3.27.7倍和3.58.1倍的增幅;对应轻组氮分别增加了14.540.9倍和11.829.1倍,也显著高于重组氮4.68.5倍和4.412.6倍的增幅,说明轻组碳氮相对重组碳氮对固沙林恢复更加敏感。土壤轻重组碳氮含量增加使得乔木和灌木林轻组碳密度增速分别达0.57mg·hm^-2·a^-1和0.26mg·hm^-2·a^-1,重组碳密度增速则仅为0.18mg·hm^-2·a^-1和0.20mg·hm^-2·a^-1;同时,轻组氮密度增速分别达0.03mg·hm^-2·a^-1和0.02mg·hm^-2·a^-1,重组氮密度增速则分别达0.02mg·hm^-2·a^-1和0.04mg·hm^-2·a^-1。按此碳氮组分增速,到固沙林恢复54a时,乔木林和灌木林土壤轻组碳可分别贡献75.9%和59.4%的全有机碳增量;土壤重组氮则可贡献44.6%和63.9%的全氮增量。另外,恢复54a两种林地土壤重组C/N分别比半固定沙地降低11.4%和38.5%。但轻组C/N在乔木林并无显著变化,在灌木林恢复2354a土壤轻组C/N降低了21.7%31.0%,显著改变了土壤碳库性质。表明陕北固沙林恢复土壤表现出显著的固定碳氮效应,并且乔木林有更好的固碳能力,灌木林则有较好的固氮效应。  相似文献   
18.
单株油蒿蒸腾耗水特征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油蒿的蒸腾耗水规律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旨在为固沙植被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野外大型称重式蒸渗仪于2014年6—9月底对单株油蒿的蒸腾过程进行连续观测,并同步监测了土壤含水量及相关气象因子。[结果]油蒿单日蒸腾强度曲线在晴天表现为双峰曲线,而在阴雨天双峰曲线不明显;研究期间,单株油蒿蒸腾耗水量为101.66mm,日平均蒸腾强度为0.83mm/d。蒸渗仪内土壤蒸发量106.05mm,日平均土壤蒸发强度为0.87mm/d,试验期间蒸散量占降雨量的82.98%。降雨可以维持油蒿正常生长,并对土壤水分进行一定补充;油蒿蒸腾强度与空气相对湿度(p0.01)、空气温度(p0.01)、太阳净辐射(p0.01)和20cm深度土壤体积含水量(p0.05)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且相关性依次减小。[结论]油蒿蒸腾耗水日变化明显,其蒸腾速率受土壤水分状况、气象条件及自身生理特征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土壤微生物在维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解半干旱沙区生物结皮中微生物数量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对毛乌素沙地南缘沙丘生物结皮及下层土壤(0—5和5—10 cm)微生物数量和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结皮层微生物数量大于结皮下层,结皮层微生物总数和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随生物结皮的发育呈增加的趋势;结皮层细颗粒物含量高于结皮下层,结皮下层土壤中细颗粒物随生物结皮的发育呈增加的趋势;结皮层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大于结皮下层,结皮层有机质、全氮含量随生物结皮的发育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全磷含量随生物结皮的发育呈增加的趋势;微生物数量与土壤沙粒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粉粒、黏粒等细颗粒物和有机质、全氮、碱解氮等养分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这些指标的变化能够敏感地指示微生物数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探究不同含量白藜芦醇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非特异免疫能力及肝脏结构的影响。(方法)试验设计4组不同含量Res饲料:0%、0.025%、0.05%、0.1%,分别表示D1、D2、D3、D4组;在第15天、45天测定血清中八种非特异免疫酶活性,扫描电镜观察肠绒毛、肝脏显微结构。(结果)结果显示:经45天,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饲料系数(FC)显著降低(P<0.05)。生长期15天,MT、Hsp-70、Hsp-60、TRF四种酶活性均随着Res含量提高而降低;C3、C4二种酶活性处理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生长期45天,C3、C4、IgM、TNF-α、Hsp-60、TRF六种酶活性均随着Res含量提高而降低。扫描电镜显示:15天D4组肠绒毛“干瘪”、“卷曲程度加深”,45天时,D4组绒毛排列紊乱、绒毛高度降低,受损严重,肝脏纤维化现象明显。(结论)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0.1% Res能够降低吉富罗非鱼部分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并且损伤肠道、肝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