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篇
  免费   32篇
林业   388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38篇
综合类   182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Ⅰ、肖山东山社于57年10月竹林里间作苜蓿13亩。其中6亩于58年4月施过基肥和一次追肥,亩产四千多斤。有7献未施基肥只施过一次灰的平均亩产二千五百斤。其经验如下:1.整好林地,做好梯地:全面整地,耕深5—8寸,在15度以上山坡做好环山带状梯地。2.及时播种:秋分至寒露在整好地的竹林内,开出水平播种沟,沟底要平,沟阔4-5  相似文献   
82.
海子坪天然毛竹无性系种群地下茎生长与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形态特征、组织发育成熟度和生理活动的规律综合判断竹鞭相对年龄,具有准确、实用的特点;天然毛竹无性系种群地下茎壮龄鞭的鞭径、节间长、芽数和鞭长均大于老、中、幼龄;天然毛竹无性系种群地下茎鞭梢生长始于4月,5月进入新鞭速生期,6—9月生长速度最快,到12月停止生长;天然毛竹无性系种群95%的鞭根系生长在0~50 cm深的土壤中,21~40 cm是天然毛竹无性系种群鞭根系的主要分布层,占整个剖面的60%。  相似文献   
83.
通过对新垦竹木混交的竹林进行结构调整和垦复后,注射增产剂、穴施毛竹专用肥、国产复合肥和对照等四种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竹林施肥增产表现为:毛竹专用肥>国产复合肥>毛竹增产剂,且前二者肥效较长。但施毛竹专用肥投资成本相对较大,而用毛竹增产剂投入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84.
闽中毛竹林伐桩施肥的应用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闽中毛竹林的集约管理水平,文章指出了未能实施大面积施肥管理的主要原因:投入资金不足、认识不足、劳动力不足、运输不便、土壤坚硬、鞭根妨碍。伐桩施肥具有提高肥效、减少成本、节约劳动力、加速伐桩腐烂、防止水土流失、运输方便、见效快等优点。因此认为推广应用伐桩施肥,是解决目前闽中毛竹林大面积施肥问题的良好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5.
冬季如遇持续雨雪冰冻天气,对毛竹林造成了严重危害:轻者竹竿弯曲、折断,重者导致竹竿破裂甚至整株倒伏翻兜,对竹林的破坏极大。为了尽可能减少冰冻对毛竹林的影响程度,宜采取如下补救管护措施。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究毛竹林下仿野生栽培,竹荪个体大小、品质和产量的变化。[方法]于田间和毛竹林建立竹荪样地,测定不同出菇期竹荪鲜菇和干菇的个体大小、产量和养分含量,比较田间和林下栽培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毛竹林下栽培竹荪出菇时间晚于田间栽培,但有效采收时间增加100%,产量提高47.2%。林下栽培竹荪鲜菇粗脂肪、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比田间栽培分别高39.8%、37.0%和72.9%,粗蛋白含量比田间栽培低20.4%;林下栽培竹荪干菇粗脂肪、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比田间栽培分别高33.0%、2.9%和57.3%,粗蛋白含量比田间栽培低32.4%。[结论]毛竹林下仿野生栽培有利于竹荪产量与品质的提高,是提高竹林综合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7.
通过开放式采集法对毛竹林春季VOCs进行了采集并分析,结果表明:从对人体健康影响明显挥发物数量日变化来看,日变化“双峰双谷”型,两个高峰出现在7:00和19:00,值分别为43种和57种,两个低谷期出现在11:00和19:00,值分别为21种和31种。对人体健康有影响挥发物浓度全天在7:00和21:00~23:00的浓度值相对较高, 15:00和5:00的浓度值相对其他时间段较低。а-蒎烯、长叶烯等挥发物的浓度高峰期集中在11:00~15:00时间段。  相似文献   
88.
秋季毛竹林空气颗粒物浓度与气象因子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森林内空气悬浮颗粒物浓度的状况直接反映城市森林对空气颗粒物的净化功能,城市森林空气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本研究对秋季福州旗山森林公园的毛竹林内空气颗粒物浓度日变化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毛竹林内颗粒物浓度总体日变化趋势呈"W"形,即15:00和19:00出现2个高峰、9:00和17:00出现2个低谷;不同粒径颗粒物浓度日变化均无显著差异,细颗粒物浓度的日变化不及粗颗粒物浓度的日变化敏感,且出现高峰的时间较粗颗粒物滞后;林内颗粒物主要由PM10和PM2.5组成,且PM10与PM2.5的变化趋势受颗粒物浓度的变化的影响较大;气象因子和天气条件对颗粒物浓度(特别是粗颗粒物)的影响较大,颗粒物的浓度与相对湿度成正相关关系,与温度、风速、光照等均成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9.
于2019年6月、7月、8月、9月和2020年1月、2月、3月,对福建省漳平市芦芝镇园潭村毛竹林分别采用6种施肥方式(撒播施肥、环状施肥、竹兜施肥、浅垦施肥、带状施肥、深翻施肥),连续施肥3 a,每年调查毛竹林出材量。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时间的毛竹林出材量差异显著,以2019年6月、7月施肥出材量大,2020年1月施肥出材量最小,最大比最小出材量增加42%~50%,说明6月、7月竹林鞭笋生长旺季,施肥及时补给养分,增效明显;不同施肥方式的毛竹林出材量差异均显著,以浅垦施肥和竹兜施肥出材量最大,深翻施肥和撒播施肥出材量最小,最大比最小出材量增加53%~72%,说明浅垦施肥或竹兜施肥,水土流失少,不伤害竹鞭竹根,肥料损失少,施肥见效快,增效明显。综合结果表明,毛竹林施肥宜在6月、7月,采用浅垦施肥或竹兜施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0.
为明确毛竹林施用精制有机肥的生长效应,设置精制有机肥、复合肥、尿素及不施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养分配比对提高毛竹林施肥效应尤为重要,其中选择适宜的肥料是提高肥效的关键,精制有机肥具有较好的生长效应,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