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21篇
农学   48篇
基础科学   17篇
  22篇
综合类   234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80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兽药质量控制是兽药生产、使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建立可行的质量标准,对兽药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毛细管电泳作为一种以电驱动为主的分离技术手段,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从毛细管电泳发展史、毛细管电泳相关标准、毛细管电泳在化学合成药品、抗生素、中药及其他领域的分析应用等方面,尝试讨论其在兽药行业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02.
SSR 分子标记荧光毛细管电泳在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中常用于种子真实性检测、种子纯度鉴定和指纹数据库的构建。试验过程中模板 DNA 浓度、特异峰型的统计分析以及仪器设备运行和维护、试验结果与指纹数据库的比对等关键环节都直接影响待测样品的结果判定。就检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为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荧光毛细管电泳技术平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3.
【目的】基于 SSR 分子标记对 12 份非洲菊种质进行亲缘关系分析及部分种质杂交 F1 后代真假杂种鉴定,以期为非洲菊种质资源鉴评及创新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收集 12 个非洲菊种质资源,提取其基因组 DNA 后,利用 50 对 SSR 引物进行 PCR 扩增,通过检测相关多态性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和指纹图谱构建,以及部分品种杂交 F1 后代鉴定。【结果】18 对引物在 12 份非洲菊材料中共扩增出 74 个多态性等位变异片段,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多态性等位变异片段 4.1 个。利用 74 个等位位点,构建了 12 份非洲菊种质资源的系统进化树,UPGMA 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当遗传系数为 0.75 时,可将受测的 12 份种质分为 5 组,Ⅰ组为‘云南红’‘大088’‘情人’,Ⅱ组为‘粉佳人’‘粉球’‘真爱’和‘福娃’,Ⅲ组为‘绣色’‘淑女’和‘黄球’, Ⅳ组和Ⅴ组均只包含 1 个品种,分别是‘紫水晶’和‘深圳 5 号’。筛选出 GHSSR-1、GHSSR-18、GHSSR-20和 GHSSR-21 等 4 对引物,可完全区分 12 份种质;其中,后 3 对引物鉴定出兼具双亲特异位点的单株分别是Gh-5、Gh-4 和 Gh-1,单独 1 对引物的鉴定率为 33%。且受检的 3 个单株均为真杂种,真杂种率为 100%。【结论】成功构建 12 份非洲菊品种的指纹图谱,综合 3 对多态性较好的引物鉴定出 3 株非洲菊杂交 F1 后代实生苗为真杂种,为非洲菊资源鉴评和创新利用提供可靠的 SSR 标记引物。  相似文献   
504.
毛细管电泳技术对普通小麦品种Glu-1位点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变异进行分析,探讨该技术对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分离的分辨率和重复性,并构建15个不同常见亚基的标准图谱,试验结果增加1Dx3、1Dx4、1Bx13、1Bx14、1By15、1By16六个亚基的标准出峰时间并进行排序。对毛细管电泳图谱与SDS-PAGE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毛细管电泳的出峰顺序与SDS-PAGE略有不同,使用该技术能简便迅速鉴定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优质亚基,比SDS-PAGE鉴定结果更为快捷灵敏,能够高效快速测定大量不同品种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相似文献   
505.
手性农药存在一个或多个对映体,其空间构型不同,药效作用、降解时间、毒性大小等都有较大的差异,为更好地发挥农药的药效,最大程度地减小其对非靶向目标物的毒副作用,分析手性农药在植物源食品中残留状况有充分的必要性。目前,植物源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更多地关注某种农药残留的总量,这与法规的要求有关,当能够充分分析植物源食品中手性农药的残留量时,限量标准的指向性及检测方法的针对性势必引起重视。综述了植物源食品中手性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现状,目前应用得较多的检测方法有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毛细管电色谱法也会应用于手性农药的拆分,强超临界流体色谱和超高效合相色谱在手性农药分离方面也有应用研究,植物源食品中手性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  相似文献   
506.
火山岩毛细管压力强,渗吸作用明显,明确火山岩渗吸规律对提高火山岩油藏采收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核磁共振技术,对新疆西泉井区火山岩油藏岩样开展渗吸作用下压裂液分布特征试验研究,通过监测静态自发渗吸过程中压裂液在火山岩岩样不同类型孔隙中的分布状况,分析了自发渗吸过程中油水变化特征,定量表征了不同孔隙在渗吸过程中的渗吸速率和采出贡献率.试验结果表明,火山岩发生自发渗吸作用的主要孔隙为毛细管束缚孔隙,孔隙区间为0.0017~0.0365μm;渗吸作用前14h毛细管束缚孔隙渗吸速率大,14h后渗吸速率逐渐减小,38h后渗吸作用基本结束,毛细管束缚孔隙渗吸速率与渗吸时间符合乘幂函数关系;毛细管束缚孔隙最终采收率较可动流体孔隙最终采收率高,毛细管束缚孔隙为渗吸产油主要贡献孔隙,在渗吸作用中占有主要地位.该研究结果对于火山岩油藏压裂后焖井优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为火山岩油藏高效开采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07.
为了探究毛细管与聚丙烯酰胺电泳方法的适用情况,比较其优缺点。本研究以8个甜菜栽培种资源为材料,选择8个SSR位点,分别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检测和毛细管电泳荧光检测每个位点的多态性,并对这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毛细管电泳荧光标记法可以准确的知道DNA片段的分子大小;PAGE电泳只能用肉眼与Marker比较估测得出大致分子量,不能得出准确分子量。8对引物两种检测方法的匹配比率分别是75%、87.5%、50%、75%、25%、100%、37.5%、50%。研究结果证明,两种检测平台数据整合存在较大差异。检测结果与引物是否是单拷贝、引物多态性,稳定性等因素有直接关系。测序检验结果表明,样品较少时利用PAGE电泳的方法来检测SSR位点的多态性,既能节省成本又能节省时间,还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08.
金针菇既是一种美味食品,又是较好的保健食品,营养成分十分丰富,建立了金针菇提取液中β-烟酰胺单核苷酸(β?-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NMN)的高效毛细管电泳(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HPCE-DAD)含量测定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检测波长218 nm,运行缓冲液30 mmol·L-1硼砂缓冲液和10 mmol·L-1磷酸二氢钠缓冲液(pH 9.2),分离电压25 kV,进样时间为5 s时,该方法能够检测到金针菇提取液中的β-烟酰胺单核苷酸,检测限为0.17 μg·mL-1,并在0.03~2.00 mg·mL-1范围内呈较好的线性关系,利用标准曲线获得回归方程y=2E+6x-345.69,R2=0.999 4,将金针菇图谱中的相应β-烟酰胺单核苷酸(NMN)峰面积带入回归方程,计算得β-烟酰胺单核苷酸含量为27.57 μg·mL-1。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β-烟酰胺单核苷酸标准品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相对偏差为0.68%和1.44%;且样品8 h内的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偏差分别为1.26%和2.82%;β-烟酰胺单核苷酸在金针菇样品中的回收率为89%~94%。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金针菇提取液中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测定,为食用菌中β-烟酰胺单核苷酸含量的测定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09.
有文献认为痕量灌溉基于毛细管原理和膜过滤技术,实现了"自适应"灌溉,并解决了灌水器堵塞问题。该文基于现有理论、试验资料及微灌实践,对痕量灌溉原理及特点进行了讨论,表明痕量灌溉所述原理及其实现"自适应"灌溉、解决了灌水器堵塞的论述,其理论支撑和技术本身存在诸多问题,缺少依据论证和检验。  相似文献   
510.
利用30对多态性好且稳定的SSR标记对259份玉米自交系进行基因分型并进行同源性划分.结果表明,在259份自交系间共检测出228个等位基因变异,变幅4~13个,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出7.57个;多态性信息含量变幅为0.37~0.86,平均为0.69;平均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73.根据Nei's遗传距离,利用UPGMA聚类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