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3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224篇
林业   78篇
农学   141篇
基础科学   68篇
  421篇
综合类   1238篇
农作物   130篇
水产渔业   260篇
畜牧兽医   548篇
园艺   94篇
植物保护   74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3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5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日粮精饲料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可消化性和氮损失的影响。试验选用6头泌乳奶牛,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适应期16 d。在每个适应期开始时交换奶牛瘤胃内容物,本试验测定的两种日粮组成(以干物质计)如下:对照日粮(低水平精饲料)含有52%精饲料,试验日粮(高水平精饲料)含有72%精饲料。以上两种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6.5%和16.4%。与对照组相比,泌乳奶牛饲喂高水平精饲料可降低瘤胃pH和氨浓度,但可提高丙酸浓度。对照组奶牛瘤胃中乙酸?丙酸比值偏高。瘤胃甲烷产量和微生物蛋白合成未受日粮影响。两组奶牛日粮干物质采食量相似,饲喂高水平精饲料可提高奶牛产奶量(36.0和33.2 kg/d),而使乳脂肪含量和产量及肠道NDF表观消化率下降。泌乳奶牛采食高水平精饲料有利于瘤胃氨氮向乳蛋白转化,而尿素氮排泄、血浆尿素氮和乳中尿素氮浓度未受日粮影响。两种奶牛粪中排出的氨相似。奶牛采食高水平精饲料可降低瘤胃氨浓度,并可提高利用氨合成乳蛋白的效率。然而,以上结果虽表明饲喂高水平精饲料可降低尿氮损失,但对于提高乳中氮转化率甚微。因此,本试验结果表明,饲喂高水平精饲料并非是减少肠道甲烷产量和粪中氨排泄的有效...  相似文献   
52.
为了验证海王氨肽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拔节孕穗期叶面喷施海王氨肽肥30ml/667 m2,水稻的株高、平方米有效穗数、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优于对照,较对照增产23.4 kg/667 m2,增产率4.3%,增效45.1元/667 m2。  相似文献   
5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氨丙啉的含量及对杂质2-甲基吡啶进行检查.用Waters XTerraTM RP C18色谱柱,以乙腈-甲醇-庚烷磺酸钠溶液(将12 g的1-庚烷磺酸钠溶于1000 mL水中,加24mL冰醋酸,6 mL的三乙胺制得)(5:35:60)为流动相,用紫外检测器于254nm处检测,柱温30℃,流速1.0 mL/min.在该条件下盐酸氨丙啉和2-甲基吡啶的分离度很好,盐酸氨丙啉浓度在0.05~0.50 mg/mL范围内,其色谱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3.07×107x-3.90×104,r=0.999 9,RSD=0.76%.该法适用于盐酸氨丙啉原料药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4.
井冈霉素A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毒力和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根据水稻纹枯病菌 Rhizoctonia solani AG- 1IA在含系列浓度井冈霉素 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PDA)上的菌丝生长速率 ,计算出药剂的毒力回归方程为:Y=3.2 30 9+0 .872 0 X,r=0 .9910 ,药剂的 EC50 =10 6 .9μg/ m L,EC75=6 34.5 μg/ m L。在含 5 0 0 μg/ m L井冈霉素 A的 PDA上水稻纹枯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为 74 .1% ,而田间水稻植株上人工接菌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5 0 μg/ m L药液喷洒后 7d和 14 d的防效即可分别达到 77.4 %和 76 .7% ,即药剂在 PDA平板上的理论抑制作用仅是田间活体植株上对病菌实际作用效果的 1/ 10。比较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试验的结果可以看出 ,井冈霉素 A具有对病原菌和寄主植物双重作用的特性。研究首次发现 ,在室内培养基上不能有效抑制病菌生长的 1μg/ m L的井冈霉素 A可以在水稻植株未喷药部位产生防御水稻纹枯病的作用 ,且能够持续诱导植物防御反应相关酶——过氧化物酶 (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的活性增高,表明该药剂可以激发水稻抗性防卫反应的表达。  相似文献   
55.
水体中氨氮测定方法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体中氨氮测定方法的讨论北京大学化学系张升晖,冯建章水体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逐渐由复杂的有机含氮化合物变为简单的无机物,在缺氧的环境中最终产物即是氨。此外,死亡的鱼、虾以及残余饲料等在细菌的作用下也逐渐迅速分解成氨。因此氨氮含量的多少则是判断...  相似文献   
56.
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与玉米对纹枯病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变化在玉米抗、感品种和不同生育期与叶鞘位之间存在差异。在玉米(川单10号)的不同生育期和叶鞘位中,随生育期的发展和叶鞘位的下降,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降低。在受纹枯病菌侵染后,抗病品种(R15)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增加的速度和程度明显高于感病品种(K09)。这一结果表明,玉米对纹枯病的阶段抗性变化以及品种抗性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57.
58.
可发酵碳水化合物,添加在猪日粮中到达后肠作为微生物发酵的底物,通过改变猪肠道和粪便中的微生物及其发酵过程,改变粪尿的理化特性,来减少氨的挥发以及臭气的产生。本文对臭气和除臭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综述了通过在猪日粮中添加可发酵碳水化合物来控制猪场臭气的机理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9.
李静  张晓明  莫放  李胜利 《饲料研究》2007,(11):46-48,59
试验1:饲料级缩二脲、尿素、纯品缩二脲、三聚氰酸在脲酶作用下氨释放规律的对比研究。试验采用脲酶体外培养的方法,研究饲料级缩二脲主要组分在脲酶的作用下分解与释放氨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脲酶的作用下,尿素迅速水解,纯品缩二脲水解很少,三聚氰酸基本不水解;饲料级缩二脲的水解反应与尿素相比显著减弱,释氨速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0.
应用短期人工瘤胃技术,研究饲喂前、后的瘤胃液对体外发酵的产气量、pH值和氨态氮的影响。本试验共采用16个饲料样本,每个样本设2个重复,分别采用饲喂前、后的瘤胃液进行体外培养,记录下2、4、8、12和24 h的产气量,并在发酵后24 h测定pH值和氨态氮。结果表明:饲喂前、后的瘤胃液对体外发酵产气量的影响在12 h时没有显著差异(P>0.05),R2=0.70;在24 h时有显著差异(P<0.05),R2=0.90;饲喂前、后的瘤胃液对饲料样本在体外发酵24 h时所得的pH值和氨态氮的数据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建议在瘤胃液体外培养发酵试验中,根据具体情况在合适的时间点采集瘤胃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