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83篇
  免费   341篇
  国内免费   744篇
林业   105篇
农学   912篇
基础科学   146篇
  1526篇
综合类   5800篇
农作物   1067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276篇
园艺   439篇
植物保护   186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279篇
  2022年   366篇
  2021年   348篇
  2020年   354篇
  2019年   371篇
  2018年   206篇
  2017年   293篇
  2016年   376篇
  2015年   401篇
  2014年   593篇
  2013年   555篇
  2012年   597篇
  2011年   548篇
  2010年   513篇
  2009年   463篇
  2008年   461篇
  2007年   429篇
  2006年   394篇
  2005年   339篇
  2004年   283篇
  2003年   280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223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126篇
  1991年   107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12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7篇
  1953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吉林农业科学》2017,(5):15-19
氮肥运筹管理是水稻生长调控的重要因素之一,试验以龙粳31为试验材料,在总施氮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设置4种生育前后期不同比例的氮肥用量,对比研究不同氮肥运筹比例对水稻生长、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前氮后移施肥方式(N1处理∶基蘖肥∶调节穗肥=6∶4),能减少无效分蘖提高分蘖率、增加水稻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促进干物质的积累,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同时N1处理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较高,所以产量高达10.66 t/hm2,比N4处理高出11.35%,差异达显著水平,促进水稻产量潜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62.
姜伟 《河北农业》2011,(10):34-35
冬小麦是我省主要农作物之一,其需肥特性与其他作物相比,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小麦对土壤肥力的依赖性较大;二是小麦氮肥用量不宜过大,过大时易造成前期生长过旺,后期倒伏减产;三是小麦对磷特别敏感,三叶期缺磷,次生根少,分蘖延迟或不分蘖,此后缺磷,延迟抽穗、开花和成熟,穗粒数减少,千粒重下降。现结合献县冬小麦土壤肥力状况,提出冬小麦测土配方施肥参考技术意见:  相似文献   
63.
为探明拔节期氮肥运筹对不同滴灌量下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在大田滴灌技术条件下,以‘新冬4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4种拔节期氮肥运筹处理[N0(0 kg/hm2)、N1(90 kg/hm2)、N2(180 kg/hm2)、N3(270 kg/hm2)]对3种不同滴灌量[W1(1500 m3/hm2)、W2(3000 m3/hm2)、W3(3450 m3/hm2)]下冬小麦叶绿素含量(SPAD值)、叶面积指数(LAI)、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滴灌量下各氮肥处理冬小麦拔节至乳熟期叶片SPAD值均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规律,最大值均在灌浆期;LAI呈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规律,在孕穗期达最大。在同一施氮水平下,滴灌量增加,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均增加,而胞间CO2浓度(Ci)则降低。滴灌量较低时(W1处理),增加拔节期施氮量能有效提高滴灌冬小麦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和收获系数;水分充足时(W2、W3处理),增加拔节期施氮量反而不利于产量的提高。综合考虑各项产量指标及氮肥利用效率得出,在滴灌量3000 m3/hm2条件下,拔节期施氮量180 kg/hm2时,滴灌冬小麦籽粒产量较高,氮肥利用率最大,可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64.
通过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不同氮、磷肥施肥量对北京杨的生长作用及对苗木产量的影响;通过合理施肥,获得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65.
根据裕安区弱筋小麦生产实际情况,笔者开展了弱筋小麦氮肥肥效比较试验,为大面积弱筋小麦生产提供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66.
该试验以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2+X”设计方案,研究氮肥对巴旦木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磷钾配肥用量不变的条件下,666.7 m2施纯氮24.7 kg,巴旦木产量最高,为40.5 kg/666.7 m2,是喀什地区巴旦木理想的施肥组合.  相似文献   
67.
数字     
《中国农资》2014,(22):3-3
<正>4.9%国家发改委发布4月化工行业经济运行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化肥产量下降4.9%,其中氮肥、磷肥、钾肥分别下降4.9%、5.6%和2.6%;农药产量下降3.3%。1-4月化肥产量2206万吨,下降  相似文献   
68.
以垦粳5号为材料,设计3种土壤肥力(高、中、低肥力)和5种氮肥运筹模式[农民习惯施肥(M1)、V字形施肥(M2)、减氮施肥(M3)、减氮减磷施肥(M4)、前氮后移施肥(M5)],研究不同土壤肥力和氮肥运筹对寒地水稻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的影响,旨在为提高寒地水稻氮肥综合生产能力、改善稻米品质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土壤肥力和氮肥运筹二因素互作对水稻产量、品质、氮肥利用影响显著。高肥力土壤条件下,M3模式产量(31.2 g/穴)最高,M1、M2、M4模式依次次之;中肥力土壤条件下,M1模式产量(28.0 g/穴)最高,M2、M4模式依次次之;低肥力土壤条件下,M1模式产量(26.7 g/穴)最高,M2、M4、M3模式依次次之。高肥力土壤条件下,M4模式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M3和M4模式的蛋白质含量较低;中、低肥力土壤条件下,M5模式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M1模式蛋白质含量较低。高肥力土壤条件下,M3—M5模式的食味评分(84.11、83.30、83.36)较高;中肥力土壤条件下,M1、M2模式的食味评分(85.49、84.47)较高;低肥力土壤条件下,M1、M3、M4模式的食味评分(85.17、85.39、85.14)较高。M1模式茎秆抗倒伏指数显著低于其他模式,其他模式间的差异均不显著。高肥力土壤条件下,M4、M5模式氮肥贡献率较高;中肥力土壤条件下,各模式间差异均不显著;低肥力土壤条件下,M2模式氮肥贡献率最低,其余模式间差异均不显著。高肥力土壤条件下,M3模式的地上部吸氮量、氮肥农学利用率(51.46%)、氮肥吸收利用率(66.83 g/g)和氮肥偏生产力(131.52 g/g)最高,M5模式的氮肥生理利用率(134.54 g/g)最高;中肥力土壤条件下,M5模式的氮肥吸收利用率(58.29 g/g)、M4模式的氮肥偏生产力(104.05 g/g)、M1模式的氮肥生理利用率(100.18 g/g)最高,M2模式较高;低肥力土壤条件下,M2模式的地上部吸氮量、M2模式的氮肥吸收利用率(61.18 g/g)、M4模式的氮肥偏生产力(100.39 g/g)、M1模式的氮肥生理利用率(90.93 g/g)最高,M3模式较高。综合考虑,高肥力土壤采用M3模式、中肥力土壤采用M2模式、低肥力土壤采用M3模式有利于协调寒地水稻产量、品质、氮肥利用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9.
为探讨楸树无性系对氮素的吸收、分配及利用特性,以2年生楸树无性系015-1、1-3、7080、1-4和004-1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应用15N示踪技术对楸树无性系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5个楸树无性系氮肥的吸收率、利用率及分配率具有较强的一致性,氮肥利用率介于27.14%~31.24%之间。楸树无性系根和叶的肥料氮比例(Ndff)明显大于茎,楸树无性系根和叶对氮肥的竞争力较强,茎对氮肥的竞争力最弱。015-1茎部氮素分配率及无性系7080根部氮素分配率明显高于其他4个无性系;氮素分配率在各个器官中差异显著,叶片氮素的分配率最高,总体趋势为叶根茎。本研究结果为楸树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0.
以耐密玉米品种鑫鑫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小垄超密植(密度93 000株·hm-2)栽培模式,减少15%的氮肥用量,施用天然沸石做氮肥增效剂,研究不同氮肥增效剂用量对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沸石做氮肥增效剂可以提高百粒重,降低倒伏率和空秆率从而提高超密植栽培模式下的玉米产量,与常规栽培相比可增产17.6%~38.1%;同时可提高氮肥利用率13.91~19.15个百分点。在牡丹江砂壤土地区,玉米超密植栽培模式下,沸石施用量为176 kg·hm-2时增产增收效果显著,氮肥利用率提高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