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22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423篇
林业   17篇
农学   277篇
基础科学   260篇
  166篇
综合类   5618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432篇
畜牧兽医   2711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375篇
  2022年   477篇
  2021年   419篇
  2020年   437篇
  2019年   671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364篇
  2016年   477篇
  2015年   492篇
  2014年   1515篇
  2013年   1514篇
  2012年   2284篇
  2011年   2344篇
  2010年   2211篇
  2009年   2685篇
  2008年   2798篇
  2007年   2379篇
  2006年   2530篇
  2005年   1996篇
  2004年   1830篇
  2003年   1393篇
  2002年   973篇
  2001年   733篇
  2000年   524篇
  1999年   478篇
  1998年   272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269篇
  1991年   280篇
  1990年   263篇
  1989年   25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酮病,是泌乳牛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常发生于产犊后10~60天.调查显示,在美国每年有4%~5%的奶牛患临床酮病,个别牧场甚至是这个数字的3~4倍.据加拿大研究者报道,在泌乳期的前9周,奶牛亚临床酮病发病率达59%.如美国乳牛酮病发病率为5.0%,而印度14.69%,其他如荷兰、日本、波兰等都有此病的发生.在我国,随着高产奶牛越来越多以及集约化饲养程度的不断加强,奶牛酮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奶牛发生酮病后治疗费用高,产奶量大幅度降低,乳成分改变,繁殖率降低及淘汰率升高,而亚临床酮病发病率又是临床酮病的10~20倍.奶牛酮病的发生给牧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控制和预防酮病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2.
1 发病情况某奶牛场一黑白花奶牛 ,2 0 0 2年 10月 4日产下一母犊 ,顺产 ,胎衣自下。产后精神尚好 ,食欲旺盛。产后 2 8天产奶量 39kg/日。 11月 7日 ,发现该牛困于圈舍不愿站立 ,强行驱赶 ,两前肢能站起 ,而后躯只能勉强起立 ,两后肢在站立时颤抖 ,食欲和饮欲尚可。针刺四肢 ,有痛感 ,但敏感性不强。其他未见异常。2 初步诊断及治疗初步诊断为产后缺钙。采用 10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80 0ml,5 %葡萄糖注射液 10 0 0ml,5 0 %葡萄糖注射液 2 0 0ml,安钠加 2 0ml静脉注射 ,连用 2天。用药 2天来 ,虽然体温(38.5℃ )、食欲及大小便均正常 ,但该…  相似文献   
153.
日粮中添加蛋氨酸锌对泌乳奶牛产乳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试验方法试验用本市高官寨镇奶牛生产基地养牛专业户饲养的 5~6岁德系荷斯坦泌乳奶牛。选择体重、年龄、胎次、泌乳月、乳脂率、产乳量和生理状态基本一致或相近的泌乳奶牛 12头 ,随机分成 2组 ,每组 6头 ,每组设 1个重复。在奶牛每日混合精料中添加饲喂 5 0 0mg蛋氨酸锌的为试验组 ,不添加的为对照组。 2组精、粗饲料完全相同。分组后 ,先进行 7d预试期 ,在此期内进行称重、编号、驱虫、测乳脂率、调节 2组体重和产乳量 ,经数据统计处理 ,两组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然后进入 3 0d正式试验期。 2 0 0 0年 3月 5日至 11日为 7d预试…  相似文献   
154.
酮粉法检测泌乳牛尿酮乳酮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荷斯坦泌乳牛尿、乳酮体的酮粉法定性试验表明:尿酮阳性率为29.25%,乳酮阳性率为10%。尿、乳阳性牛的血酮、血糖、乳酮、尿酮定量测定表明:酮粉法判定泌乳奶牛亚临床酮病,尿酮阳性反应具有早期、敏感、准确性低的特点。乳酮阳性反应具有准确、敏感性低、方便等特点。二者同时定性检测具有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155.
156.
选用平均体重196kg的27头育成母牛,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按出生日龄、体重一致原则,随机等分为三组。对照组按牛场现行饲喂制度喂料,试验Ⅰ、Ⅱ组分别用玉米秸秆复合颗粒饲料Ⅰ、Ⅱ替代对照日粮中的羊草,羊草和玉米秸秆复合颗粒饲料Ⅰ、Ⅱ均按自由采食量供给。试验期由15天预试期和45天正试期组成。结果表明,尽管试验初期育成母牛对玉米秸秆复合颗粒饲料的采食量较低,但至试验后期,培育牛对玉米秸秆复合颗粒饲料的采食量增加,并接近羊草的水平。试验Ⅰ、Ⅱ组的平均日增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高幅度分别为4.9、2.3%。表明饲喂玉米秸秆复合颗粒饲料替代羊草,对培育牛的生长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7.
蜂胶在抗生素治疗奶牛细菌性子宫内膜炎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生素与蜂胶制成的合剂与单一抗生素对分离出的四种病原菌做药敏试验,通过对比抑菌效果,从中筛选出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治疗效果最好的药物。试验结果表明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对制成的合剂较敏感。而且不同溶剂稀释的蜂胶的抑菌效果也不同。单独使用的蜂胶的抑菌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8.
干奶是指奶牛在分娩前停止产奶的过程。低产奶牛临产前常自行停奶,高产奶牛此时常常还有较高的产奶量。高产奶牛在临产前必须给予人工干奶,使其在产前有一段休息时间,以保证胎儿的正常生长和乳腺组织的周期休整,同时使母牛在体内贮积营养,恢复体质,以减少产后代谢病的发生,为下一个泌乳期高产打好基础。但在实际生产中,一些养牛户干奶方法不当,常引起乳房发病或出现胀坏乳房的现象,轻者影响奶牛生产潜力的发挥,重者造成高产奶牛提前淘汰,给养牛户造成损失。现介绍高产奶牛干奶技术要点,供奶牛养殖户参考。1确定干奶时间。干奶时间依据母牛预…  相似文献   
159.
高温环境对甲状腺素值的影响还不清楚。在泌乳期间 ,饲养于 30℃的母猪与饲养于 2 0℃和 2 2℃的母猪相比 ,观察到甲状腺素的分泌不受影响(Prunier等 ,1997) ,降低不显著 (Barb等 ,1991)或显著降低 (MessiasdeBraganca等 ,1998)。刚断奶时 ,饲养于 30℃和饲养于 2 0℃的母猪 ,甲状腺素的浓度相近 ,而以后 (断奶后 8~ 12天 )则以饲养于30℃条件下者的甲状腺素浓度较低 (Prunier等 ,1997;MessiasdeBraganca等 ,1998)。高温对三碘甲状腺素浓度的影响比较明显 ,而在热应激期间 ,无论是泌乳母猪还是断奶后母猪 ,三碘甲状腺素的浓度都降低 (P…  相似文献   
160.
奶牛巴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团奶牛场新购进206头奶牛(其中145头为怀孕母牛),发生以流产、体温升高、严重腹泻、血痢、呼吸困难、急性败血症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经临床观察、解剖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奶牛巴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2002年12月28日,我团由内地郊区购入206头奶牛,入场后第三天开始发病,病初以腹泻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