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8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9篇
林业   17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6篇
  4篇
综合类   798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795篇
畜牧兽医   153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泥鳅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满足养殖户对泥鳅优质苗种的需求,1998年我站进行了泥鳅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共获受精卵43万粒,培育泥鳅苗种286万尾,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基本设施试验在华村水库管理所内进行,水源来自管引库水。在避风向阳、光照充分的地方,建造水泥池15个...  相似文献   
52.
53.
《淡水渔业》1973,(9):18-20
泥鳅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素为群众所喜爱。泥鳅又是我国水产出口的品种之一。因此,积极发展泥鳅养殖,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巩固集体经济,支援社会主义建设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4.
55.
一、培育鳅种   鳅苗在育苗池强化培育 30天后,体长已达 3- 5厘米,体重 1- 2克,并出现本能的钻泥习性,必须实施分养。分养可转入在稻田培育,使之达到体长 5- 6厘米、体重 5- 6克的鳅种。放养前将四周田埂加高加固,在排水口附近挖一个 10平方米的鱼坑,深 50- 60  相似文献   
56.
<正>泥鳅属鲤形目,鳅科。泥鳅被誉为"水中人参",其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在医药上也具有较高价值,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泥鳅因其适应性强、疾病少、成活率高,且繁殖力强、运输方便、饵料易得,已成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现就泥鳅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作一简单的介绍。一、气泡病1.主要症状:泥鳅浮于水面,肚皮鼓起似气泡,因水中  相似文献   
57.
以杂交三倍体泥鳅(4n♀×2n♂)为研究对象,对其早期性腺分化的组织学进行观察,并采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对杂交三倍体泥鳅早期不同发育时期(孵化后4、14、21、23、50、60和65d)和不同组织(性腺、肝脏、肌肉、肠、鳃、鳍、皮肤和脑)中性腺发育相关基因(hormad1、dmrt1-a)的表达量进行定量检测。研究结果发现:在早期不同发育时期,hormad1和dmrt1-a基因均为在4日龄中表达量最高,14日龄次之,在50日龄中表达量最低。在不同组织中,hormad1基因在雌鱼的鳍中表达量最高,肝脏中表达量最低;在雄鱼的性脑腺中表达量最高,肝脏中表达量最低。dmrt1-a基因在雌雄鱼的性腺中表达量最高,脑中表达量最低。杂交三倍体泥鳅早期性腺的分化和发生与二倍体泥鳅无差别,可观察到原始生殖细胞、原始生殖细胞的迁移和原始性腺的生成及性腺的分化等过程。研究结果表明,hormad1、dmrt1-a这2个基因与杂交三倍体泥鳅早期性腺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8.
张成亮 《水产养殖》2012,33(2):21-25
泥鳅是分布广泛、适应性很强、对环境条件要求不高的小型淡水经济鱼类,其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且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和药用价值,素有“水中人参”之称,深受消费者青睐,目前市场十分热销。  相似文献   
59.
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Cantor)属淡水小型底栖经济鱼类,分布广,适应性强。江河、沟渠、稻田、池塘、湖泊和水库都是它们的生活场所,尤以湖泊分布最多,其次是沟渠和池塘,喜栖息于浅水区底泥之中。泥鳅肉质鲜嫩,味道鲜美,历来为人们所喜爱。近些年来,由于资源量不断下降,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因而泥鳅身价倍增,鉴于这一情况,国内有关科技人员进一步加强了对泥鳅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本研究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在人工控制条件下,泥鳅生物学适应性及其繁殖技术。为日后研究泥鳅的防病养殖配套技术作准备。  相似文献   
60.
泥鳅不仅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美味佳肴,还有补血益气、壮阳利尿等药用价值。泥鳅属常年消费品种,无季节性限制。近年来,由于泥鳅的产卵繁殖环境及天然饵料遭到严重破坏,其产量日趋下降,资源锐减,已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发展泥鳅养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