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洛宁县地处豫西山区,距洛阳市90公里,气候适宜,资源丰富,素有"七山二塬一分川"之称,因美丽的神灵寨自然风光和清新的空气被誉为"天然氧吧",更因河洛图书、苍颉造字而闻名。洛宁县供电公司目前设有19个部室,14个供电所,拥有110KV变电站2座,35KV变电站10座,担负着全县18个乡(镇)、389个行政村、45万人口的供电任务。公司总面积3.4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6%,绿地率达35%,为改善洛宁县人居环境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2.
日前,河南省首本“古树新姿生态洛宁”古树名木邮票珍藏册在豫西山区洛宁县公开发行。邮册犹如一部原汁原味的古树“写真集”,每一页上都展示了一棵树龄千年、树冠葱郁的古树,辑录着关于每棵古树的民间传说。阅读此邮册,除了可领略散布于洛宁崇山峻岭、庙宇庭院间的古树风姿外,还能通过收集到的近20年来我国发行的生态主题邮票,饱览大江南北的生态奇景。  相似文献   
23.
骆林 《河南林业》2000,(1):45-46
近年来,洛宁县以林业科技推广为突破口,着力实施“科技兴林”战略,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努力发展高效林业,极大地促进了该县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8年底,全县林业总值达到18712.4万元,果品总产量达到8711.9万公斤,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到492.4元,全县有7个乡林果业收入占到财政收入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24.
唐银杏树     
《河南林业》2000,(1):47-47
洛宁县故县乡政府驻地院内,有三株树体高大、蔚为壮观的银杏树,树龄1300年左右。  相似文献   
25.
每年苹果疏花结果后.河南省洛宁县上戈镇果农都要对苹果进行套袋.待成果后再取下来。刚取下套袋的苹果呈现乳白色.接受光照10天后.就变成鲜艳的红色。可别小看这苹果“变脸”.一“白”一“红”之间.上戈红富士苹果的价格就翻了一番多。  相似文献   
26.
洛宁县国税局退休干部雷新周发明创造的旱地节水配套设施,在小界乡王村通过10多年试验示范表明,该设施具有抗旱、蓄水、保墒的功能,很好地解决了旱地农作物"靠天吃饭"的问题,有效地解决了旱地"蓄水"技术问题,把旱地变成了土壤"水库",提高了旱地土壤水分利用率,旱地农作物增产效果极其明显。雷新周在2009年"爱国者杯"暨第三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中获得中国发明协会"服务三农"专项奖,2004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27.
李瑾 《森林公安》2004,(3):13-14
“非形态痕迹”是犯罪活动所遗留的一种重要“痕迹”。“非形态痕迹”的运用是案件侦破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8.
通过对河南省洛宁县罗岭乡路沟村退耕还林林分的涵养水源效应进行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洛宁县退耕还林林分的林冠截流量为2.5万m3,枯落物总持水量为5.8万m3,土壤有效储水能力为1776万m3。实际储水量为另外不同林种的影响程度不同,生态林比经济林显著。按照自来水的市场价格计算为8 922 181元。用替代工程的影子价格来计算水资源价格的水源涵养价值为11 954 383元。  相似文献   
29.
近年来,随着市场对小杂粮需求增加,抗旱耐瘠作物谷子的种植面积日益增加.全县谷子常年种植面积在2000hm2左右,2010年猛增到4666.7hm2.为增加谷子种植科技含量,提高谷子产量和品质,洛宁县农业局在小界乡、河底镇建设两个谷子万亩高产示范方,引进高产品种,推广无公害优质高产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方总面积1791hm2,其中小界乡示范方涉及14个行政村2730户,面积1256hm2,河底镇示范方涉及8个行政村1906户,面积534.7hm2.  相似文献   
30.
选择伊洛河流域中部洛宁县为研究区域,运用RS和GIS技术,研究1987~1996年和1996~1999年两个时段耕地时空变化。结果表明:耕地数量在1987~1996年减少,1996~1999年增加,主要为耕地和未利用土地之间的转化。1987~1999年,川涧区耕地占全部耕地比例下降,而低山区耕地比例上升;坡度小的耕地减少,而坡度大的耕地增加,研究区耕地整体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