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53篇
农学   92篇
基础科学   6篇
  45篇
综合类   277篇
农作物   53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35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郭丽琢  何亚慧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552-13553
[目的]研究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豌豆的结瘤特性。[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甘肃的武威、临夏、庆阳、定西,青海的格尔木、互助,陕西的子洲、延安8个生态类型区豌豆的结瘤状况。[结果]结果表明:青海的格尔木、甘肃的临夏豌豆的总根瘤数较多,临夏的有效根瘤数及有效根瘤率较高;陕西子洲的结瘤状况最差,有效根瘤数最少。[结论]旱作区的长期干旱和灌溉区的间隙性干旱不利于根瘤菌的侵染和结瘤。  相似文献   
102.
陆嘉惠  吕新  吴玲  李学禹 《草业学报》2013,22(2):195-202
根据西北地区盐碱土的盐分组成特点,选择NaCl、Na2SO4、NaHCO3 3种单盐,通过盐胁迫下3种药用甘草种子萌发特性、萌发进程、胚生长、种子活力及复水后萌发率的差异分析,比较3种药用甘草种子对不同土壤盐分的萌发响应、耐盐阈值及其适宜盐碱地种植区,为盐碱地种植药用甘草适宜生态区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3种单盐胁迫不同程度降低了药用甘草种子的萌发率,延长种子的萌发时间,抑制胚轴伸长生长,盐害强弱顺序为:NaHCO3>Na2SO4 >NaCl。NaCl和Na2SO4对药用甘草种子萌发的抑制效应主要为渗透效应,盐胁迫解除复水后种子萌发恢复率为50.6%~78.5%;NaHCO3 对药用甘草种子萌发的抑制效应主要为离子毒害,种子萌发恢复率仅为5.1%~21.5%;胀果甘草耐盐性最强,适宜在以氯化物-硫酸盐为主的总盐量为0~1.3%的区域种植,光果甘草耐NaHCO3最强,可在含小苏打的弃耕低盐地种植,乌拉尔甘草耐盐性最弱,种植地土壤的总盐量范围在0~0.7%为宜。  相似文献   
103.
为探索大豆品种的适应生态区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以挖掘品种高产潜力,以中黄35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生态区与种植密度两种处理,研究不同生态区种植密度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与生态区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公主岭地区、廊坊地区和新乡地区适宜的种植密度分别达到188750株/hm2、200000株/hm2和177000株/hm2时产量最高。比较不同生态区气候条件,河北廊坊地区因具有较高的日均气温和充足的降雨量,是大豆中黄35高产的适宜生态区。筛选出了不同生态区大豆中黄35的适宜种植密度,构建了高产群体结构,通过对产量构成的显著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与通径分析得出,生育期内活动积温高、日均气温在20~26℃范围内的天数多、鼓粒期降雨量充足和种植密度合理是优化大豆群体结构、提高大豆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4.
在晋西北夏、秋莜麦区进行的不同熟性品种与播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夏莜麦区适种中熟品种0428,播期以3月下旬为宜;秋莜麦区适种晚熟品种0433,播期以5月5-20日为宜.  相似文献   
105.
赵永刚  刘彦  候国庆  杜晶 《种子》2022,(3):111-116,131
2017年与2018年引进10份饲用燕麦品种,分别在北疆不同海拔和气候条件下种植,以探明不同饲用燕麦品种的适宜种植带.结果表明,贝勒2号、牧王和美达适宜低海拔奎屯地区种植,贝勒2号、青海444、加燕2号和青引2号适宜高海拔冷凉的阿吾斯奇地区种植,牧王、太阳神和甜燕麦适宜低海拔高温地区种植,可用于复播.  相似文献   
106.
不同生态区播期对直播稻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目的】探讨不同生态区直播条件下播期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为品种及其适宜播期的科学区划布局提供初步理论依据。【方法】苏南太湖稻区常熟(N 31.4°)以迟熟中粳、早熟晚粳和中熟晚粳为材料,苏中里下河稻区姜堰(N 32.3°)以中熟中粳、迟熟中粳和早熟晚粳为材料,苏北淮北稻区东海(N 34.5°)以早熟中粳、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为材料,通过分期播种试验,比较研究不同播期对直播稻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结果】随着播期的推迟,各类型品种的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相应推迟,生育期明显缩短,总体表现为播期每推迟1 d,生育期缩短0.6 d左右。同一品种类型,随纬度的升高,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逐渐延迟,生育期依次变长。同一试验点,随播期的推迟一般晚粳品种较中粳品种生育期天数缩短略多。生育期随播期推迟而缩短主要表现在营养生长期和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期,变化范围为2-24 d,生殖生长阶段则相对稳定,变化范围仅为-2-1 d。各类型品种生育期积温和光照时数均表现出随播期的推迟呈显著或极显著的减少趋势,其差异主要源于抽穗前积温与光照时数的不同,其中尤以拔节前的差异最为明显,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同一试验点,各类型品种间生育期的积温与光照时数均表现为晚粳品种大于中粳品种;同一类型品种,随试验点纬度升高,积温呈依次减少的趋势,光照时数除杂交品种以外均呈依次增加的趋势。随播期的推迟,各类型品种的温光利用率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下降趋势。播种至抽穗阶段和生育期的天数随积温的升高而线性增加,随日照时数的增加而线性减小;抽穗至成熟阶段的天数随积温的升高或日照时数的增加不同处理间表现不尽一致。【结论】播期对直播稻生育期及温光的利用有较大的影响。据此,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直播适宜布局范围进行了初步区划,并综合分析后给出其能够安全成熟的可能播期,为大面积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通过对秀山县不同类型田杂草种类及消长规律的调查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田杂草种类虽有一定的变化,但优势种群变化不大,均以牛毛毡、草茨藻、节节菜危害较重。杂草出草高峰在插秧后15~30d,稻田杂草防除策略应针对不同生态区杂草种类和发生高峰制定。  相似文献   
108.
水资源承载力分析在生态区规划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承载力是关系到一个地区资源与社会经济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沙漠型城市。本文在总结水资源承载力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水资源综合承载力指数法分析克拉玛依区水资源承载力,认为农业用水量占克拉玛依区总用水量较大比重,且用水量非常大。因此,需慎重考虑农业用水水源及用水量,此外,克拉玛依区工业、生活及其它用水方面也需采取有效措施,合理规划,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9.
密度对不同生态区马铃薯产量及块茎空间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群体密度对四川不同生态区马铃薯产量及空间分布的影响,为马铃薯机械化采收提供依据。【方法】以"川芋117"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在平原生态区(四川成都温江)和盆周山地生态区(四川雅安汉源)研究5个密度(分别为6,9,12,15,18万株/hm~2)对马铃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块茎横向和纵向分布距离、不同质量块茎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1)在试验密度范围内,平原生态区马铃薯产量与密度呈凸二次函数关系,在密度为15.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山地生态区马铃薯产量与密度呈递增的线性关系,在密度为18万株/hm~2时产量最高。2)密度对两个生态区单薯质量影响较大,但提高产量的主攻方向不同,平原生态区以提高单株产量为核心,山地生态区则以提高群体产量为目标。3)随密度的增加,两个生态区马铃薯块茎在纵向分布距离的集中度降低,横向分布距离上的集中度增加,块茎平均纵向分布距离与密度呈正向递增的双曲线函数关系,平原生态区和山地生态区纵向分布距离的最大值分别为8.415 2和8.413 0cm,差异不大;平均横向分布距离与密度呈正向递减的双曲线函数关系,平原生态区和山地生态区横向分布距离的最小值分别为8.766 6和8.544 1cm。4)通过建立的单薯质量空间分布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NN)发现,密度主要影响80g以上块茎的数量和空间分布情况;80g以上块茎主要分布于纵向6~10cm和横向12~20cm的空间,且高密度下,80g以上块茎的数量和横向分布范围显著降低。当横向分布距离大于20cm时,平原生态区以40g及以下块茎为主,山地生态区则以40~80g块茎为主。【结论】改变密度能影响单位面积结薯数,从而有效控制块茎大小,最终影响块茎在纵向和横向分布距离上的集中程度。  相似文献   
110.
阐述了河西绒山羊不同生产区育种核心群和生产群的各项生产性能,并对各生产性能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河西绒山羊作为一个原始古老的品种,应加大该品种的选育幅度,进一步提高其生产性能,保护好该品种的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