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86篇
  免费   538篇
  国内免费   1399篇
林业   1209篇
农学   4187篇
基础科学   466篇
  449篇
综合类   22700篇
农作物   6137篇
水产渔业   245篇
畜牧兽医   3200篇
园艺   5567篇
植物保护   263篇
  2024年   205篇
  2023年   769篇
  2022年   902篇
  2021年   936篇
  2020年   807篇
  2019年   1032篇
  2018年   587篇
  2017年   1099篇
  2016年   1284篇
  2015年   1322篇
  2014年   1768篇
  2013年   1676篇
  2012年   1979篇
  2011年   2052篇
  2010年   2062篇
  2009年   2187篇
  2008年   2072篇
  2007年   1971篇
  2006年   1797篇
  2005年   2076篇
  2004年   2352篇
  2003年   2222篇
  2002年   2072篇
  2001年   1794篇
  2000年   1202篇
  1999年   974篇
  1998年   831篇
  1997年   807篇
  1996年   735篇
  1995年   612篇
  1994年   512篇
  1993年   321篇
  1992年   369篇
  1991年   366篇
  1990年   305篇
  1989年   277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冬小麦新品种京核一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京核一号冬小麦品种是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通过阶梯杂交选育的新品种,具有抗旱、抗寒、抗病、高产、稳产、白粒优质、千粒重高等优点。体现了太谷核不育小麦能集主效基因和微效基因共同作用的理论。  相似文献   
992.
本刊启事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了一批有地方特色的黑河号大豆新品种。具有熟期早(极早熟、超早熟)的独特优势,且类型多,熟期配套,即85d、90d、95d、100d、105d、110d和115d熟期的品种应用于生产;高产、稳产性好,用途广,平均产量在2500~3000kg/hm^2。一是作为黑龙江省北部地区主栽品种,二是作为外省复种、外省和黑龙江省南部救灾及作为芽豆、菜豆用种。本文仅就黑河号品种在黑龙江省南部迟播救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993.
浙粉202是浙江省农科院蔬菜所最新育成的无限生长类型粉红果杂交一代品种,2002年1月通过浙江省科技厅评审,是一个多抗、优质、高产、耐贮运和适应性广的设施栽培专用新品种.2000年至2002年,在浙江、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江苏、上海、安徽、甘肃、贵州、天津、辽宁、黑龙江、四川、陕西等省(市)种植后,表现突出,反映极佳.现已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994.
995.
996.
扬麦 1 1号 (原名 96G2 5)是由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与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研究所合作育成。张家港市农试站于 2 0 0 1年秋引进试种示范 ,结果表明 :该品种具有丰产稳产性较好、生长清秀、成熟期熟相佳、品质优良、高抗白粉病、粒重、容重较高 ,是目前生产上的优质蒸煮小麦新品种之一。1 主要特征特性1 .1 丰产、稳产该品种的产量表现 :在江苏省区试中比对照扬麦 1 58号单位面积增产 4 2 % ,达到极显著水平 ;在江苏省淮南小麦生产试验中比对照单位面积增产 6 3 % ;本站引种示范试验中 ,比对照扬麦 1 0号增产 8 3 % ,表现出较好的丰产…  相似文献   
997.
豫麦67号是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以755—1(矮丰3号/孟201//牛株特)为母本,豫麦2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0年通过河南省审定。该品种在旱地表现突出,是理想的节水型广适性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自育成以来,即开始良种良法配套研究。根据多点试验示范和多年栽培经验,我们掌握了豫麦67号的生育规律和栽培特点,并总结出了一整套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为旱薄地小麦创高产走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998.
叶菜型甘薯新品种百薯1号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行奇  任秀娟  李新华 《种子》2007,26(9):86-87
百薯1号是由安薯07自交选育而成的叶菜型甘薯新品种。株型半直立,基部分枝数25~30个,茎蔓细嫩,最长蔓长80~100cm,叶片小,全身无茸毛,适口性好,茎尖产量一般22500kg/hm2以上。薯块产量夏栽30000kg/hm2以上,春栽37500kg/hm2以上。在茎尖产量22500kg/hm2左右条件下,薯块产量可达19500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999.
(上接第3期第75页)5大豆品种5.1中黄36号5.1.1审定编号:国审豆2006001。5.1.2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5.1.3品种来源:遗-2×Hobbit。5.1.4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02天。株高76.6cm,单株有效荚数42.7个,百粒重16.5g。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种皮黄色,黄脐,圆粒。2004年经接种鉴定,抗大豆花叶病毒病SC3株系,中感大豆胞囊线虫病4号生理小种。平均粗蛋白质含量39.32%,粗脂肪含量23.11%。  相似文献   
1000.
杂交水稻D优527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用异交结实率高的不育系D62A与强优恢复系蜀恢527配组而成,属中籼迟熟组合。1998年贵州省黔东南州种子公司引进开始进行试验示范,2001年11月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通过。1 产量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