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74篇
林业   5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18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454篇
畜牧兽医   2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探究河道水体中浮游动物群落分布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对河道水体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和水生生态系统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于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对上海徐汇区代表性的城市河道进行了环境因子和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周年调查,共采集到浮游动物32种,其中轮虫25种,桡足类4种,枝角类3种。全年浮游动物优势种12种,包括轮虫10种,桡足类1种,枝角类1种。不同季节环境因子差异显著,浮游动物种数、丰度和生物量均为夏季最高,冬季最低。浮游动物的典范对应分析(CCA)显示,氮磷比、叶绿素a浓度和溶解氧是影响该水体浮游动物群落差异的显著环境因子。运用水质理化因子、多样性指数及浮游动物优势种进行水质污染水平评价,判断该河流水质状况属于中污型。调查结果可为上海市城市河道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2.
活体浮游动物养鱼高产的理论基础是鱼池中一般都有大量的鱼类鳃耙滤食不住的微小细菌、小型单细胞绿藻和有机质。但由于鱼池中鱼类密度大,滤食作用强,往往浮游动物“种子”不足,因而水体生产力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一般池中鲢生长比鳙好,而  相似文献   
23.
镬底潭是苏州市郊的中型湖泊。1987年笔者对镬底潭的浮游动物进行了调查,并就浮游动物评价镬底潭水质污染作初步探讨。经分析,浮游动物高峰期出现的优势种多为耐污性种类,其数量分布呈现上游低下游高的趋势,恰与沿岸工厂废水排放所引起的水质污染浓度成反比,可以推断上游众多工厂的污水排放抑制了浮游动物的生长发育。以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评价该水域的污染程度为中污染;从指示生物组成来看,趋于多污染类型。因此镬底潭水质应属于中污性和多污性的过渡类型。  相似文献   
24.
新疆乌伦古湖水生生物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浮游植物生物量各站点平均值为3.715mg/L;最高峰出现在夏季,优势类群为绿藻门、硅藻门;浮游动物生物量各站点平均值为1.323mg/L,最高峰出现在7~9月,优势种群为枝角类、桡足类;底栖生物数量、生物量各站点平均值分别为202个/m^2和4.53g/m^2,全年生物数量高峰出现在7月,而生物量高峰则在秋季,优势类群为摇蚊幼虫。以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量粗略估算其鱼产力为1.1万t。  相似文献   
25.
据1988年及1989年于长江口羽状流锋区调查及东海水产研究所多年调查资料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浮游动物生物量在丰水期(1988年8月)的平均生物量为438毫克/米↑(3),变异系数为0.78;1989年8月平均生物量为350毫克/米↑(3)。生物量分布呈现自西北向东南部水域递增的趋  相似文献   
26.
2004年3月至2006年5月,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浮游生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浮游植物8门、67属、161种(含变种),硅藻占总数的39%,污染指示种21属、24种(含变种),β-中营养型占38%;浮游动物27属、41种(含变种),原生动物占总数的49%,仅有3种污染指示种;在检出的浮游生物中未发现水体重污染指示种。综合评价水源区为寡污型水体,处于中营养状态,能够满足调水的要求。  相似文献   
27.
为了了解后官湖国家湿地公园水生态环境现状,于2020年1月至12月对后官湖的水质、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后官湖西部湖区的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最高,是后官湖的主要污染来源。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Σ)评价表明后官湖属于中营养状态,Shannon-Weaver指数和Pielou指数结果显示后官湖总体上为轻度污染到中度污染状态。调查期间共检出7门54属浮游植物,其中1月和4月主要以绿藻门和隐藻门占优势,5月至12月则以蓝藻门占优势。5月、9月-10月桡足类在浮游动物群落中占优势,其他月份则是轮虫类占优势。相比于2017年-2019年,2020年后官湖的营养状态水平和浮游植物丰度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而大型浮游动物在群落中的比例则明显上升。Spearman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表明影响后官湖浮游植物群落的主要环境驱动因子为水温、透明度和浮游动物丰度。后官湖环境管理的不断加强和新冠疫情导致的流域内人类活动的减弱可能是后官湖2020年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的原因。  相似文献   
28.
同安湾浮游动物数量的平面分布和季节变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主要研究2000年同安湾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并就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同安湾共记录到浮游动物69种及12种浮游幼虫,以近岸低盐种类为主。浮游动物数量季节分布呈现春季高,冬、夏季居中,秋季最低的特点。种类数的季节分布与水温的季节变化一致。浮游动物数量与养殖贝类、浮游植物细胞数密切相关,并与浮游植物数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安湾浮游动物的数量与邻近养殖水域西海域的相当,比马銮湾的低。与历史资料比较,同安湾浮游动物的次级生产力水平比1995年的有所上升,但恢复得较慢。  相似文献   
29.
象山港浮游动物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柏怀萍 《海洋渔业》1984,6(6):249-253
<正> 一、前言象山港在浙江沿海中北部,是一个天然的半封闭型港湾。港口与大目洋渔场相连,纵深长度约60公里,总面积约89万亩,除东部入海口外,三面受群山包围,沿岸溪川众多,滩涂广阔,是多种水生动植物生长、繁殖、栖息、育肥的优良场所。它处副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港内透明度一般在1米左右;年平均水温17~18℃,7、8月份水温最高,1、2月份  相似文献   
30.
骆马湖浮游动物生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至1999年对骆马湖全湖14个点进行9次浮游动物采样调查,初步鉴定出67种浮游动物,其中轮虫38种,枝角类17种,挠足类12种.9次调查全湖浮游动物平均密度为632.7个/L,平均生物量1.514mg/L,其中,轮虫平均密度和生物量499.6个/L和0.250mg/L,枝角类16.4个/L和0.306mg/L、挠足类116.8个/L和0.958mg/L.数量及生物量都为湖北部高于南部;消落区高于网围区边缘,高于敞水区,高于南、北繁保区.平均生物量春、秋季高于冬、夏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