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1篇
林业   71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24篇
  85篇
综合类   307篇
农作物   52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4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淹水胁迫下银杏主要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以3年生的银杏幼树为实验材料.经过淹水处理后.测定不同时间银杏叶片内主要生化指标——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糖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淹水后的前9天.银杏叶片丙二醛含量无明显变化.第10天.其MDA含量显著增加.达到18.7μmol/g.比对照MDA含量(7.2μmol/g)增加1倍多;淹水后第8天.银杏叶片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显著增高.达到101.4μg/g.为对照的2倍多;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银杏叶片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增加,第9天达到32.9mg/g,随后维持在较高水平上;在淹水后前几天.SOD的活性增加较快.第5天.SOD活性达到最高值854.6U/g.第6天开始下降,到第11天时.其活性为78.8U/g.远远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2.
湖北十堰市推广水稻覆膜直播旱作栽培技术,即改育秧插秧为催芽直播,改常规管水为湿润早作,可不育秧,不插秧,不锄草.该项技术与常规淹水栽培相比,成熟早10天;免去了育秧和薅秧环节;省水节水70%,每667平方米省工7个;比常规淹水栽培增产20.5%;比覆膜插秧栽培增产4.8%.该技术宜在低温、缺水地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33.
植物淹水胁迫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概述植物对淹水胁迫各种适应方式的基础上,重点从质外体障碍的形成和根系的向氧性生长,发酵途径、厌氧多肽、植物激素及低氧锻炼等方面,对近年来植物抗淹水胁迫适应性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34.
淹水对5种禾本科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用氧电极和叶绿素荧光相结合测定的方法研究华南地区常用于水土保持的硬穗钝叶草、地毯草、宽叶和细叶百喜草、香根草等5种禾本科植物在不同淹水时间下的反应 5种植物生长于完全淹水的环境中,分别在第9、18、27、36、45、54d测定 淹水处理使地毯草总叶绿素含量随着淹水天数的延长而呈下降趋势,色素破坏明显;细叶百喜草和香根草则随着淹水反应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光合色素破坏不明显 淹水对植物的暗呼吸速率影响不同 原初光化学速率Fv/Fm在淹水影响下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与Fv/Fm下降相关的荧光参数Fm,Fv和Fo在3种植物中反应不同 叶绿素荧光测定的结果表明淹水反应中香根草、细叶百喜草的PSⅡ活性比地毯草具有较高的稳定性,qN增高,热耗散保护性作用增强 丙二醛(MDA)的相对含量,在18d淹水里钝叶草、宽叶百喜草和香根草呈现下降的趋势,后2者在淹水27d以后受刺激增高  相似文献   
35.
刘宝勇 《北方园艺》2011,(8):97-100
采用人工模拟淹水逆境的方式对28种香味花卉进行处理,研究其对淹水环境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香兰草、万寿菊、薄荷类、部分迷迭香等具有良好的耐水渍性能。  相似文献   
36.
小流域坝系相对稳定是指当淤地坝达到一定高度,坝地面积与集流面积的比例达到一定数值之后,淤地坝对洪水泥沙将长期控制而不致影响坝地作物的生长,达到产水产沙与用水用沙的相对平衡。据对陕北、晋西、内蒙西南地区小流域的调查研究,坝系相对稳定需要满足的防洪保坝标准,应选用淤地坝最高的校核洪水标准,即洪水重现期约500年;坝地允许淹水深度0.8m,淹水历时小于7d,可作为衡量坝地作物保收的标准。坝系相对稳定的条件是:坝地面积与坝控制流域面积之比0.04~0.05,流域骨干坝和大型坝总的剩余滞洪库容应大于当地100年到200年一遇校核洪水的总量,骨干工程与中小型淤地坝的比例一般为1:2—9。  相似文献   
37.
邵宗臣  何群  王维君 《土壤》1997,29(5):246-250
研究了有机质,施用石灰和磷酸盐,以及淹水培育对红壤铝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用H2O2去除有机质,施用石灰和磷酸盐,以及淹水培育,使土壤pH升高,交换态铝减少,吸附态无机羟基铝增加。而施用腐殖酸使土壤pH降低,交换态铝增加,有机配合态略有上升。  相似文献   
38.
三峡水库消落区淹水后土壤性质变化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通过模拟淹水过程,研究了淹水后三峡库区消落区主要类型土壤性质的变化,发现淹水后酸性土壤的pH值升高,碱性土壤的pH值降低,Eh在淹水初期都会降低。土壤中的Zn、Cu、Pb、Cd、Cr、Hg、As的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Hg较为显著,而有效态的Zn,Cu、Pb、Cd、Fe和Mn的含量大部分呈增加趋势,但其变化规律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39.
Two variable charge soils were submerged after the addition of 30g/kg of organic matter to examine the differences in behavior between iron and manganese with respect to reduction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froms of the reduced elements.The reduction of manganese proceeded almost synchronously with the fall in redox potential,while the reduction of iron showed a remarkable lag behind the Eh change.Once formed,the distribution of water-soluble,exchangeable and precipitatied forms of ferrous iron was controlled by pH,CEC of the soil and total concentration of the element.For manganous ions,the proportions of water-soluble and exchangeable forms in total Mn^2 were larger than those for ferrous ions.The reduction of the two elements led to a mobilization of them,and such effect persisted even after drying of the soil,i.e.,the content of amorphous Fe becam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riginal soil.  相似文献   
40.
淹水胁迫下水稻根尖细胞中Ca2+和Ca2+-ATP酶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水稻科学》2001,15(3):237-240
应用电镜细胞化学方法,对淹水胁迫下水稻根尖细胞中C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