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1篇
林业   71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24篇
  85篇
综合类   307篇
农作物   52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4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61.
根据池杉管胞长度和基本密度的径向变异曲线,确定池杉幼龄材与成熟材界线为13~15年。池杉成熟材的管胞长度、直径、壁厚比幼龄材大,纤丝角小;经T 检验,管胞长度、管胞径向直径、纤丝角达极显著水平,其余不显著。间歇性淹水使管胞长度、直径、纤丝角、壁厚下降,经T 检验,幼龄材中管胞长度、径向直径、径壁厚度、弦壁厚度达显著至极显著;成熟材中管胞径向直径、径壁厚度、弦壁厚度达显著至极显著,其余不显著。  相似文献   
62.
连续淹水培养条件下土壤氮素的矿化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淹水条件下,采用每隔一定时间取样分析的连续培养方法,研究了土壤有机氮的矿化过程。试验表明,与间歇淋洗相比,连续培养条件下有机氮矿化过程较慢,矿化累积量较少,且达一定程度后明显降低。但该法在反映不同土壤矿化量高低、不同有机质矿化难易、不同土壤对加入有机物的矿化速率与间歇淋洗法有同样功效;两种培养方法32d的矿化量也有密切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3.
充分湿润与淹水栽培对设施土壤盐渍化的延缓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充分湿润栽培与淹水栽培对设施土壤盐渍化的延缓效果,在大棚内用封底塑料栽培桶,以连续旱栽为对照,充分湿润与淹水栽培处理后断水降渍,再接种2茬小白菜,比较各处理在小白菜茬口前后不同土层的土壤EC值、NO-3含量及酶活性。结果表明,两种水作处理的小白菜产量差异不显著。小白菜茬口前后土壤EC值、NO-3含量低于连续旱栽。小白菜茬口后与处理前相比,充分湿润与淹水栽培处理的土壤EC值在0-10 cm土层有所上升,增幅分别为83.66%,48.88%,而连续旱栽处理的0-10 cm土层土壤EC值增幅达105.76%;充分湿润与淹水栽培处理的0-10 cm土层,在小白菜茬口后土壤NO-3含量与处理前相比,上升幅度分别为27.70%,42.95%,而常规旱栽上升幅度达98.83%,说明两种水作处理对土壤盐渍化均有较好的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64.
玉米耐涝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朱敏  史振声  李凤海 《玉米科学》2015,23(1):122-127,133
淹水胁迫是玉米生产遭受的主要逆境之一。淹水胁迫使玉米植株气体扩散受阻,叶片细胞膜脂过氧化加剧,MDA含量积累,保护酶系统受损,叶绿体降解,光合速率下降。玉米可通过生理生化机制的调节来适应淹水胁迫,包括玉米植株生长发育、形态结构、解剖结构产生明显变化,在呼吸代谢、光合作用、抗氧化系统和内源激素等方面也发生相应变化。本文从形态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综述玉米耐涝机理研究进展,为玉米耐涝性研究和耐涝玉米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
淹水对紫花苜蓿南北方品种抗氧化酶和无氧呼吸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花苜蓿南方育成品种渝苜1号和北方地方品种新疆紫泥泉为材料,在幼苗长出4片真叶时进行淹水处理,在淹水的第10天测定植株的生物量,并分别在淹水的第0,2,4,6,8,10天测定叶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以及叶片抗氧化酶和根系无氧呼吸酶的活性,以探明两个品种对淹水胁迫的耐受性差异及其生理响应机制。结果表明,淹水胁迫使紫花苜蓿的生物量减少,但与新疆紫泥泉相比,渝苜1号生物量的降幅小。淹水时渝苜1号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活性比新疆紫泥泉的高,而叶片MDA含量比新疆紫泥泉的低;根系无氧呼吸酶活性在淹水胁迫中均增强,但渝苜1号的乙醇脱氢酶(ADH)和丙酮酸脱羧酶(PDC)活性增加明显,乙醇发酵更强;而新疆紫泥泉的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增加更为突出,乳酸发酵强。淹水影响紫花苜蓿正常生长,但南方品种渝苜1号比北方品种新疆紫泥泉对淹水胁迫更具耐受性,因为前者具有比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比较强的乙醇发酵途径,有利于增强植株抗淹水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66.
利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淹水条件下香附子光响应过程的测量数据进行了重新拟合,分析了不同光响应模型对香附子的适用性及香附子主要光响应参数对土壤淹水的适应规律。结果表明,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对常规水分管理组(CK)香附子植株光响应过程的拟合效果要优于直角双曲线模型和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而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淹水组(T1)香附子植株光合响应过程的拟合效果要优于其他2种模型。光响应参数的拟合效果则表现为: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对LCPRd的拟合效果最佳,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LSPPnmax的拟合效果最佳,而直角双曲线模型对这些光响应参数的拟合效果最差。受水淹影响,香附子的光合能力以及光适应能力减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光抑制现象,水淹90 d后,T1处理香附子植株叶片LCPRd分别比对照增加了56.9%和43.1%,而叶片LSPPnmax分别比对照降低了52.3%和 47.4%。  相似文献   
67.
闽江河口不同淹水频率下湿地土壤全硫和有效硫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湿地土壤全硫和有效硫的分布特征对淹水频率差异的响应,对闽江河口湿地近潮沟区域不同淹水频率的藨草(Scirpus triqueter)湿地、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湿地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以及远潮沟区域的短叶茳芏湿地和芦苇湿地土壤的全硫和有效硫进行测定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闽江河口湿地土壤全硫和有效硫分别为399.00~3 510.33 mg/kg和4.51~230.55 mg/kg,平均值分别为1 613.20 mg/kg和52.20 mg/kg;(2)近潮沟区域湿地土壤全硫和有效硫均表现出随淹水频率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但远近潮沟区域的同种植物类型湿地间则表现为随淹水频率的增加而增大;(3)盐度是影响闽江河口不同淹水频率下湿地土壤全硫和有效硫变化的最重要的因子;(4)湿地土壤硫储量随淹水频率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68.
红棕象甲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英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3):384-387
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 Oliver)是一种对棕榈科植物危害严重的害虫。本文对红棕象甲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进行了研究。对其形态、危害、发生及不同温度下蛹的羽化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进行了大田的药剂防治试验,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9.
淹水处理的小麦品种华麦8号(耐湿)和华麦9号(不耐湿)为材料,对次生根显微结构和皮层细胞超微结构变化进行研究,旨在揭示小麦次生根通气组织形成方式以及品种问耐湿差异的细胞学基础.结果表明,淹水144 h后,华麦8号次生根形成发达的通气组织且结构保持完整,而华麦9号次生根虽然也能够形成通气组织,但根的结构却失去完整性.次生根孔积率变化研究表明,华麦8号孔积率增长幅度大,华麦9号孔积率增长幅度小,且在同一淹水时期,华麦8号孔积率均大于华麦9号.对华麦8号皮层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表明,淹水12h后,细胞核变形;24 h后,染色体发生凝集,核膜变模糊,细胞壁变透明;48 h后,核膜破裂,细胞核解体,细胞壁被降解.同时对华麦8号皮层细胞核进行TUNEL标记,检测到淹水12 h后有少量细胞核呈TUNEL阳性;24 h后,阳性核数量显著增加;48 h后,皮层中阳性核数量达到最大.超微结构变化和TUNEL标记结果表明淹水诱导皮层细胞发生了程序化死亡.  相似文献   
70.
不同灌溉方式下水稻乳苗撒播成苗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无水层带泥浆撒播处理,根系发育与茎叶生长比较协调,成苗率迭90.7%,秧苗综合性状好于其他处理,是水稻乳苗抛秧的首选方式;淹水48h后落干处理,有利于发根和扎根立苗,成苗率达92.7%,秧苗综合性状较好,是水稻乳苗抛秧应采用的第2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