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9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8篇
  88篇
综合类   171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选取硫酸铜、富铜酵母、赖氨酸铜、蛋氨酸铜和包被铜作为牛的饲料铜源,选用去离子水、稀酸溶液和缓冲液分别模拟牛消化道内的不同环境,进行体外溶解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硫酸铜、赖氨酸铜和蛋氨酸铜在各种溶剂中均有较高的溶解度,富铜酵母在缓冲液中的溶解度低,但在稀酸中的溶解度较高。包被铜在去离子水和缓冲液中的溶解度低,但在稀酸中的溶解度高。因此,包被铜是饲料无机铜源,蛋氨酸铜、赖氨酸铜是适宜有机铜源。  相似文献   
52.
用沸水法和高温高压热水法提取丝胶溶液,分别在90℃热水中进行二次降解处理,获得具有不同分子质量分布范围的各种热水解丝胶溶液,经冷冻干燥制成丝胶粉。对各种丝胶粉的热水溶解性差异比较和成因探讨表明,热水二次降解能够提高丝胶的水溶性,降解处理时间越长,其水溶性越大;丝胶的分子质量大小能显著影响其溶解性,而丝胶的结晶结构含量对其溶解性的影响较小。研究结果有助于对不同溶解性丝胶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53.
溶解性有机质对土壤重金属活性影响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治喜  屈明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2):388-388
土壤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是土壤溶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土壤的化学和生物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就DOM的组成和其在土壤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重视且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DOM可能会对重金属有很显著的控制作用,而重金属也可能对DOM有种特殊且强烈的亲和性,这种亲和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土壤中重金属的活性和环境生态,而且不同来源和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DOM在功能上有着差异。本文系统评述了DOM的来源、结构、生态功能以及对重金属活性的影响,同时介绍了一些未来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4.
探讨了温度、光照强度以及氮、磷加富对瓦氏马尾藻(Sargassum vachellianum)溶解性无机碳(DIC)吸收及提升海水pH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温度、光照强度对瓦氏马尾藻的DIC吸收速率及海水pH提升速率影响显著(P0.05),在光照强度60μmol/(m2·s)、温度20℃条件下,瓦氏马尾藻对DIC吸收速率和海水pH提升速率最大,分别高达82.14μmol/(g·h)和0.138/(g·h),当环境条件低于或高于这一阈值,藻体对DIC吸收和海水pH提升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2)氮、磷加富能够显著提高瓦氏马尾藻DIC吸收及提升海水pH能力(P0.05),高氮、磷(HNP)组藻体对DIC吸收及提升海水pH能力均显著高于低氮、磷(LNP)组(P0.05),且N、P的添加对增加藻体吸收DIC及提升海水pH的能力具有促进作用。该研究为利用瓦氏马尾藻增养殖技术进行近岸富营养化及藻场退化海域生态修复及减缓海洋酸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5.
为研究城市功能分区对绿地土壤活性碳氮的影响,选择合肥市不同功能区(老商业区、老工业区、居民服务区、近郊森林公园)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MBC、MBN)、溶解性碳氮(DOC、DON)、有机碳(SOC)、全氮(TN)以及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功能区类型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溶解性碳氮影响显著(P0.05),且0~30 cm土层含量均为近郊森林公园高于城区内各功能区。土层厚度对MBC、DOC、DON含量影响显著,MBC、DON在各功能区中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递减,森林公园MBN、DOC均为10~20 cm含量最高。不同功能区MBC/MBN在6~14间波动,以此预测本研究范围内土壤微生物可能以真菌和放线菌为主,细菌较少。本研究未证实DOC与MBC、MBC与DON、DON与MBN间的相关性,MBC+DOC、MBN+DON比MBC、DOC、DON、MBN更能反应土壤活性碳氮库与土壤微生物量。总体来说,相比城区内各功能区,近郊森林公园更利于土壤生物量碳氮及溶解性有机碳氮的积累。  相似文献   
56.
用作食品配料的大豆蛋白,其功能性主要有乳化性、水合性、吸油性、凝胶性、溶解性、起泡性、结团性、组织性、结膜性、调色性等。  相似文献   
57.
以中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复配为工具酶,以水解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分析对大豆分离蛋白的酶解工艺进行优化,并添加磷脂、蔗糖,以溶解性为指标优化调配工艺,提高其速溶性.结果得到最佳酶解工艺参数为pH7.08,温度51.6℃,酶(木瓜蛋白酶与中性蛋白酶按质量比1∶1复配)添加量22.45 mg·g-1,酶解时间3h;在此酶解条件下,大豆分离蛋白的水解度达20.3%,溶解度达72%.最佳调配工艺为磷脂添加量0.8%,蔗糖添加量3.0%,最终产品溶解度达92.9%.样品溶于水后下沉快,易溶解,无团块.  相似文献   
58.
合肥市不同绿地类型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绿地类型及植被配置模式对城市土壤碳动态的影响,以合肥市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绿地类型(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道路绿地、工厂绿地、校园绿地)不同植被配置模式下土壤溶解性有机碳质量分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平均质量分数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0~ 10 cm、10~20 cm、20 ~ ...  相似文献   
59.
采用研磨法,以聚乙二醇6000为载体,将竹红菌甲素制备为固体分散体,增加其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提高其生物利用度。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竹红菌甲素-聚乙二醇6000固体分散体的吸光度和荧光强度。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的方差分析,得到该固体分散体的最优制备条件:药物和载体的比例(mg·mg-1)为1:1...  相似文献   
60.
《土壤通报》2017,(6):1379-1384
以辽河口芦苇湿地0~40 cm深度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辽河口湿地土壤对不同浓度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吸附解吸特征,并分析了不同深度土壤以及NaCl处理对DOC吸附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辽河口湿地0~10 cm和10~20 cm深度土壤DOC吸附量随DOC浓度增大而下降;20~30 cm和30~40 cm深度土壤DOC吸附量随DOC浓度增大而上升。NaCl处理中,不同深度土壤DOC的可吸附量分别为0.038、0.044、0.021和0.011 g kg-1。除30~40 cm深度土壤外,DOC吸附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且随DOC浓度的升高而增大,明显促进了辽河口湿地土壤对DOC的吸附。NaCl处理对辽河口湿地0~10 cm和10~20 cm深度土壤DOC的解吸量影响不显著,而对20~30 cm、30~40 cm深度土壤DOC的解吸量起到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