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9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8篇
  88篇
综合类   171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从魔芋精粉的溶胀特性出发,研究了提取和纯化萄甘聚糖的方法,并且探讨了pH、蛋白质残留量以及溶胶浓度等因素与KGM复水溶解性质的关系。通过一系列单因子实验,发现了上述3种因素不仅可以改变KGM溶胶的理化性质,而且对溶胶稳定性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pH值在9.0~10.0范围内KGM溶胶最稳定,蛋白质残留量较低时对复水稳定性有促进作用.溶胶浓度在1;100~1:300范围内成膜性最好.  相似文献   
72.
河岸带土壤溶解性有机质垂直分布特征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河岸带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 SOM)的迁移转化在有机碳从陆地生态系统向水域生态系统中迁移转化及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崇明岛典型河岸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区域河岸带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 SOC)、土壤溶解性有机碳(Soil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SDOC)垂直分布特征和三维荧光光谱(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 EEM)特征,探讨了河岸带对土壤溶解性有机质(Soil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SDOM)性质及其潜在环境影响。结果表明:表层土壤(0~30 cm)SOC储量占采样深度土壤SOC 的40%左右,SDOC占SOC的5%左右,从陆上区域到缓冲区域表层土壤SDOC呈累积效应。河岸带有机质主要来自河岸带植物残体及其代谢产物,地下水也可能是河岸带土壤DOM的另一来源,河岸带土壤中大部分类腐殖质被表层矿物质所吸附。在土壤系统中,综合应用荧光指纹指数[荧光指数(Fluorescence index,FI),生源指数(The index of recent autochthonous contribution,BIX)和腐殖化指数(Humification index,HIX)]可以有效地揭示其来源和特性,但在土壤体系中单独应用指纹指数需审慎。  相似文献   
73.
74.
75.
对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中亚硫酸氢钠甲萘醌质量标准的结构式、含量、溶解性、鉴别及检查等项提出了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76.
杨瑞成 《山东饲料》2013,(9):205+297
锅炉在工业生产、日常生活中作用非常重要,它将化学能转换为热能,被人类所利用。锅炉的效率对人类的生存和能量有效利用有直接关系。国家发该委要求2015年锅炉运行效率提高到75-83%。从系统介绍影响锅炉效率的因素及节能分析,对提高锅炉的效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7.
核桃蛋白质功能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离出核桃蛋白质,测定了核桃蛋白质的变性温度,并研究了核桃蛋白质的溶解性和乳化性,解释了核桃蛋白质的溶解性和乳化性在不同条件下的规律性变化,为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核桃资源提供了实验基础,特别为核桃的深加工产品核桃乳饮料的研制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8.
有机微量元素作为微量元素添加剂的第三代产品,因其具有生物学效价高、溶解性高、易消化吸收、抗干扰、无刺激等特点已被广泛运用,但目前生产有机微量元素产品的厂家众多,质量良莠不齐。如何才能生产出稳定安全的有机微量元素产品。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乙酰化儿茶素的相关性质,,以期改善儿茶素的应用特性。[方法]以乙酸酐为酰化剂对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茶多酚(TP)进行O-酰化修饰,分别合成了2种取代度的乙酰化儿茶素,考察了乙酰化程度对儿茶素溶解性、抗氧化性和紫外吸收能力的影响。[结果]随着取代度的增加,乙酰化儿茶素脂溶性增加,总抗氧化能力和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降低,清除羟自由基能力增加,紫外吸收带蓝移,吸收强度降低。[结论]研究筛选出高乙酰化儿茶素活性取代产物,从而为定向合成高活性的乙酰化儿茶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以络合型TiC13催化剂、N型Ziegler-Natta催化剂和[O,O,N,N]茂金属为主催化剂,采用本体聚合方法,制备了单峰和双峰聚α-烯烃油品减阻剂,考察了催化剂的种类与用量对聚α-烯烃分子质量、分子质量分布及减阻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催化剂中,[O,O,N,N]茂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最高,制备的聚α-烯烃分子质量、分子质量分布及减阻性能最优;使用双金属络合型TiC13和[O,O,N,N]及N型Z-N和[O,O,N,N]制备的双峰聚α-烯烃减阻剂的起效速度和减阻效果均优于单峰聚α-烯烃减阻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