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9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8篇
  88篇
综合类   171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碳酸氢盐溶液中乳铁蛋白(Lf)可以溶解超过其自身摩尔浓度70倍的铁;生成的LF与铁的复合物(FeLf)通常在食品中作为铁的强化剂用来预防贫血。人们对Lf溶解铁的机制认识还是非常有限。作者研究了在碳酸氢钠存在下,热处理对Lf溶解铁的影响。Lf分别在50~80℃下处理10min,然后在70℃下加入Fe(III)沉淀热处理过的Lf。当用其它阳离子Cu(II)、Zn(II)、Mg、Na代替Fe(III)时,没有观察到生成类似的FeLf混合物。生成沉淀的量与Lf热变性的程度有关,原因是二硫键的作用Lf形成了高分子凝聚物。转铁蛋白、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不具有溶解铁的能力;能够溶解Fe(III)是Lf蛋白特有的性质。因此,在碳酸氢盐溶液中,天然的Lf能够溶解铁,采用天然Lf生产的FeLf复合物可以作为补铁添加剂用于特定的食品中。  相似文献   
82.
该品是采用海能独有的纳米微乳专利技术生产的纳米级液体复合维生素,该产品不仅改善了维生素在水中的溶解性、分散性和透析性,尤其解决了脂溶性维生素的溶水、吸收问题,不再需要通过胆汁胶化溶解后吸收,生物利用度达到98%以上。不仅快速补充维生素、平衡氨基酸,而且达到理想的营养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83.
乳清蛋白-葡萄糖的制备及溶解性和热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美扭德反应将葡萄糖引入乳清蛋白,制备出乳清蛋白-葡萄糖共价复合物,并测定其溶解性及热稳定性.实验采用三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分别建立溶解性和热稳定性与糖比例、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的回归方程.当蛋白质与葡萄糖质量比为1:6,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96 h时,溶解性为99.9%;当蛋白质与葡萄糖质量比为1:6,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48 h,热稳定性为99.9%.  相似文献   
84.
<正>旱田:硝基肥利用率高硝基肥中的氮由铵态氮和硝态氮组成。铵态氮带正电荷,能够被带负电荷的土壤颗粒所吸附,肥效期较长,但在撒施在地表的情况下易变成氨气挥发;硝态氮在旱田中非常稳定,不易挥发和流失,同时硝态氮的溶解性非常好,移动性非常好,在旱田中的吸收利用率非常高,但在水田淹水条件下,易反硝化成氧化氮挥发  相似文献   
85.
垄作覆盖下小麦、玉米产量、土壤碳素转化及水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旱地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下垄作覆盖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水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在洛阳市农林科学院内防渗精确水分池内,设置垄作覆盖、秸秆覆盖、传统耕作(对照)3个处理,结果表明,(1)垄作覆盖下作物增产显著,小麦较对照增产11.05%,玉米增产32.40%;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36 kg/(mm.hm2),玉米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72kg/(mm.hm2)。(2)垄作覆盖提高了0~200cm土壤含水量,为小麦、玉米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3)垄作覆盖下0~5cm、5~10cm土层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小麦田分别较对照增加了39.7mg/kg、27.5mg/kg,玉米田分别较对照增加了52.1%、61.2%。(4)垄作覆盖下微生物量碳含量:小麦田0~5、5~10、10~20cm土层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20.7mg/kg、158.6mg/kg和132.2mg/kg;耕层微生物量碳平均含量较对照高94.1%;玉米田0~5cm、5~10cm土层分别较对照高167.2mg/kg、78.2mg/kg,10~20cm与对照比差异不明显。垄作覆盖技术既可提高0~200cm土壤含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又可显著提高0~5cm溶解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利于小麦、玉米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86.
自制纯净水     
纯净水具有很强的溶解性,与人体细胞的亲和力最强,有促进新陈代谢之功效;饮用纯净水,能预防血管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避免各种结石疾病;纯净水也可直接作为注射稀释液。  相似文献   
87.
蚕豆蛋白富含微量元素和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采用超声提取和水提取的方法提取蚕豆蛋白,研究了NaCl浓度和pH对蚕豆蛋白提取率、沉淀、功能性的影响。在pH值为8~12,超声提取和水提取均有较高的提取率。蚕豆蛋白的等电点在pH4.0~4.2之间。在pH4溶解性和乳化性最低,pH值在4~12时溶解性和乳化性随pH值的升高而升高, pH值为12时溶解性和乳化性最高。NaCl浓度从0 到 1.0 mol/L,溶解性和乳化性升高;当NaCl浓度继续增加,在pH 4、pH 7溶解性和乳化性随之下降。在相同的NaCl浓度和pH值时,超声提取比水提取蛋白的溶解性和乳化性高。该研究为蚕豆蛋白的提取工艺的确定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8.
《吉林蔬菜》2019,(2):57-57
磷肥包括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等。按磷肥的溶解性可分为水溶性磷肥、弱酸(柠檬酸)溶性磷肥和难溶性磷肥三种类型。1水溶性磷肥的性状及施用磷肥中的磷素易溶于水,能为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如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等。设施蔬菜栽培中,施用最多的磷肥是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二者为速效性磷肥。  相似文献   
89.
马尾松-麻栎混交林土壤溶解性有机碳、氮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河南省驻马店西部低山丘陵区马尾松—麻栎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有机碳(SOC)、溶解性有机碳(DOC)和溶解性有机氮(DON)储量及其对坡向、土层深度(0—10cm和10—20cm)及胸高断面积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坡向和胸高断面积显著影响SOC和DOC储量(p0.05),且不同坡向土壤中SOC、DOC和DON的影响因素不同。阳坡SOC储量主要限制性因素是速效钾,阴坡是全氮;阳坡与阴坡土壤DOC和DON储量主要受全氮的影响。另外,土层深度亦对SOC、DOC和DON储量有显著影响(p0.05),且随土层加深而降低,呈表层富集的现象。相关性分析表明,SOC、DOC和DON储量与土壤物理性质即土壤湿度、紧实度及土壤中颗粒组成存在显著的相关性。SOC、DOC和DON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并均与土壤全氮、有效氮(铵态氮、硝态氮和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含量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1),表明土壤养分含量是影响马尾松—麻栎混交林土壤有机碳储量及溶解性有机碳、氮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0.
对重庆中梁山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表层(0-30 cm)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和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明显影响了土壤DOC的含量和分布。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DOC含量大小顺序为:橘林地(425.77 mg/kg)>菜地(342.97 mg/kg)>耕地(243.25 mg/kg)>灌丛(177.74 mg/kg)>草地(145.06 mg/kg),土壤DOC占土壤有机碳(SOC)的比例为:橘林地>耕地>菜地>灌丛>草地。土壤DOC垂直分布规律性明显,除橘林地外,其它方式都是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相关分析表明,除了橘林地外,其余利用方式下土壤DOC均与土壤有机碳呈正相关;草地土壤微生物量碳对土壤DOC有很大的贡献,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余利用方式均呈负相关。土壤DOC与土壤全氮、水解氮和速效钾相关水平达到极显著,与全磷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21,0.375,0.576,0.274,可以作为土壤肥力的变化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