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7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309篇
林业   145篇
农学   508篇
基础科学   93篇
  1127篇
综合类   3461篇
农作物   496篇
水产渔业   98篇
畜牧兽医   482篇
园艺   416篇
植物保护   83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242篇
  2015年   222篇
  2014年   300篇
  2013年   283篇
  2012年   367篇
  2011年   380篇
  2010年   322篇
  2009年   340篇
  2008年   379篇
  2007年   327篇
  2006年   301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206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143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3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为深入了解广西百色烟区烟叶钾、氯含量的分布情况,2009年和2010年在百色主要烟区进行调查取样,利用获取的110份烤烟样品数据,研究了广西百色烟区烟叶钾、氯含量及钾/氯特征。结果表明,百色烟区烟叶钾含量较高、氯含量偏低、钾/氯适宜,钾含量<2%的样品占12.73%,氯含量< 0.3%的样品高达73.63%,烟叶钾/氯≥12的样品占30.91%。百色烟区烟叶钾、氯含量在不同植烟县、不同部位、不同品种、不同耕作模式间存在差异,表现为隆林、田林等县钾含量较低,各县氯含量总体偏低,仅西林县氯含量的适值样品率达到75%;中部烟叶平均钾含量略高于上部叶,但其氯含量低于上部叶;云烟87品种烟叶钾、氯含量平均值均最高;水稻—烤烟模式烟叶钾、氯含量及钾/氯均高于玉米—烤烟模式。  相似文献   
992.
高海拔地区钾素营养对马铃薯品质及增产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高海拔地区钾素营养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及增产效应。结果表明,适量的钾肥施用量既可以增加马铃薯单株结薯块数及大中薯块的比例,减少小薯块的数量,同时还能提高马铃薯的淀粉、维生素和蛋白质含量。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马铃薯块茎产量、大薯率、净增产值、产投比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钾肥(K2O)施用量在180 kg/hm2时虽能获得较好的块茎产量和大薯率,但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综合产量和经济效益分析,最佳的钾肥(K2O)施用量135 kg/hm2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993.
开展了"绿原牌"高钾复合肥在辣椒上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肥料的最佳应用方式是基肥与追肥相结合、最佳施肥期为移栽前施基肥和分枝始期追肥,最佳施肥量50 kg/667 m2(其中20 kg/667 m2作基肥,30 kg/667 m2作追肥)。  相似文献   
994.
不同灌水条件下氮钾互作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泰山23号小麦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灌水条件下氮钾互作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钾协调和足量有利于冬小麦籽粒产量的提高;灌水与不灌水各处理相比,增产效应显著,增产幅度达20.6%~27.1%;不同肥水配比对冬小麦产量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与对照相比,不灌水施肥处理较对照增产15.4%~65.2%,补充灌水(底墒水、拔节水)施肥处理增产17.6%~63.9%。  相似文献   
995.
以荷兰15为试材,研究了3个氮肥施用水平和3个钾肥施用水平及相互组配,对冬种马铃薯黑地膜夹层覆盖栽培植株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钾肥的施用量以及不同配比,对黑地膜夹层覆盖栽培冬马铃薯的出苗快慢和最终成苗率和叶片总数没有明显影响,但株高呈现出随着N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K2O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对植株主茎茎粗呈现出随着K2O施用量的增加而增粗的趋势。N施用量在225 kg/hm2以下时,马铃薯的产量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大而提高,N施用量达到300 kg/hm2时,马铃薯的产量反而随着钾肥施用量增大而降低,这说明施肥量不宜高于N 300 kg/hm2+K2O 150 kg/hm2;施N 225 kg/hm2、K2O 450 kg/hm2的产量最高,但与施N 225 kg/hm2、K2O 300 kg/hm2的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996.
氮、磷、钾作为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3大营养元素,是在农业生产中投入最大,同时也是作物吸收利用最多的养分,分析耕地养分平衡状况和土壤养分消失原因,是判断土壤养分水平的发展趋向的根本依据,也是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指标,同时也能作为指导农作物施肥、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重要的依据。基于这些原因,于2008年以来对石林县地域开展了耕地养分平衡调查。  相似文献   
997.
目前我县农业生产上,化肥使用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致使肥料损失浪费严重,化肥利用率低,仅为30%左右,严重影响当前玉米产量。如何科学施用化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98.
复混肥料中磷和钾的超声波-ICP-OES快速测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快速样品前处理技术,结合ICP-O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建立复混肥料中磷和钾快速测定法.通过高、中、低浓度复混肥料的平行测定和回收率验证,该方法的磷极差为0.14%~0.17%,RSD为0.76%~1.06%,回收率为98.8%~103.27%;钾极差为0.24%~0.34%,RSD为0.78%~1.23%,回收率为98.2%~102.4%;与国标法的绝对差值:磷为0.05%~0.19%,钾为0.07%~0.29%.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符合国标GB/T8573-2010和GB/T8574-2010对复混肥料样品平行测定和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允许差要求.本方法简便、准确、快速,特别适合于大批量复混肥料样品中磷和钾的测定.  相似文献   
999.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不同钾、镁水平对"天福冠露"和"毛粉802"两种番茄幼苗生长、根系特征及钾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钾、镁水平(8 mmol/L、1 mmol/L)处理的植株鲜重、干重及钾、镁水平(4 mmol/L、4 mmol/L)处理的株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随钾、镁水平升高,两种番茄植株的根长、"天福冠露"植株的根直径、根体积和分根数先减少后增加;番茄植株钾素吸收率显著提高,生理利用效率显著降低。钾、镁水平(8 mmol/L、1 mmol/L)处理的植株根长、根表面积、根直径及根体积显著高于缺钾处理。钾、镁水平(4 mmol/L、4 mmol/L)处理,两种番茄植株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分根数均显著高于缺镁处理,"天福冠露"植株钾含量显著高于"毛粉802",而钾素生理利用效率显著低于"毛粉802"。与其它等钾处理相比,缺镁植株钾素积累量最低、生理利用效率最高,镁过量处理的植株钾素生理利用效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000.
为缓解钾素资源紧张的问题,不少学者提出了利用Na+等离子对K+的替代作用来解决。围绕K+、Na+在植物体内的生理功能、钾钠替代的生理效应以及存在的问题,着重阐述了钠对钾的替代作用;另外,还综述了K+与NH4+、Ca2+、Mg2+间的互作关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