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87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325篇
林业   352篇
农学   327篇
基础科学   781篇
  332篇
综合类   2799篇
农作物   160篇
水产渔业   506篇
畜牧兽医   1372篇
园艺   607篇
植物保护   191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242篇
  2014年   444篇
  2013年   366篇
  2012年   472篇
  2011年   446篇
  2010年   482篇
  2009年   575篇
  2008年   541篇
  2007年   479篇
  2006年   462篇
  2005年   421篇
  2004年   223篇
  2003年   263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8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4篇
  1974年   5篇
  1957年   8篇
  195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中国林业产业》2012,(9):74-74
天亮醒,天黑困,到了饭点想吃饭,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事情其实都受到生物节律的调控。经过在地球上亿万年的进化,人的内源性日节律——也就是生物钟——和地球自转周期同步,大约为24小时。生物钟能够追踪时间变化并对环境产生“预知性”反应。打比方来说,即使离开了钟表、日照等时间提示,人和动物还是能够在内源性生物钟的指引下“自发”地产生节律行为,例如睡眠、觉醒等。  相似文献   
992.
(一)休产期的管理 休产前的管理主要是人工拔羽、种群选择淘汰与新鹅补充,并逐渐减少精料用量。一般1只成年种鹅可拔羽绒200克左右。试拔大羽时,只有当羽根完全干枯了才可正式开始拔羽。拔羽前要禁食禁水4小时,场地清扫消毒1次。拔羽后12小时内种鹅不得下水洗浴,以防感染。种鹅的选择与淘汰,主要是根据前次繁殖周期的生产记录和观察,  相似文献   
993.
种母猪的生产力主要包括年产仔窝数、窝仔数(包括总产仔数和活产仔数)、产仔周期及产仔年限,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品种选择、饲养管理及预防疫病。母猪的生产力直接决定着养猪业的经济效益,采取下列措施能提高母猪的生产力,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94.
近年来,开放肉品市场方便了群众生活,但是少数屠宰户为了牟取暴利,乘机制造和出售掺水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这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掺水肉也称注水肉或灌水肉。是指临宰前向猪、牛、羊、鸡等动物活体内,或屠宰加工过程中向屠体及肌肉内注水所得的肉。注水方式有多种:直接注水,即在猪、牛、羊等动物宰后不久  相似文献   
995.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优质土鸡的市场消费量逐年增加,原来农户门前屋后的零星散养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规模化山地生态放养土鸡异军突起。由于土鸡山地生态养殖周期长达120~160d,鸡肉营养丰富、风味鲜美,成为高端禽肉市场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996.
<正>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2010年生猪存栏46440万头、猪肉年产量5070万t,均占世界50%以上,占全国肉类总产64%,占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10%,生猪产业关系国计民生,可谓"猪粮安天下"。2000年以来特别是2007年至今,猪价犹如"过山车",不是猪贱伤农,就是肉贵  相似文献   
997.
不同灌溉处理对强筋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广才  常旭虹  杨玉双  丰明 《核农学报》2010,24(6):1232-1237
在小麦生育期降水47.9mm的条件下,以7个强筋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试验,分析春季灌水1~4次4种处理(每次灌水600m3·hm-2)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品种小麦的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随灌水次数增加而升高,其中春季灌3水(春2叶露尖、春5叶露尖和开花期灌水)和灌4水(春2叶露尖、春5叶露尖、开花期和灌浆期灌水)的湿面筋含量显著高于春季灌1水(春5叶露尖灌水)和2水(春5叶露尖和开花期灌水)的处理;灌2、3、4水的面团形成时间和吸水率均比灌1水处理显著增加;灌2水的面团稳定时间比灌1水的显著延长;灌3水和4水的面包体积显著大于灌1水和2水处理。供试品种中以皖麦38和临优145面筋含量较高,8901-11面筋指数最高,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最长,且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豫麦34面包体积最大,面包评分最高,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不同品种及不同品质指标对灌水的反应程度不同,其中烟农19和济麦20的面筋含量对灌水反应较小,烟农19的面包体积对灌水处理反应不敏感,其他品种的面包体积对灌水处理反应较大。因此认为,在干旱年份春季灌水3次,对改善小麦加工品质有利,但不同品种的加工品质对灌水反应有别。  相似文献   
998.
荔枝叶黄酮含量在不同生长周期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不同生长周期的荔枝叶,采用沸水提取荔枝叶黄酮,水提取液经D-101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富集,然后用80%的乙醇洗脱,对荔枝叶中的总黄酮进行提取、精制;利用HPLC检测其含量。实验表明荔枝叶总黄酮在发芽阶段含量最高(1.56%),开花至果实采摘期趋于稳定(0.12%~0.18%);槲皮素与山奈酚含量的比值在发芽阶段最大;在开花至果实成熟期则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999.
梁岳  郭维东  宋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256-2257
抗旱灌水播种是解决春旱播种的一种有效形式,把此方式下的土壤水分运动看成是沿种沟方向垂直剖面上的二维水分运动,根据不同的初边值条件建立了数学模型,用数值计算方法得出了种沟深度、灌水量、土壤初始含水率等技术参数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000.
土壤入渗参数、田面糙率、坡度等自然要素是畦灌方案设计的基础参数,其变异性是导致灌水质量远低于预期的重要原因。为揭示畦田自然要素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对灌水质量的影响,该研究在11组畦田上开展了4 a畦灌观测试验,通过实测数据全面研究了灌前自然要素的畦内空间变异性、畦间空间变异性和年际时间变异性,并结合WinSRFR地面灌溉模型,模拟分析了自然要素时空变异性对畦灌水流运动过程及灌水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畦灌灌水质量影响最大的3个自然要素依次是入渗系数、入渗指数和糙率,三者空间变异系数平均值分别为11.00%、4.05%和7.94%,时间变异系数平均值是分别为26.87%、7.73%和21.86%。畦田自然要素变差导致灌水质量整体下降,自然要素的时间变异性对灌水质量的影响大于其空间变异性的影响。入渗参数和糙率的变异性对畦田后半段的水流消退过程影响较大,忽视其年际时间变异性会加大畦尾积水风险。该研究结果可为畦灌方案设计提供指导,为精细地面灌溉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