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8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15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10篇
畜牧兽医   9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将健康的活体牛蛙、中华鳖的肾上腺、甲状腺取出,用Bouin氏液固定,包埋,切片,H-E染色法染色。比较观察后发现:牛蛙的肾上腺由成堆的细胞小体和管状体构成,中华鳖则由皮质和髓质构成,两者有明显的区别。但甲状腺牛蛙和中华鳖都是由滤泡组成,滤泡周围由丰富的毛细血管和网状纤维构成,其间充满均质状的胶体物质。  相似文献   
22.
近年来,笔经反复试验探索,掌握了利用网箱进行牛蛙蛙卵孵化、蝌蚪培育、幼蛙驯食等牛蛙苗种培育技术,作为池塘鱼蛙立体养殖的配套技术,于2003年进行生产性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主要技术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3.
杨草 《饲料研究》1990,(4):24-25
牛蛙为大型肉用蛙,因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而成为许多国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国际市场上每公斤售价约二十美元,牛蛙皮价格昂贵,是国际市场抢手货。牛蛙在我国南北方有青蛙生存的地方均能饲养,数量可多可少,房前屋后的荒地、池塘、沟堰等经改造均可建成养蛙池。养殖牛蛙,投资少,经济效益高,方法简单易学,其具体饲养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4.
本试验旨在研究以猪油或鱼油为脂肪源的饲料中添加乳化剂对牛蛙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力及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2×2因子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2种脂肪源(猪油和鱼油)和2个乳化剂添加水平(0和300 mg/kg),配成4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将初始平均体重为(19.01±0.01)g的180只牛蛙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蛙,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未添加乳化剂的鱼油组增重率(WGR)和摄食量(FI)显著高于未添加乳化剂的猪油组(P0.05)。添加乳化剂的猪油组WGR和FI显著高于添加乳化剂的鱼油组(P0.05)。添加乳化剂的猪油组WGR、FI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未添加乳化剂的猪油组(P0.05),2组之间饲料系数(FCR)、氮沉积率(NRE)、能量沉积率(ERE)均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乳化剂的鱼油组的各生长性能指标与未添加乳化剂的鱼油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牛蛙胴体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添加乳化剂的猪油组全体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未添加乳化剂的猪油组(P0.05)。各组牛蛙肠道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中添加乳化剂显著提高以猪油为主要脂肪源牛蛙的肠道脂肪酶活力(P0.05),而对以鱼油为主要脂肪源牛蛙的影响不显著(P0.05)。各组牛蛙肝脏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无显著差异(P0.05)。在以猪油为主要脂肪源时,添加乳化剂显著提高肝脏丙二醛(MDA)含量(P0.05);在以鱼油为主要脂肪源时,添加乳化剂对肝脏MDA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根据结果得出,在以猪油为主要脂肪源的饲料中添加乳化剂可提高牛蛙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25.
牛蛙腹水病病原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贺路  艾晓辉 《淡水渔业》1995,25(3):16-18
从患腹水病的牛蛙腹水中分离到二株细菌,人工感染可使牛蛙、青蛙、银鲫和BALB/C小鼠致死,生理生化及G+C含量测定属于气单胞菌属的嗜水气单胞菌。该菌与本地分离的出血性败血症菌株间的交叉凝集反应小于1:40。  相似文献   
26.
牛蛙饲料的制备与质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福林 《水利渔业》2003,23(5):60-61
详述了牛蛙饲料配方、制备方法及养殖结果,分析了饲料的品质,认为该饲料是现阶段养蛙较理想的环保与保健型饲料。  相似文献   
27.
牛蛙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优质肉类,除鲜食外,可制成多种风味独特的软罐头制品。  相似文献   
28.
牛蛙腐皮病致病菌入侵门户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口服、皮下注射、损伤浸泡、非损伤浸泡四种途径,将牛蛙腐皮病致病菌实验感染牛蛙,根据接种后15天期间牛蛙的临床表现、病变及死亡率证明牛蛙腐皮病致病菌是经伤口感染,表现为创伤感染性败血症。  相似文献   
29.
牛蛙爱德结氏菌病病原菌的鉴定和致病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肖克宇  黄志坚 《水产学报》1997,21(3):316-321
从患爱德华氏菌病的牛蛙肌肉、肝、肾、血液和腹水中分离到8株细菌,根据其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为野生型迟钝爱德华氏菌。人工感染实验均为该病的病原菌,毒素检测试验表明,致病因素主要是内毒素而不是外毒素。分离菌 株的主要特性为杆状、革兰氏阴性、周生鞭毛、兼性厌氧。接触酶、甲基红试验和硝酸盐还原均为阳性。在三糖铁琼脂上产H2S。氧化酶、丙二酸盐利用、V.P试验、明胶液化、尿素酶。苯丙氨酸脱氨酶为阴性。分解  相似文献   
30.
从广东省揭西县坪下牛蛙养殖场收集患黄杆菌病的病蛙,其症状是歪头、狂游、双眼白内障、肝脏肿大充血,腹水严重。从病蛙脑髓、眼底等处分离到62菌株。经急性毒性试验证明分离菌株对健康牛蛙有较强的致病性。选用其中有代表性的981229—1等菌株进行系统的生理生化试验结果显示,981229—3等菌株革兰氏染色阴性、短直杆菌、无动力、无芽孢、好氧型、不利用葡萄糖。内毒素试验阳性。经VITEK-AMS-60自动化检测系统鉴定为脑膜炎脓毒性黄杆菌(Flavobacterium meninosepticum)。选取47种抗菌药物,通过K—B纸片扩散法对分离菌进行耐药性试验结果显示,病原菌对40种试验药物耐药(85.11%)、中等敏感药物2种(4.26%)、敏感药物5种(10.64%)。以试管稀释法、测定分离菌株对5种敏感药物的平均 MIC分别是:利福平 0.24、环丙沙星 0.70、氧氟沙星 0.70、氟啶酸 1.20和麦迪霉素7.80μ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