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8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15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10篇
畜牧兽医   9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牛蛙、鲤鱼网箱联养,即给牛蛙投喂人工配合全价颗粒饲料,鲤鱼不投任何饲料并在网箱中一起养殖。牛蛙主要用肺呼吸,不会出现与鱼“争氧”现象,另外牛蛙吃剩的食物碎屑及其粪便(粪便中未经完全消化的营养物质)可被鲤鱼再次利用,因此蛙鱼网箱联养可大大挖掘水体的生产潜力并使能源得到充分利用。牛蛙网箱养殖很少报道,蛙鱼网箱联养更为鲜见,本人于2001年5月8日至7月7日进行了蛙鱼联养试验,摸索出一种新型的养殖方式,并获得成功。1养殖设施1.1牛蛙2001年5月1日从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购得体质健壮的牛蛙80只,试…  相似文献   
42.
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 L)俗称面包虫,虫体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干品含蛋白质50%,脂肪30%,还含有多种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黄粉虫(主要用幼虫)不仅是一种重要的食用昆虫,还可用于饲养珍贵鸟类、蝎子、牛蛙、鳖、蛤蚧、金钱龟、石斑鱼、鳗鱼、鳝鱼、珍珠鸡等。黄粉虫生命力强,耐粗饲,繁殖率高,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因此,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43.
二、牛蛙的人工繁殖 1.种蛙的选择和培育:牛蛙一般1~2龄可达性成熟。选作繁殖的种蛙应以2~3龄、体重在300克以上,体质强壮,发育良好,无伤无病,善跳跃活泼的成蛙为佳。种蛙雌雄蛙来源要注意本地与异地结合,防止近亲交配繁殖、后代性状退化。从外地引进种蛙必须在开春前进池,在本场越冬,以利春天繁殖。雌、雄蛙为1:1为宜,最大不超过1.5:1,即雌性可略多于雄性,否则影响受精率和孵化率。在个体上差异不能悬殊,以利抱对。雌、雄蛙一  相似文献   
44.
45.
《农民致富之友》2005,(7):42-43
浙江省温岭市泽国镇天皇村养殖大户吴林生用蝇蛆喂养的6亩美国牛蛙。总产达3万公斤,净收入30万元。  相似文献   
46.
47.
48.
牛蛙的解剖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蛙科动物在医学领域是一类常用的实验动物,特别是在生理、药理学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蛙科动物解剖学方面的资料很多,但组织学资料很少甚至缺乏,因此对这类实验动物的解剖组织学研究很有必要。牛蛙是目前广泛养殖的肉用食用蛙,与野生蛙比较,其遗传背景、生活背景更为清楚,更适合作为实验动物。为此,本研究选用牛蛙作为材料,通过大体解剖和常规染色法,系统地对牛蛙的重要组织器官进行解剖组织学的观察,以期为相关科研工作提供最基础的解剖组织学资料。  相似文献   
49.
牛蛙是一种重要的食用蛙类,具有个体大、生长快和适应性强等优点,在我国海南、广东、福建、浙江等省均有养殖,亩产可达8000斤以上。下面就牛蛙养殖管理与营养需求特点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0.
牛蛙因其肉质鲜美,较高的营养价值和滋补作用,深受消费者欢迎,同时由于其天然食物多为有害昆虫,有明显的生物防治效应,所以大力推广牛蛙的人工养殖是一件利民又利国的事,现将牛蛙的繁育和人工养殖技术简述如下。以期对我国的牛蛙养殖的推广和发展有所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