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2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50篇
林业   76篇
农学   109篇
基础科学   30篇
  93篇
综合类   1858篇
农作物   105篇
水产渔业   72篇
畜牧兽医   246篇
园艺   107篇
植物保护   10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140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以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L.)Moq.]为材料,研究人工种植条件下沙蓬的生育期和农艺性状,以期获得最佳的人工种植条件。研究了不同播种期、施肥类型和播种量对沙蓬生育进程、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以期探索沙蓬在宁夏沙荒地适宜的播种期、施肥类型和播种量。结果表明,沙蓬适宜在5月上旬播种,播种量为7.50~15.0 kg/hm2;当种植密度为12.00 kg/hm2时,施复合肥沙蓬产量可达到779.1 kg/hm2,与其他处理间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可以通过人工种植来改变沙蓬的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72.
软枣猕猴桃叶片愈伤组织诱导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君丽  李育川 《湖北农业科学》2022,61(7):152-154+202
为了解决软枣猕猴桃[Actinidia arguta(Sieb.&Zucc)Planch. ex Miq.]初代培养中外植体诱导率低且快繁效果差的难题,以软枣猕猴桃展叶为外植体,采用不同消毒试剂及消毒处理时间,筛选出最佳的灭菌程序;将不同培养基与不同浓度的KT、2,4-D组合,筛选出最佳的初代培养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选用展叶为外植体,75%CH3CH2OH处理30 s后10%NaClO处理20 min,0.1%HgCl2处理10 min后去离子水冲洗3~4次,接至MS+0.4 mg/L 2,4-D+1 mg/L KT+3%白糖+0.55%琼脂,pH 5.8的培养基上,置于光照2 500 lx、8 h/d,26℃下培养8 d后有少部分愈伤组织出现,60 d后平均单芽愈伤组织可达0.8 g以上,平均单个愈伤组织长度在0.7~1.4 cm,属中块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73.
在划分了四川马尾松低产林经营类型的基础上,选择了乐山市洪雅、青神和眉山三个县进行以采伐更新为主的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研究,总结出了8个低产林经营类型的最佳改造技术组合。分析了调整林种结构,发展经济林在低改中的重要意义。试验表明幼林阶段适当地间种农作物有助于林地土壤改良和提高林分生长量。试验和调查结果还表明封山育林对于保持水土、保护现有林分不受破坏具有重要作用。但在提高林分产量方面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建议对于以用材为主要目的的林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采取全砍重造的改造方式。  相似文献   
74.
鸭血浆蛋白(酶)多态性电泳图谱及其与数量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了鸭不同品种、不同品系及其商品代等10个组合的血浆淀粉酶(Amylase)、酯酶(Esterase-1)、转铁蛋白(Transferrln)、前白蛋白(Prealbumin)等四项血浆蛋白(酶)的电泳图谱,发现淀粉酶、转铁蛋白、前白蛋白、酯醉(ES-1)强带的电泳图谱在品种间、品系间都没有差异;酯酶(ES-1)弱带型在不同品种间、及品系间具有统计上的差异,其遗传表达行为与性别有关。各品种间、及品系间的Tf相对含量、酯酶强带相对含量及其与鸭的各项肉用性能的关系无特定的趋向可盲。不同品种、不同品系间酯酶弱带图谱的统计上的差异与数量性状有关;ES-la型频数高的品种或品系,其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ES-1b型频数高的两个不同专门化品系(指父系和母系)杂交后代的杂种优势率最大.ES-1e型频数以麻鸭类型品种为高。  相似文献   
75.
对玉米毛82-2交系的16个姊妹系或姊妹种分别运用垂直板聚丙烯酸胶凝胶电泳方法分析过氧化物酶、酯酶同功酶,运用等电聚焦电泳方法分析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结果表明:在姊妹系间、姊妹种间、姊妹系与其对应姊妹种间,酯酶同工酸酶谱差异甚微,而过氧化物酶同功酶酶话有明显差异.对过氧化物酶同工酸酶谱,用等电聚焦电泳所得酶带比用垂直板聚丙烯酸肢凝胶电泳所得酶带丰富,故显示出的差异更明显。  相似文献   
76.
梨感染茎痘病毒后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其同工酶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当年生早酥梨幼苗接种茎痘病毒(SPV)后.从第4天开始测定其叶片的过氧化物酶及其同工酶。结果表明.梨感染SPV后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健康无毒植株.其增酶高峰期在7天左右;过氧化物酶的同工酶也发生明显的变化.接种SPV后.有些弱带比无毒健株提早出现。  相似文献   
77.
余铀 《南京农专学报》2002,18(1):51-53,62
简要介绍了生物波频效应的研究概况,通过引用有关文献和研究成果,初步阐述了信息生化原理与生物波频效应特点的联系,提出了应用生物波频效应进行信息生化研究的观点、核心问题、有关设想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8.
几个水稻同核异质雄性不育系育性遗传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分别以花粉可育率和田间结实率为指标,采用保持系(p1)×恢复系(p2)杂交组合的六个群体及P1、P2、F1、F2、B1(F1×p1)和B2(F1×p2),分别与不育系测交的方法,对三个同核异质雄性不育系的育性遗传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其结果表明:(1)恢复系为古223时,以花粉可育率和田间结实率为指标,D汕A、G汕A和W汕A三个不育系的雄性不育及其育性恢复均受两对独立主效基因的控制;(2)恢复系为IR24时,以花粉可育率为指标,D汕A和W汕A雄性不育及其育性恢复均受三对主效基因的控制,其中一对独立,两对连锁,交换值为25%;而G汕A的雄性不育及其育性恢复仍受控于两对独立主效基因。以田间结实率为指标,该三个不育系的雄性不育及其育性恢复均受两对独立主效基因的控制。  相似文献   
79.
西南地区立枯丝核菌菌丝融合群及其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川、滇、黔、藏的代表地区,采集植物及土壤样品812份,分离出具丝核菌特征的菌株361株。根据菌丝细胞宽度,细胞核数目等,鉴定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Kuhn)229株,双核丝核菌132株。将立枯丝核菌分离菌与已知融合群菌株分别配对进行菌丝融合试验,结果有207株分属于AG-1,AG-2,AG-3,AG-4,AG-5,AG-6,AG-77个菌丝融合群。其中AG-4频率最高(67.7),AG-1次之(22.7)。AG-6,AG-7为我国首次记录。还有22株不与现有已和融合群发生融合。立枯丝核菌在西南地区地理分布很广,寄主或基物种类多。在海拔300-3760m的高度范围及pH5-8的土壤中都有发现,但在300-1000m的高度,pH6-7.5及0-10cm的土壤中分布更丰富。季节变化对土壤中主要融合群的分布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0.
子叶与外施蔗糖对豌豆幼苗生长及插条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豌豆(PisumsativumLin.)种子播种在纯石基质中,于40μmolm~(-2)S~(-1)光强、16小时光周期和22℃恒温条件下发芽和幼苗生长。分别于播种后4—11天除去子叶。取11天苗龄的插条在水培营养液中诱导生根。结果表明:幼苗高度、第三节长度、鲜重及干重均随去子叶的时间推迟而显著增加,插条生根力随幼苗生长量的增加而提高。去子叶后幼苗外施蔗糖表明:第5天去子叶的,幼苗高度和第三节长度随蔗糖浓度升高而明显增加,但过高的蔗糖浓度(4.0%)显著降低幼苗第三节长度,插条根量在2.0%蔗糖的浓度下最高。第8天去子叶的,幼苗外施蔗糖的效果显著高于未施蔗糖的,但不同蔗糖浓度间差异不明显。第5天去子叶的插条根量在0.5—0.7%的蔗糖生根液中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但平均根长度以0.9%的蔗糖浓度最高。第8天去子叶的,插条根量在0.3%蔗糖生根液下最高,平均根长随蔗糖浓度升高(0—0.9%)而显著增加。本文就子叶与外施蔗糖对豌豆生长及插条不定根形成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