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9篇
  免费   324篇
  国内免费   137篇
林业   767篇
农学   286篇
基础科学   52篇
  85篇
综合类   2480篇
农作物   250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274篇
园艺   520篇
植物保护   1259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91篇
  2021年   172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295篇
  2011年   328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50篇
  2008年   298篇
  2007年   258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249篇
  2004年   306篇
  2003年   311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217篇
  2000年   185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捕食线虫性真菌的分离培养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自然界中的捕食线虫性真菌进行了分离和种属区分,并对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从土壤、粪便等材料中获得了2类活性较强的捕食线虫性菌株:即套捕型(hooping)捕食线虫性真菌和粘捕型(sticking)捕食线虫性真菌。主要的代表种类有3种。这些捕食线虫性真菌在捕食性结构分生孢子形态及某些生物学特性上有一定差异。套捕型捕食线虫性真菌代表种为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oligospara)和梨形指环菌(Dactylaria pyriformis),它们以菌环、菌网作为捕食性结构(器官),以套捕方式杀灭线虫幼虫。梨形指环菌可产生多量厚垣孢子(chlamyalospore)。粘捕型捕食线虫性真菌代表种为纺锤隔指孢菌(Dactylella ellipsospora)。可形成菌结捕食线虫性结构,以粘捕的方式杀灭线虫幼虫。结果表明:捕食线虫性真菌在土壤和家畜粪便中的分离率是40.41%;此类菌适合于生存在阴暗、潮湿、富含腐植质的环境中。在温暖季节时,采用0.4g/L玉米粉琼脂培养基(CMA)易于对其进行分离培养。  相似文献   
12.
1 注重非化学防治法 培育和栽植抗病虫性强的品种和无病毒苗木 ,通过加强栽培管理措施 ,增强树势 ,提高树体抗病虫能力。清理枯枝、落叶、病虫枝果 ,刮除老翘粗皮 ,集中销毁及树干涂白 ,消灭病虫源。秋末冬初 ,进行耕翻树盘 ,消灭土中越冬害虫 ,降低虫口密度。生长季通过地膜覆盖、果实套袋等 ,阻止幼虫出土为害和果实被害。利用某些害虫的群集性、假死性、趋光性、趋化性等行为 ,进行人工捕杀和黑光灯、糖醋液、性诱剂等诱杀。2 注重生物防治法2 1 利用害虫天敌 首先是保护好自然天敌 ,减少广谱性杀虫杀菌剂的用量 ,或在不影响天敌活…  相似文献   
13.
14.
本试验对捕食线虫性真菌菌种保存技术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在不同介质保存条件下,捕食线虫真菌分生孢子和菌丝的存活情况及其不是寄生性线虫的能力.结果表明:在设定的保存条件下,分别经过1周冷冻融化或2周反复冷冻融化,被保存的分生孢子接种于玉米粉琼脂培养基上能生长发育:在加入线虫第3期幼虫后,能生产捕食器,对虫体发挥捕食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斑啄木鸟及诱饵树防治桑天牛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两年对斑啄木鸟啄食桑天牛越冬幼虫的系统观察表明,在斑啄木鸟种群密度约为0.37 ̄0.55只/hm^2时,其平均啄食率可达24.71%,啄食高峰期在1月份。用栽植构树饵树诱杀桑天牛成虫的方法,两年后使试验林有虫株率下降了51.3 ̄84.8%,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 杨树溃疡病在我区4月上旬开始发病,全年有2次发病高峰,第一次在5月中下旬,此次发病率高,发病迅速,易造成幼树死亡,以后病势减缓。8月底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因此防治杨树溃疡病必须采取以预防为主,药剂防治为辅,抓住防治关键时期,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1 适地适树营造混交林。1.1 适地适树、选栽抗病树种。  相似文献   
17.
在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治中,化学防治是迄今为止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防治方法。由于化学药剂具有效果好、见效快、成本低、使用方便等特点,在将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仍将是控制病虫害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1 为害症状 成虫和若虫吸食植株汁液,造成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枯死。在寄主植物上分泌蜜露,引起煤污病,污染叶片或果实,降低果品质量,使其商品价值大大降低。还能传播寄主植物病毒病。2 发生规律 白粉虱在北方温室条件下,一年内可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化学农药的广泛使用,在控制有害生物的同时,有益天敌也遭到灭顶之灾,有害生物失去控制,造成暴发成灾。同时,由于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污染环境,破坏自然生态,农作物产品严重污染,农药残留居高不下,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因此,建立生态果园,利用有益生物控制有害生物是防治病虫害最佳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