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03篇
  免费   687篇
  国内免费   1125篇
林业   1645篇
农学   2331篇
基础科学   312篇
  1156篇
综合类   11848篇
农作物   1822篇
水产渔业   533篇
畜牧兽医   4421篇
园艺   2444篇
植物保护   1003篇
  2024年   166篇
  2023年   628篇
  2022年   711篇
  2021年   766篇
  2020年   702篇
  2019年   802篇
  2018年   427篇
  2017年   669篇
  2016年   741篇
  2015年   870篇
  2014年   1166篇
  2013年   1165篇
  2012年   1548篇
  2011年   1502篇
  2010年   1538篇
  2009年   1625篇
  2008年   1669篇
  2007年   1339篇
  2006年   1285篇
  2005年   1151篇
  2004年   873篇
  2003年   783篇
  2002年   600篇
  2001年   589篇
  2000年   513篇
  1999年   398篇
  1998年   365篇
  1997年   332篇
  1996年   369篇
  1995年   353篇
  1994年   301篇
  1993年   230篇
  1992年   316篇
  1991年   335篇
  1990年   271篇
  1989年   210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5年   3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10篇
  195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91.
以玉米自交系Mo17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EBR处理150 mmol/L NaCl胁迫的玉米幼苗,测定其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根系活力等指标,同时通过荧光定量PCR测定CAT酶基因和ZMPIP2-4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EBR处理后,玉米幼苗的POD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和根系活力增加,MDA含量降低。EBR处理浓度为0.1 mg/L时,可溶性糖、过氧化物酶和根系活力显著增加;EBR浓度为0.001 mg/L时,酶(CAT)基因的表达量有明显上升。EBR浓度为0.1 mg/L时,在生理层面可有效增加玉米抗盐胁迫的能力;0.001 mg/L时在基因层面可显著增加玉米幼苗抗盐胁迫CAT和ZMPIP2-4基因表达量。有效缓解盐胁迫的最适EBR浓度为0.1 mg/L。玉米幼苗抗胁迫基因表达后调控具体机理尚不清楚,需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992.
选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林校区校园内自然状况下生长良好的耐旱树种刺槐(Robin iap seudoacacia)、元宝枫(A cer truncatum)、沙棘(H ippophae rhamnoid es)、白榆(U lmus pum ila)、油松(P inus tabu laeform is)、白皮松(P inus bungeana)及中生树种女贞(L igustrum lucidum)、柳树(S a lix m atsud ana K o idz.f.pendu la)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它们3个季节内的木质部栓塞日变化规律及其与光照强度、大气温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生理生态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大气湿度和大气温度主要是通过对植物气孔运动、蒸腾作用和体内水分关系的调节对木质部栓塞起作用的;木质部栓塞是植物一天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平常事件”,与植物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它的发生和恢复可能是某些植物适应水分胁迫的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993.
樟树、檫树、闽楠种子的休眠和萌发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樟科Lauraceae3个属的代表性树种的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采集的樟树Cinnamoumcamphora(linn.)Presl、棕树Sassafras Tzumu(Hemsl.)Hemsl和闽楠Phoebe bournei(Hemse.)Yang的种子胚形态发育正常,除橡树种子外。樟树和闽楠种子的离体胚能正常萌发,在黑暗条件下,3个树种的完整种子于15~05℃温度范围内,无论恒温和变温均不能萌发,闽楠种子仅在光照下30、35℃恒温和30℃日/20℃夜变温中较窄的温度范围内能萌发,但发芽迟缓、过程长、萌发率低;3个树种的种子均具生理休眠特性,种皮透气性差和存在发芽抑制物质是樟树种子休眠的原因,低温(5℃)层积80d,不能完全解除休眠,在30℃日/20℃夜最适变温条件下,并给予适当光照,萌发率仅为41.00%;采用0.5%KNO3+0.10%GA3溶液浸种2h后低温层积80d,在光照条件下,萌发率可提高到74.00%;胚存在发芽抑制物质和种皮透气性差是引起檫树种子休眠的最初原因,经低温层积后,种皮防碍抑制物质向外渗透是种子不能完全解除休眠的关键因素,低温层积240d,在25℃日/15℃夜最适温度下,光暗中的萌发率仅为59.00%~54.00%,而采用4%H2O2+0.10%GA3溶液浸种后低温层积,萌发率可高达87.00%;种皮透气性差,发芽要求特殊的温度和一定的光照是闽楠种子休眠的原因,低温层积60d,在光照条件下,20、25℃恒温和30℃日/15℃夜变温适宜温度中,萌发率能达77.33%~85.33%.  相似文献   
994.
研究了UV-B(280~320 nm)辐射与酸雨(AR)单一和复合胁迫对白菜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UV-B辐射增强与酸雨的单一处理下,使白菜叶绿素含量降低、蒸腾速率减小,并且下降幅度受UV-B辐射强度与酸雨pH值的影响,在二者的复合作用下,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单一因子作用;对类黄酮含量的影响,UV-B辐射和酸雨单一因子下有一定促进作用,而且二者的复合作用促进的效果更加的明显.UV-B辐射增强与酸雨的复合处理在影响白菜的品质这方面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可能因为在植物体内合成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Vc是非常复杂的生化反应,影响因素很多,所以仅考虑UV-B辐射与酸雨这两个因素是不行的,这方面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调查和试验.  相似文献   
995.
肥料运筹对喀斯特山区覆膜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料运筹和覆膜措施是调控玉米生理特性和产量的重要措施.以肥料运筹和覆膜措施为重点,在栽培措施优化前提下,以优质高产玉米PZH-15为材料,研究分析了各肥料处理对覆膜玉米干物质的积累分配、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315 kg/hm2的施肥范围内,肥料能显著提高覆膜玉米植株的株高、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根系活力、叶片硝酸还原活性、叶绿素含量和籽粒产量;同时叶片中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干物质积累量、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等指标与覆膜玉米最终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在相同的栽培措施条件下,将施肥量从315 kg/hm2降至270 kg/hm2,植株的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根系活力、叶片硝酸还原活性增强,但处理间株高、叶绿素含量及籽粒产量无明显差异.在P 135 kg/hm2、K 203 kg/hm2、N 270 kg/hm2情况下,且于抽穗期深施追肥是协调养分总量供应与时段分配,是调控覆膜玉米产量与生理基础间矛盾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96.
甘蔗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柳  李杨瑞  李小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490-3492
从甘蔗脱毒技术、甘蔗组织培养防止褐变、甘蔗组织培养基的优化、甘蔗组织培养在遗传工程和抗性选育上的应用及生物反应器在甘蔗组织培养上的应用等方面论述了甘蔗组织培养的应用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997.
人工接种堆肥和自然堆肥微生物区系变化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徐大勇  黄为一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219-7220,7223
[目的]为了明确堆肥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的组成与变化,为堆肥工艺的优化和人工接种腐熟菌群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传统的平板培养技术研究了人工接种堆肥、自然堆肥微生物群落演变过程。[结果]传统培养方法显示两种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演变均呈"升高-降低-升高-降低"变化,堆肥整个过程中细菌数量占优势;人工接种NMF菌群增加了堆肥中微生物总体数量,丰富了微生物种群多样性,促进了堆肥菌群演替,堆肥腐熟时间缩短;接种NMF菌群能够提高堆肥纤维素分解菌、放线菌、氨化细菌、硝化细菌数量,减少堆肥反硝化作用,有利于纤维素、木质素等难降解物质的分解、转化为腐殖质,同时能够减少堆肥过程中氮素损失。[结论]研究堆肥过程中微生物区系的演变对于了解堆肥进程、优化堆肥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8.
水分胁迫对金光杏梅幼苗生长及其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金光杏梅盆栽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对其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各指标的影响,以期为金光杏梅的抗旱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提高,金光杏梅幼苗株高、叶面积、叶鲜重、叶干重、茎干重、根干重、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叶片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以及POD活性都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加重而明显升高;SOD活性在轻度和中度水分胁迫下上升,在严重水分胁迫下下降。  相似文献   
999.
在橡胶树种子催芽过程中,用NaCl、甘露醇、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模拟水分胁迫进行浸种处理,研究高渗液胁迫对种子活力指数、幼苗株高、茎粗和根冠比的影响,并比较室温(26~27℃)、低温(5℃)、高温(45℃)条件下幼苗的胁迫伤害表现。结果表明:高渗胁迫降低了种子活力、抑制了幼苗地上部分的生长(株高和茎粗),但对幼苗生物量和根冠比的影响因高渗液种类及浓度而异,主要表现在PEG以及浓度为0.15、0.20mol/L甘露醇浸种提高了根冠比,而NaCl降低根冠比;高温条件下,幼苗受害比低温、室温更快更大,表现在根系细胞膜质透性的急剧增加和蒽酮反应现象的出现,但不同高渗液种类间存在差异。甘露醇、PEG浸种处理幼苗根系细胞膜质透性急剧增加,并在胁迫6h时出现蒽酮反应现象,NaCl浸种处理幼苗根系细胞膜质透性的增幅较小,且在胁迫6h时无蒽酮反应现象,可能与其根部累积盐离子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解植物生长促生细菌CH1与CH2对黄瓜生长及品质的作用机制,采用种子催芽、温室盆栽与生理生化的方法,研究了其对黄瓜生长及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CH1与CH2对黄瓜种子萌发、根与植株的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根部与叶部中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减少,与品质相关的叶绿素、蛋白质、可溶性糖和VC含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