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39篇
  免费   395篇
  国内免费   668篇
林业   1847篇
农学   1440篇
基础科学   2801篇
  1280篇
综合类   12219篇
农作物   835篇
水产渔业   1284篇
畜牧兽医   4852篇
园艺   1611篇
植物保护   433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444篇
  2022年   552篇
  2021年   602篇
  2020年   564篇
  2019年   683篇
  2018年   310篇
  2017年   665篇
  2016年   728篇
  2015年   889篇
  2014年   1822篇
  2013年   1717篇
  2012年   2261篇
  2011年   2250篇
  2010年   1800篇
  2009年   1707篇
  2008年   1801篇
  2007年   1484篇
  2006年   1461篇
  2005年   1382篇
  2004年   1031篇
  2003年   1008篇
  2002年   601篇
  2001年   691篇
  2000年   481篇
  1999年   269篇
  1998年   229篇
  1997年   161篇
  1996年   147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2篇
  1977年   7篇
  1965年   7篇
  1957年   8篇
  195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提高LED植物生长光源的光照均匀性,提高光照强度,利用Tracepro光学仿真软件设计了红蓝白LED植物生长光源灯珠3种排布方式模型,对各排布方式分别设置了等间距排列和等差数列排列的组合方案,比较其均匀性及光照强度.仿真结果表明:不同排布方式和各排列组合方案对辐射照度和均匀性有一定的影响,双线排布在SA40处理下的光源均匀性高于其他处理方式.为了验证仿真设计的可靠性,基于仿真最优结果(SA40双线)制作LED植物生长光源作为试验组,CK30单线排布光源及传统LED白灯作为对照组,搭建6条光源组合照明平台,在150 mm受光距离下测量3组光源均匀性.结果表明:SA40处理下的红蓝白双线排布光源光照均匀性最好(88.93%),与仿真结果相符,说明其排布参数设计合理.  相似文献   
992.
许磊 《乡村科技》2020,(7):40-41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不论是农业生产技术还是农产品销售途径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在互联网时代,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农业部门必须做到与时俱进,积极融合互联网思维,运用互联网技术,改变农业生产模式,拓展和创新农产品的销售路径。同时,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弱项,也应结合互联网的各大优势进行弥补。本文深入探讨"互联网+"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析欠发达地区失地农民生计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推进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研究,为精准实现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提供政策参考.[方法]以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失地农民群体为研究对象,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及实地调查数据,采用BP神经网络及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人力资本和政策性因素对失地农民生计方式选择影响的边际效应.[结果]BP神经网络检验分类预测准确率达92.44%,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分类预测准确率为78.15%,且BP神经网络的AUC值显著高于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表明BP神经网络具有更好的拟合性能,能更有效地分析失地农民生计资本对其转移就业选择的影响及边际效应.因征地补偿所获得的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失地农民转移就业率;年龄对转移就业概率的边际效应呈倒U形,35岁以上失地农民的转移就业概率显著低于35岁以下群体,45岁以上失地农民的转移就业概率已低至0.5以下;欠发达地区教育水平仍是影响非农就业水平的关键因子,且高中以上教育水平对就业概率提升的影响显著.[建议]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增强职业技能培训;选取更合理的征地补偿措施,正确引导失地农民合理分配使用货币性补偿;完善失地农民劳动力市场体系,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就业扶持及保障措施,缓解失地农民提前退出劳动力市场的现状.  相似文献   
994.
笔者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整理与分析,阐述了常见不同耕作方式对主要粮食作物根系特性、光合效应、品质指标及产量的影响,分析了未来农业生产中进一步加强对耕作方式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指出今后农业生产中应在结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注重根据区域生态环境、土壤属性、作物种类及茬口类型选择适宜的耕作方式,试图为中国农业生产中耕作方式更加合理的选择与运用及作物产量的提高和耕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995.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投茶量(6 g、8 g)、冲泡水温(70℃、85℃)和冲泡时间模式(15 s-20 s-25 s、20 s-25 s-30 s和25 s-30 s-35 s) 3个影响因素对盖碗冲泡滇红工夫茶茶汤滋味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茶汤滋味醇度和浓度变化无明显规律,投茶量8 g,茶汤滋味易显涩;采用投茶量6 g、水温85℃、冲泡时间模式20 s-25 s-30 s方式冲泡的滇红工夫茶滋味品质较优;滋味总评分>80分的5个滇红工夫茶样9泡茶汤的水浸出物总量为10.61%~11.90%。  相似文献   
996.
李嵩  韩巍  张凯  依艳丽 《玉米科学》2020,28(6):101-106
通过连续3年大田试验,对旋耕、翻耕、深松3种耕作方式下的土壤物理性质、玉米根系分布和产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翻耕和旋耕相比,深松显著增加了玉米田土壤耕层厚度和降低了犁底层厚度。在中下层土壤,深松还降低了土壤紧实度和容重,改善了土壤的孔隙状况,有利于玉米根系向下生长,使得中下层土壤的玉米根系不仅更丰富,而且占总根系量的比例也更高,最终提高了玉米产量。本研究表明,深松耕作有利于改善辽西褐土区土壤结构和促进玉米生长。  相似文献   
997.
为了研究因子分析法在玉米生产试验中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探讨生产试验结果更全面科学的评价方式,使优良品种投入更高效的大面积栽培和推广,本研究对2018年田丰玉米品种联合体生产试验(中海拔组)6个参试品种(含对照种)在保山试点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及抗病性等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前2个公因子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73.33%,2个独立的公因子较真实地反映了所支配的7个性状及其相互关系。第一公因子主要包含生育期、灰斑病、穗腐病、小斑病和大斑病5个性状,称为生育期和抗病性因子;第二公因子主要支配了株高和穗位高,称为主要农艺性状因子。通过计算公因子得分,6个参试品种中,‘金禾880’综合得分最低,第一公因子得分最低,栽培生产中可适时早播;‘富华9号’综合因子得分最高,第二公因子得分最高,栽培生产中可适当降低株高穗位;‘金禾玉618’综合因子得分最佳,适宜在保山市中海拔区域大面积常规化种植和推广。因子分析法用于玉米生产试验的分析与评价是可行的,在栽培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实际生产中,可根据因子得分对各玉米品种采取具体有效的栽培措施,提高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98.
999.
为促进冀西北坝上高寒半干旱区旱地饲用玉米稳产、高产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于2016—2017年在农业部张北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野外观测试验站,进行了露地平作(ck),双垄沟覆膜、微垄覆膜、土下覆膜处理对饲用玉米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土壤水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丰水年,双垄沟覆膜处理效果最好,与露地相比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土壤蓄水量分别提高36.45%、70.24%、13.25%,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67.24%和87.66%;在欠水年,土下覆膜处理效果最佳,较露地增产71.31%,水分利用效率提高81.69%。双垄沟覆膜是寒旱区提高饲用玉米产量和高效利用降水的有效技术,土下覆膜则更适用于土壤贮水丰富农田的高水效生产。  相似文献   
1000.
以番茄品种罗拉为试材,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CK,定植密度33 300株·hm~(-2),留6穗果;T1,49 500株·hm~(-2),留4穗果;T2,66 000株·hm~(-2),留3穗果;T3,49 500株·hm~(-2),单株留2穗果与留6穗果相间;T4,66 000株·hm~(~(-2)),单株留2穗果与留4穗果相间,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留果方式对外保温覆盖大棚内番茄植株生长、产量、品质、群体微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T2和T1处理生育期平均温度、温度适宜度较高;T1和T3处理摘心前的叶片SPAD值显著高于对照;T1、T2处理的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VC、可滴定酸、可溶性糖、番茄红素等果实品质以T1处理最优。综合产量、品质以及大棚内的温湿度和光照适宜度,T1处理种植风险较小,是外保温覆盖大棚中较为合适的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