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3篇
  6篇
综合类   85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8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30例膦甲酸抗乙肝病毒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用膦甲酸对30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短程抗病毒治疗。用ELASE检测患者血清HBeAg阳性,用PCR方法检测患者血清HBVDNA阳性。经过治疗,血清HBVDNA阴转及HBeAg阳性。  相似文献   
42.
43.
基于干玉米秸秆与白菜尾菜的理化互补特性,详细研究了添加白菜尾菜对干秸秆贮存品质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添加甲酸对二者混贮品质的调控效果,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贮存过程中的微生物多样性。试验设置干秸秆单一贮存组(SE组)、干秸秆/白菜混贮组(ME组)和干秸秆/白菜混贮+甲酸组(FB组)3个试验组,(18±1)℃恒温密闭贮存60d,间隔30d分析有机组分含量、发酵品质及细菌多样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ME和FB组的干物质损失率和pH值均显著低于对照SE组(P<0.05),长时间贮存有利于降低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含量。与SE组相比,ME和FB组乳酸细菌多样性更为丰富,包含乳杆菌属、类乳杆菌属、肉食杆菌属、乳球菌属、片球菌属、肠球菌属等。肠杆菌属是贮存过程中的主要腐败菌,但60d时FB组中肠杆菌属丰度明显低于SE组。可见,废弃白菜与干玉米秸秆进行混合湿法贮存能减少干物质损失,调控发酵微生物菌群结构,加入甲酸能进一步优化木质纤维组分。  相似文献   
44.
甲酸乙酯生产过程中,光气过量约5%~20%,使用氯甲酸乙酯和乙醇混合物吸收尾气,通过调节反应温度、氯甲酸乙酯与乙醇配比、反应时间,吸收尾气制得的氯甲酸乙酯含量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45.
本试验旨在建立一种测定瘤胃液中甲酸、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和戊酸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样品选用湘东黑山羊和荷斯坦奶牛的瘤胃液,18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层清液。将上层清液与25%的偏磷酸按照9∶1(v∶v)的比例混合均匀,静置0.5 h后,4℃条件下18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过0.22μm滤膜,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以DB-FFAP毛细管柱进行分离,甲酸、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和戊酸在9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结果表明:这7种组分色谱峰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0.5%,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0%。甲酸、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和戊酸分别在0.8~121.0μg/mL、0.3~3081.0μg/mL、0.4~1165.2μg/mL、0.4~275.1μg/mL、0.2~543.0μg/mL、0.5~129.9μg/mL和0.4~271.5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达到0.998以上,检出限(3倍信噪比)在0.069~0.252μg/mL。山羊和奶牛瘤胃液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1.8%~103.8%和78.7%~95.2%。本试验建立的测定瘤胃液中甲酸以及其他6种挥发性脂肪酸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选择性强、样品用量少、操作简单,可为反刍动物瘤胃碳水化合物代谢及甲烷生成的相关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6.
28℃下利用三角瓶熏蒸法测试了甲酸乙酯和乙酸乙酯分别与辣根素原油以1∶9、2∶8、3∶7、4∶6、5∶5、6∶4、7∶3、8∶2、9∶1体积比的配方对赤拟谷盗成虫的联合毒力作用。结果显示,在大多数配比中,甲酸乙酯和乙酸乙酯均对辣根素原油均具有不同的显著增效作用。最佳配比均为6∶4,共毒系数分别为165.63和176.86。在两种药剂与辣根素混配比例为8∶2和9∶1时,均表现出拮抗作用,其中辣根素与甲酸乙酯的混配共毒系数分别为62.56、57.47,辣根素与乙酸乙酯混配的共毒系数分别为40.32、43.06。  相似文献   
47.
利用薄层层析方法对儿茶素合成途径中的二氢黄酮醇还原酶/无色花青素还原酶促反应产物儿茶素C进行初步分离,用香草醛显色法进一步定量。以建立该酶促反应产物的快速检测方法。采用薄层层析方法,对薄层层析展开剂配方、及薄层分离产物均进行了研究。该方法检测波长为500nm,展开剂最优配方甲醇:乙酸乙酯:甲酸=8:8:1.5,层析分离所得显色产物为儿茶素C。以儿茶素C为标样,线性范围为50~500μg/ml,加标回收率为91.0%~93.0%之间,RSD为3.39%。建立了薄层层析与香草醛比色法结合检测儿茶素C含量的体系,该体系能够快速测定茶叶中DFR/LAR酶反应产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48.
为探讨甲酸对麻叶荨麻(Urtica cannabina)发酵品质和青贮保存效果的影响,设置2,4,6mL.kg-1 FM共3个甲酸添加剂处理(分别为低、中、高水平),以不添加甲酸处理为对照,室温袋贮60 d后开封取样,测定其pH值、化学成分、体外消化率和乳酸含量,分析评价其发酵品质及保存效果.结果表明:无甲酸处理或添加2~4mL·kg-1甲酸青贮麻叶荨麻,其青贮品质和保存效果很差;添加高剂量(6 mL·kg-1)甲酸虽然同样未能生产出品质优良的青贮饲料,但显著降低了pH值、乳酸含量和氨态氮(P<0.05),有降低纤维组分的趋势(P=0.132; P=0.087),显著增加了干物质、可溶性糖含量和中性洗涤纤维体外消化率(P<0.05),有利于改善发酵品质和提高植物细胞壁利用效率.试验结果将为荨麻属植物及与之类似的高水分、高蛋白质牧草青贮技术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9.
威百亩,是一种白色结晶的甲胺衍生物,化学名称为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M etham -sodium ,分子式:C2H 4N N aS2)。它的常用剂型为介于黄色与琥珀色之间的水状溶液,国内主要的剂型为32.7% 水剂、35% 水剂和42% 水剂。  相似文献   
50.
由氢化诺卜基氯(RCl)与金属镁在乙醚中反应制得氢化诺卜基氯化镁(RMgCl),然后通入二氧化碳并经稀盐酸水解合成了氢化诺卜基甲酸(RCOOH)。在草酸催化下,将氢化诺卜基甲酸分别与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正戊醇和正己醇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氢化诺卜基甲酸的6种烷基酯,得率在85%以上,酯的GC纯度达98%以上,并对合成的酸与酯进行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1H NMR,13C NMR)与质谱(MS)分析,表征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