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56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598篇
农学   110篇
基础科学   1905篇
  51篇
综合类   3608篇
农作物   109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1264篇
园艺   150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363篇
  2022年   378篇
  2021年   382篇
  2020年   312篇
  2019年   436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432篇
  2016年   418篇
  2015年   289篇
  2014年   437篇
  2013年   528篇
  2012年   415篇
  2011年   402篇
  2010年   351篇
  2009年   310篇
  2008年   286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229篇
  2005年   231篇
  2004年   238篇
  2003年   267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51.
一、目前高职“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1.重概念及理论体系,轻营销实践。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一般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往往强调概念,重理论,强调理论体系和知识的连贯性,面对实践性较强的方法,技巧,策略不重视,致使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办很差。学生学习靠死记  相似文献   
52.
李豫温 《农村电工》2004,12(10):4-4
当前诸多的农村电工管理模式中,既能被基层供电管理部门认同,又能深受广大农村电工欢迎,同时又符合当前农电事业发展需要的管理模式,可谓是凤毛麟角。形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对农村电工管理的改革思想解放不够,陈旧的等级观念不能被打破,不愿突破农村电工非职业化管理的思维怪圈。笔者认为,新时期要适应农电事业的发展需要,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电工的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53.
陈伟中 《农村电工》2004,12(12):10-10
1指导思想通 过理论知识、业务技能的考试,年度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对农电员工实行动态组合聘用,以达到不断提高农电员工的综合素质,使农电公司内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用人机制,不断增强全体农电员工的进取心和责任心,全面完成县供电公司年度安全、营销、服务各项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54.
张涛 《农村电工》2004,12(12):14-14
一走进我局农电科,就能感受到浓浓书香气氛.一本本期刊整齐有序地摆放在桌子上、柜子里。这是局领导关心基层,为促进学习、提高干部职工业务技术素质所订阅的《农村电工》杂志。  相似文献   
55.
章德胜是福建省福州电业局下属的闽侯供电局廷坪供电所的一位普通农村电工。2003年闽侯供电局为贯彻国网公司、省电力公司、福州电业局《关于开展农村电工岗位知识及技能竞赛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开展了一系列的技能竞赛选拔工作。经过几轮激烈的角逐,章德胜脱颖而出,并于10月下旬代表福建省电力公司参加了在河南  相似文献   
56.
归属感不强。从劳动合同的角度来讲,农电工既不属于正式合同工,也不属于临时工,其主要身份仍然是农民,因此,其切身利益如工资、劳保、医疗、养老保险等没有比较适用的相关政策。目前,经济欠发达地区农电工的工资普遍在300~400元。虽然在管理上要求农电工应全职工作,但现实的收入、待遇和地位使这一管理要求很难  相似文献   
57.
郯电 《农电管理》2006,(3):35-35
为强化供电所电工组管理,完善用人机制,山东省郯城县供电公司针对当前农电工队伍思想不稳定等现象,在电工组用人机制上进行了试点改革。  相似文献   
58.
59.
通过对博士研究生特点的综合分析,在教学实践中强化三个主要环节,探索了适合博士生特点,反映课程要求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0.
讨论了目前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单一的现状,并分析其形成原因。文章以ESP研究关于需求分析的理论为依据,提出大学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需要,区别不同层次、不同程度、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而专门设置一系列大学英语课程。说明了设置个性化的大学英语课程的理由和好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