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38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139篇
林业   233篇
农学   168篇
基础科学   47篇
  52篇
综合类   2643篇
农作物   174篇
水产渔业   671篇
畜牧兽医   5233篇
园艺   368篇
植物保护   760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206篇
  2014年   501篇
  2013年   468篇
  2012年   772篇
  2011年   702篇
  2010年   628篇
  2009年   638篇
  2008年   647篇
  2007年   545篇
  2006年   488篇
  2005年   543篇
  2004年   422篇
  2003年   502篇
  2002年   390篇
  2001年   321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70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128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109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43.
南洋楹丛枝病的病原为类菌原体(MLO),存在筛管细胞内,MLO形态多为圆形、椭圆形,乃至不规则形。大小直径为120—500um,单位膜厚度6.5—8.0nm。病组织经Dience’s液染色后,筛管细胞不规则地染成深蓝色,健康组织不着色。病株经四环素或土霉素处理后,效果较为明显,症状减退或消失。  相似文献   
44.
家兔皮肤癣菌病病原鉴定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兔皮肤癣菌病,又称脱毛癣,是一种传播较快的皮肤传染病,不同品种及各种年龄兔都易感,人也易感。最近,江苏省郑州市某兔场在刚断奶的幼兔中,发现有的幼兔出现头部脱毛。结痂。间隔数日后病兔数逐日增多。母兔群也同样出现病兔。病兔脱毛部位扩大到背部及四肢等部位。在数十天内累计发现病兔267只,其中幼兔214只、成兔53只。同窝及相邻兔往往相继发病。病灶多见于头、颈、背、腹及四肢,常并发结膜炎。有的病例有隆起的痂结,常在病灶周围出现新的脱毛区。一般无体温、呼吸变化。1病原鉴定1.1直接镜检 取病兔患部与健康…  相似文献   
45.
牛海绵状脑病是国外最近几年新发现的一种疾病,又称疯牛病。本病是以脑灰质发生海绵状或海绵样变化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的慢性疾病。该病潜伏期长,死亡率高。迄今已知,自然界的传染性海绵状脑病不仅存在于绵羊、山羊、鹿及人,还发生于野生反刍动物。最近查明,在英国牛群中已发现有“痒病样疾病”并称之为牛海绵状脑病(Bovine SpongiformEncephalopathy.BSE)。为提供一些准确判定此病的理论依据,防止本病侵入我国,特将近几年国外对 BSE 的研究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46.
在养鲍过程中出现了多种疾病,已报道的主要病害原因有生物性病原引起的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和寄生虫病以及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下面介绍几种疾病及其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47.
48.
雏鸵鸟传染性法氏囊病病原分离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次报道雏鸵鸟传染性法氏囊病(IBD)。1998年5-7月湖南某鸵鸟场连续发生雏鸟死亡,经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雏鸵鸟IBD并分离到一株IBDV,经血清中和试验鉴定为血清Ⅱ型,对鸟不具有致病性,但可致鸡胚发生病变。  相似文献   
49.
在畜牧业日益向集约化和规范化发展的今天,各种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更显其重要性。由于越是密集饲养,动物互相接触的机会越频繁,病原微生物传播的速度也越快,一旦暴发传染病后,再采取措施,则为时已晚。在畜牧生产现场实行定期环境消毒,使动物周围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数量减少至最低  相似文献   
50.
仔猪黄痢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0~7日龄的仔猪。只要有一头发病.1~3日龄同窝仔猪发病率可达到95%以上,如治疗不及时.病死率可达到100%,发病率随着日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7日龄以上很少发病,本病带毒猪是主要的传染源,病菌由母猪排出,污染环境和用具,仔猪由消化道感染。仔猪黄痢如控制不好,将严重制约猪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