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76篇
  免费   334篇
  国内免费   352篇
林业   1384篇
农学   291篇
基础科学   32篇
  157篇
综合类   3237篇
农作物   331篇
水产渔业   614篇
畜牧兽医   864篇
园艺   265篇
植物保护   987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205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173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300篇
  2012年   418篇
  2011年   416篇
  2010年   375篇
  2009年   364篇
  2008年   448篇
  2007年   362篇
  2006年   313篇
  2005年   310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273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239篇
  1999年   183篇
  1998年   165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162篇
  1995年   165篇
  1994年   170篇
  1993年   129篇
  1992年   174篇
  1991年   135篇
  1990年   138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苏北射阳县大麦秋播前茬作物田蛴螬混合种群发生特点是 :前茬不同作物田蛴螬混合种群发生量差异明显 ,花生田 >大豆田 >玉米田 >山芋田 >棉花田 ;混合种群演替规律是 1973~ 1982年为高频重发生阶段 ,1983年以后进入轻发生时期。以棉花和花生的影响显著 ,其次是山芋和玉米 ,而大豆的影响较小。基于此 ,文末提出了蛴螬测报和防治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2.
天津地处渤海之滨,是我国北方大港——天津港的所在地,交通便利。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同世界各国间贸易往来逐年增加。多种储藏物品的调出、调入,一些仓库昆虫也随储藏物品的流动传播,加之部分农村储粮场所条件较差,防治措施不当,致使仓虫种类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23.
种群生存力分析及其在自然保护区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种群生存力分析(PVA)的定义、原理及其在自然保护区设计中的应用,讨论了种群分析法与分析模型在自然保护区设计中的应用问题。应用旋涡模型(Vortex Model)对关键种黄腹角雉种群生存力进行了模拟分析,并以模拟结果为例,重点探讨了在自然保护区设计中如何确定面积大小能满足关键种的保护需要以及如何进行功能分区等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24.
本文扼要、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大银鱼移植驯化的历史过程,以及在移植过程中发现阻碍大银鱼种群不能充分发展与种群不稳定的主要关键因素,骈提出了以生态学手段以早期保护与控制,使之朝着有利于大银鱼种群数量增长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5.
26.
27.
刺槐外斑尺蠖Ectropis excellens Butler危害刺槐、枣树及农作物,在河南省安阳市一年发生4代,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以蛹在树干周围1.5m的土层中越冬,翌年4月中旬羽化。鸟类、天敌昆虫等对害虫有较好的控制作用,防治措施为营造混交林、保护天敌、喷施灭幼脲等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28.
马鹿小群体近交程度分析与优化交配方案制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亲缘协方差法分析了哈尔滨市动物园马鹿种群的近交程度。从当前群体中区分出可繁公母鹿,估计每对公母鹿将生后代的近交系数,据此以后代的平均近交程度最小为目标,利用整数线性规划制订了马鹿种群交配方案,从而保证了未来鹿群具有较大的遗传变异。该方法亦可应用于其它动物小群体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29.
<正> 1 材料与方法1.1 群体及饲养管理以陕西省秦川牛场秦川牛保种群作分析对象。该场秦川牛保种群组建于60年代,已有30多年的保种历史。群体规模在年度间有一定波动,从1965~1990年期间母牛群平均每年在群61.1±17.8头。后备母牛主要靠自繁,迁入量甚小,后备公牛及繁殖公牛有相当部分由群外迁入(防止近交)。虽然该牛群为指定保仲群,但仍进行选育,选择性状主要是初生重、断奶重及毛色等。母牛的淘汰有多种原因,主要是空怀、不孕及疾病。另有部分母牛因生产性能低或缩群需要而被出售。1.2 种群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30.
对2005年1~12月在贵州省息烽县鼠情监测点捕获的258只小家鼠标本,以胴体重为指标,参照繁殖状况,用胴体重频次分配方法将小家鼠划分为4个年龄组,其划分标准为,幼年组(Ⅰ):胴体重≤6.49 g;亚成年组(Ⅱ):6.50~9.99 g;成年组(Ⅲ):10.00~13.49 g;老年组(Ⅳ):≥13.50 g。不同年龄组繁殖力差异显著,胴体重随种群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加,各年龄组胴体重与体重、体长、尾长均呈正相关性,且与体重相关性达极显著。研究认为,采用胴体重划分小家鼠年龄是可行的,方法简便,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