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7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7篇
  106篇
综合类   7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29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典型草原退化是草原演变的一个基本过程,但是由于其面积比较大,利用传统的研究方法已经变得不现实。本研究根据地形、地貌特征,选择具有波状高平原、坡地、低山丘陵区3种地形地貌的试验样地,通过GPS定位,对其每个样方进行连续3年测量,测出其植被盖度,借助Arc GIS空间分析模块对植被盖度进行克里格插值分析,得到植被盖度空间分布图,通过同期影像数据进行归一化指数的计算,确定其植被盖度,将计算结果与插值结果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得到的2011—2013年3类不同样地分析结果,相似率都为90%以上。基本上验证了通过遥感数据计算植被盖度来推演草原退化规律的正确性,提出了基于遥感数据监测典型草原植被盖度演变趋势的方法。  相似文献   
32.
通过对飞播草地进行定位观测、统计分析,证明飞播草地植被处于明显的演替变化之中,其演替方向是向着原生植被方向进行的,其中飞播牧草生长的高度、盖度、产量动态呈凸形曲线型演替,频度逐年减小,呈直线型下降,而原生牧草其高度、盖度、产量、频度都呈直线型上升,飞播草地产量高峰出现在第三-五年,可利用年限为五-七年。根据植被演替动态,草地应进行合理利用,适时改良和更新。  相似文献   
33.
不同砾石盖度戈壁床面动力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野外车载移动式风洞,对莫高窟顶不同砾石盖度戈壁床面的动力学特征进行了实地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砾石盖度直接决定戈壁床面的粗糙元数量和分布状况,进而影响近地表风速廓线、摩阻速度、床面粗糙度和剪切力;随着风洞进口指示风速的增加,摩阻速度呈线性递增,而动力学粗糙度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相同高度,随着砾石盖度的增加,近地表风速逐渐降低,而摩阻速度、动力学粗糙度和剪切力呈线性增加;当床面盖度增加至35%时,动力学粗糙度达到0.30 cm,摩阻速度相应提高到0.93 cm/s,床面剪切力增加至1.11 N/cm。  相似文献   
34.
吴楠  张元明  潘惠霞 《干旱区研究》2012,29(6):1032-1038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衣结皮对放牧踩踏干扰及其所引起的生境异质性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研究表明:① 放牧踩踏干扰主要集中于结皮层(0~5 cm),随机调查的样方中,90%的样方干扰率均低于30%,生物土壤结皮(BSCs)破损尚处于较安全的范围;② 放牧踩踏干扰降低了BSCs总盖度,不同类型的结皮对践踏干扰的反应具差异性,其中,真菌-藻类共生形成的地衣结皮与干扰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干扰率>30%的样方中,抗风蚀能力较强的苔藓结皮、地衣结皮盖度均显著低于未受干扰样方,地衣共生体的破坏导致真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③ 有机质、土壤容重等土壤理化指标均与干扰率呈负相关,干扰率>30%的样方中各指标均低于未受干扰样方。其中,土壤容重是对放牧干扰比较敏感的指标,与地衣结皮盖度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流沙盖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35.
云南杨梅灌丛生物量的分配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云南省主要分布区云南杨梅生物量分配特征及计算模型,不仅对保存该物种多样性有重要意义,还对正确评价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和碳交换具有重要价值。为了探明云南杨梅灌丛的生物量,采用标准样地调查法和样方收获法,对云南省23个样地的云南矮杨梅灌丛生物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样地每个5 m×5 m样方的云南杨梅生物量为(13.95±12.99)kg;云南杨梅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大小依次为根>茎>叶;云南杨梅的盖度与其根、茎、叶生物量及总生物量之间有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p<0.001),均以多项式模型预测的结果为最佳,以盖度预测云南杨梅总生物量的计算公式为:y=1.015x2-55.127x+1846.3(R2=0.3872,p<0.001);土壤含水量和云南杨梅生物量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说明其更适合在较干旱土壤中生长。  相似文献   
36.
利用郑州市 TM 卫星影像相并波段数据,研究郑州市的地表亮温和 NDVI 植被指数与植被盖度情况,发现该市相对亮温等级以弱热岛和中等热岛为主,绿岛面积仅占16.44%,且主要分布在郑州市防风固沙林面积较多的东部区域、森林面积较多的西南山地及沿黄河湿地地带,进而提出科学合理布局城市林业,防止并减缓“热岛效应”的林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7.
在过去几十年中,新疆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林业系统功不可没。自新疆建立第一个保护区以来,已有38个不同类型的保护区分布于全区各地,不但保护了很多珍稀、濒危物种,还有效地保护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使濒临灭绝或消失的一些动物种群得以明显地恢复,植被的盖度明显增加,受损生态系统趋于稳定和改善。  相似文献   
38.
为了研究长江源区植被盖度变化对高寒草甸蒸散过程的影响,在长江源区选择坡向、坡型和坡度趋于一致,植被覆盖度分别为92%,65%和30%的高寒草甸建立天然观测场,采用小型蒸渗仪称重法观测计算不同覆盖条件下的高寒草甸蒸散量,分析了不同时期蒸散的动态变化特征和主要驱动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长前期,随着植被盖度降低,高寒草甸蒸散量呈增加趋势;而在生长期、生长后期和冻结期,随着植被盖度降低,高寒草甸蒸散量呈减小趋势,且盖度变化对生长期蒸散量的影响尤为显著。不同时期主导蒸散变化的因子存在差异,热量因子在生长前、后期起主导作用,而在生长期起主导作用的是水分因子。  相似文献   
39.
1981-2006年藏西北地区草地植被盖度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长期遥感数据和地面实测数据,以植被盖度为例,监测了藏西北地区牧草长势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藏西北地区草地植被盖度不高,多年平均值仅为27.2%。1981-2006年,藏西北地区大部分区域(约占草地总面积的60.7%)高寒草地植被盖度年际变化属于正常波动范围;显著降低区域约占总面积的3.6%,主要分布于植被盖度相对较高的东南部地区;植被盖度显著增高区域约占35.7%,主要分布于植被盖度相对较低的中部和北部地区。在整体上,藏西北地区草地植被平均盖度略有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立地因子和植被盖度对小流域玉米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的影响,可为流域植被种植结构优化调整和作物合理空间布局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中庄小流域旱地玉米为对象,在2021年生长季中期采用土钻法获取200 cm深的土壤含水量,并分析了坡向、坡位、盖度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小流域玉米土壤含水量平均为11.93%,其中,川地土壤含水量平均为13.97%,显著高于梯田。小流域玉米盖度平均为0.39,川地盖度为0.45,显著高于梯田;在梯田玉米中,阳坡盖度显著高于阴坡,下坡位显著高于上坡位;随盖度增加,川地玉米土壤水分呈降低或先下降后稳定的变化,梯田阴坡上坡位呈升高趋势,阳坡上坡位呈降低趋势,其他坡位变化不明显。阴坡土壤水分高于阳坡,上坡位高于下坡位,两者间差异不显著;当盖度为0~0.3,0.3~0.6时,上坡位土壤水分高于下坡位,盖度为0.6~0.9时,下坡位高于上坡位。随土层加深,小流域、川地、梯田、不同盖度、不同立地土壤水分大致均呈先微弱变化、再迅速升高、后逐渐稳定,且大多数均属中等变异性。[结论]中庄小流域旱地玉米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明显,且盖度、坡向、坡位对土壤水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