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6篇
林业   186篇
农学   164篇
基础科学   12篇
  75篇
综合类   991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196篇
园艺   384篇
植物保护   4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3年   2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木本茵陈菊盆景生产关键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茵陈与各色小菊嫁接亲和的原理,阐述了通过茵陈组培育苗、科学养桩、适期上盆、适期嫁接、合理修剪、激素控高、花期调节、提根造型几个关键技术环节进行木本茵陈菊盆景生产的原理.  相似文献   
62.
本试验旨在研究2%菊糖溶液对雏鸡球虫病的防治作用。试验选用了1日龄的黄羽肉鸡50羽,平均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C组),饮用自来水;菊糖对照组(IN组),于8日龄饮用2%菊糖溶液至30日龄;菊糖预防+接种球虫组(IM组),于8日龄饮用2%菊糖溶液至23日龄,并于23日龄接种球虫;菊糖治疗组+接种球虫组(TR组),于23日龄饮用2%菊糖溶液至30日龄,并于23日龄接种球虫;接种球虫对照组(INF组),于23日龄接种球虫。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2%菊糖溶液饮水对球虫病的预防与治疗效果都不明显,但可以明显减少血便。2%浓度菊糖溶液可以适当提高鸡的相对增重率,但对免疫器官指数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3.
二氯菊酸光学纯度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以 2 ,6 -二 -O-戊基 - 3-O-丁酰基 -β-环糊精作手性固定相制成的毛细管手性柱 ,用气相色谱法在 120℃成功地分离了外消旋二氯菊酸甲酯对映体 ,其中对顺、反外消旋二氯菊酸甲酯对映体的手性分离因子分别达到 1.03和 1.04 ,均大于测定光学纯度 (e.e.% )值所要求的 1.02。测定了 4种手性二氯菊酸甲酯的光学纯度 ,方法简便易行 ,可用于二氯菊酸的光学纯度测定  相似文献   
64.
硫横苯丁锡混合悬浮剂中苯丁锡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样品用二氯甲烷提取后,经薄层分离去除干扰,用硫酸 硝酸 过氧化氢消化,使苯丁锡转化成四价锡,以邻苯二酚紫-N-溴代十六烷基吡啶作显色剂,在波长660nm处进行比色测定,其标准偏差为0.04445,变异系数为0.87%,重现性好,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61%。  相似文献   
65.
菊杀混剂对桃蚜抗生发展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田采桃蚜(Myzuspersicae(sulzer),在室内饲养若干代后分对照种群(CK),氰戊菊酯种群(Fe),杀螟硫磷种群(Su)和菊杀种群(Fs)等四个种群,除对照种群接受清水喷洒外,其它种群分别用氰戊菊酯,杀螟松,菊杀混剂进行室内行汰选培育,经过14次汰选后,对照种群对以上三种药液的敏感性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而Fe种群对氰戊菊酯的抗性提高了近53倍,Su种群杀螟硫磷的抗性提高11倍,Fs  相似文献   
66.
 从安徽省药菊产区大面积受害显花叶症状的菊花上分离到-株病毒分离物(代号Chm-91)。Chm-91经人工接种能侵染10科30种植物;还可通过桃蚜(Myzus persicae)、萝卜蚜(Hyadaphiserysimi)和菊小长管蚜(Macrosiphoniella sanbornic)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播。18种感染的植物种子不带毒;Chm-91致死温度65℃~70℃,稀释限点10-2~10-3,体外存活期4~5天。Chm-91粒体球状,直径约30nm;病组织超薄切片可见堆集状内含体。该分离物与番茄不孕病毒(TAV)抗血清呈阳性反应。Chm-91的标准紫外吸光度(A0.1% 260)为4.78,A260/A280比值为1.73;粒体平均分子量为1.835 X 106道尔顿,沉降系数为97.5 S;外壳蛋白由相同的亚基所组成,各亚基含236个氨基酸,亚基的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25100(25K)和5.2;核酸类型为单链RNA,在粒体中的含量是16.9%,有四种大小不同组份,碱基百分比中鸟嘌呤(G)为23.3,腺嘌呤(A)为27.3,胞嘧啶(C)为19.4,尿嘧啶(u)为29.6。#br#根据上述生物学性状,血清学反应,粒体形态及理化特性等。作者认为该分离物隶属于TAv或者它的一个株系。这是为害药菊的一种病毒在我国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67.
几种中国野生菊的染色体组分析及亲缘关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33,自引:6,他引:27  
通过对不同倍性的几种中国野生菊之间杂种F1减数分裂期染色体的配对分析,对它们的亲缘关系和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观察到甘菊(Dendranthema lavandulifolium)和菊花脑(D.nankingense)是两个亲缘关系较近、但已发生了某种程度分化的二倍体;南京野菊(D.indicum)和尖叶野菊(D.indicum var.acutum)是含有相同染色体组的异源四倍体,毛华菊(D.sestitum)为异源六倍体,它们在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均能较好地配成二价体构型。尖叶野菊(4x)与菊花脑(2x)、南京野菊(4x)与毛华菊(6x)的F1,染色体配对构型分别接近于9Ⅰ 9Ⅱ和9Ⅰ 18Ⅱ,表明菊花脑或其近缘种是尖叶野菊染色体组之一的供体,南京野菊或其近缘种是毛华菊两个染色体组的供体。本文还对这几种菊属植物的演化过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8.
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是原产我国的传统名花,距今已有3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切花菊(Chrysanthemum cut-flower)是菊花栽培的一个类别,是我国五大切花之一,是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切花,在日本尤以其花型独特,气味清香,深得人们喜爱,广泛应用于花束、祭祀等各种场合,在日本每年菊花的消费量始终稳定在20亿枝以上.  相似文献   
69.
切花菊14个品种的核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畅  陈发棣  赵宏波  房伟民 《园艺学报》2007,34(5):1235-1242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不同花序类型、不同花色的14个切花菊品种进行了核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1)间期核均为复杂染色中心型,前期染色体属于中间型。(2)体细胞染色体在品种内和品种间均呈现多数目性,染色体数变动范围在48~56之间,以54条为主。(3)核型呈现多样性,由中部、近中部和近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神马’、‘小红娘’、‘九月黄’和‘小菊双色’有1或2条随体染色体;染色体相对长度为2.04%~5.26%;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2.39%~67.32%;‘长紫’、‘意大利红’、‘小红娘’和‘阿里格斯’核型类型为“2B”,其它品种为“2A”型。(4)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除‘清露’外均正常。基于观察结果分析了切花菊核型多样性及进化趋势。  相似文献   
70.
广州不少公园举办大型菊展,分设品种菊、造型菊、大立菊、案头菊、悬崖菊、塔菊展区,展品以园林部门培育扎制为主,各厂矿、机关、学校,也有不少展品送展,供内行专家评品和广大市民游客观赏,优胜者获奖。现将笔者历年来在广州文化公园和中山孙文纪念公园所摄大立菊、造型菊图片,简要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