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6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38篇
农作物   2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 对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 ORFV114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转录动力学、真核表达及亚细胞定位研究。【方法】 使用DNAStar软件对ORFV-JS株ORFV114基因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分别使用在线网站ExPASy、TMHMM-2.0、SignalP-5.0、SOPMA、SWISS-MODEL对ORFV114蛋白进行理化性质分析,以及跨膜区、信号肽、结构预测;在阿糖胞苷(cytarabine,Arac)存在或不存在的情况下,于ORFV感染HeLa细胞后多个时间点收获细胞,RT-PCR扩增ORFV114基因,确定ORFV114蛋白的动态转录水平;PCR扩增ORFV114基因,将其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中,构建pEGFP-ORFV114重组质粒,经酶切、测序鉴定正确后,经脂质体Lipofectamine 3000瞬时转染HEK293细胞,通过Western blotting鉴定ORFV114-EGFP融合蛋白的表达;将pEGFP-N1质粒和pEGFP-ORFV114重组质粒瞬时转染HeLa细胞,24 h后使用Hoechst 33342对细胞核染色,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ORFV114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结果】 ORFV-JS株ORFV114基因大小为1 041 bp,在ORFV毒株中高度保守;ORFV114蛋白包含346个氨基酸,预测分子质量大小为38 ku;ORFV114为弱亲水性不稳定蛋白,无跨膜区域,无信号肽;其二级结构由无规则卷曲、α-螺旋、延伸链和β-转角组成,分别占45.09%、25.14%、21.68%和8.09%;在Arac存在或不存在的情况下,ORFV114的转录在ORFV感染后2 h即可被检测到,且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转录水平不断提高,即Arac并未抑制ORFV114转录,ORFV114为ORFV早期基因;成功构建了pEGFP-ORFV114重组质粒,ORFV114-EGFP融合蛋白在HEK293细胞中成功表达,融合蛋白大小约65 ku;ORFV114蛋白主要定位在HeLa细胞的细胞质中且呈点状分布。【结论】 本研究成功地对ORFV114蛋白进行了转录动力学分析、真核表达及亚细胞定位,为进一步探索ORFV114蛋白功能及筛选互作蛋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2.
不同播种期与播种密度对水稻秀水128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确定秀水128适宜的播期和栽种密度。[方法]设计4个播期和3个栽种密度,研究不同播期和栽种密度对秀水128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最高苗数、有效穗数、成穗率随播期推迟而增加,结实率随播期推迟而先增加后减少,千粒重以播期6月5日的最高(24.7g),产量也以播期6月5日的最高。最高苗数和有效穗数随栽种密度增加而增加,成穗率随栽种密度增加而减少,产量以栽种密度13.3cm×20.0cm的最高。播种期对秀水128产量的影响比栽种密度大。[结论]在土壤肥力中等条件下,产量以6月5日播种,6月30日移栽,栽种密度20cm×20cm的最高,其次是6月15日播种,7月10日移栽,栽种密度13.3cm×20.0cm的处理。  相似文献   
73.
"秀水110"是嘉兴市农科院用"天杂59×丙5913"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粳新品种,2002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1999年引入湖州市试种,经连续两年品比试验和大区对比及生产性试验示范,具有穗型大、结实率高、丰产性好、米质优、适口性佳、抗逆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74.
通过对秀水37等短生育期品种的温度、光照及生育期等特性的研究,确认该类品种的温光特性与晚粳稻相似,全生育期与中粳稻相似,属于晚粳品种中新类型。该类型移栽时的秧龄短(20~25d)、叶龄低(5叶左右)、秧身矮(约25cm),宜浅插以利发根和防止败苗。另外,该类品种的秧龄弹性大,较耐迟栽,且齐穗期早而稳定(9月18~22日)。在本田期它们的分蘖叶位比晚粳稻多0.4~1.1个,植株矮壮,叶片上举、厚而挺,能充分利用光能。种植3年来,早栽亩产超500kg,迟栽比晚粳稻增产5%以上,且稳产性好。文中,作者还根据大面积高产实践,针对秀水37品种特性,对应掌握的配套栽培技术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75.
秀水114”系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粳新品种。青浦区于2006年引种,经试种,该品种表现为丰产性好、米质较优、生育期适中,综合抗性好,适宜青浦及上海郊区作单季晚稻种植。其栽培技术要点为适时播种,合理密植,采用平衡促进施肥法和好气性水浆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76.
周国强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9):67-67,112
秀水33是嘉兴市农科院育成的常规晚粳稻品种,具有优质、高产、生育期适中、抗倒性强等优点,2006、2007年分别通过上海市和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适宜在上海、浙北及相似生态晚粳稻区作单季直播稻种植。2006年在濮院镇开展直播栽培试验示范以来,表现出熟期适中、耐肥抗倒、抗稻瘟病,米质优特点。其直播栽培技术为封杀草害、适期早播、增施穗肥、干湿交替水浆管理,综合防治病虫害等。  相似文献   
77.
范国灿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0):1788-1790
通过在舟山市定海区开展“3414”肥效试验,对晚稻秀水134的肥料运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三元二次方程拟合肥料效应效果很好,在生产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较高的可信度,拟合的效益每667 m2最佳施氮(N)量为13.63 kg,最佳施磷(P2O5)量为4.88 kg,最佳施钾(K2O)量为5.88 kg,在此条件下的理论产量为585.6 kg。用一元二次方程拟合的效益每667 m2最佳氮(N)、磷(P2O5)、钾(K2O)肥料用量分别为15.2、4.8和5.2 kg。综合生产实际,推荐氮(N)、磷(P2O5)、钾(K2O)肥料每667 m2用量分别为13.63~15.20、4.8和5.2 kg。  相似文献   
78.
晚粳稻秀水114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秀水114是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研究所、嘉兴市农作物高新技术育种中心杂交选育的单季常规中熟晚粳稻品种。表现丰产稳产,熟期适中,株叶形挺,穗数较多,生长清秀,抗稻瘟病,米质优等特点。2009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北及类似生态地区作单季晚稻种植。现将秀水114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9.
【目的]为明确浙北稻区直播单晚水稻的适宜播期和播量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常规中熟晚粳秀水09为试材,在桐乡市龙翔街道和乌镇针对不同播期和播量开展研究,分析播期和播量对生育特性、穗粒结构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播期和播量对苗峰出现期、齐穗期、成熟期以及株高、总叶龄均有明显影响。随着播期的推迟和播量的增加,有效穗数增加,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显著减少,千粒重也略有降低,产量下降明显。[结论】秀水09作当地直播单晚栽培的最佳播期为5月底至6月初,最佳播量为30.0~37.5kg/hm^2。  相似文献   
80.
以橡胶树93-114、RRIM600品系幼苗的叶片为材料,以过氧化物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的酶谱带数量与活性的动态变化为依据,系统研究它们对低温、变温以及多效哇(PP_(333))的效应,结果表明,室温下2个品系之间同工酶谱带数量均不同;RRIM600品系比93-114品系敏感;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比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敏感。比较不同条件下诱导呈现的新的同工酶带,发现PP_(333)在常温下诱导呈现的新的同工酶谱带,与低温、变温条件下所呈现的新的同工酶谱带的位置(Rf值)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