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6篇
  11篇
综合类   143篇
农作物   39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夏玉米由于麦田套种和抢茬直播,基肥一般不施用,种肥用量也不足,因此合理追肥至关重要.追肥应严把以下三道关. 一、把好追肥方案关 根据产量水平、地力条件选择相应的追肥方案.①高产田,地力基础好,追肥数量多,最好采用轻追苗肥、重追穗肥和补追粒肥的追肥方法,即苗肥用量占总追肥量的30%,穗肥占50%,粒肥占20%.  相似文献   
22.
不同叶龄期追施穗肥对杂交中粳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施纯氮300 kg/hm2、基蘖肥:穗肥=6:4的条件下,以杂交中粳稻徐优403、Ⅲ优98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叶龄期等量追施穗肥对其产量、物质生产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龄余数4、2时等量追肥产量最高(徐优403、Ⅲ优98分别为10 059.0、10 750.5 kg/hm2),显著高于叶龄余数5、3和3、1时等量追肥的处理;叶龄余数4、2时等量追肥能够有效地增加抽穗—成熟期干物质的积累,最终获得较高的生物学产量;适当推迟追施穗肥可有效改善杂交中粳稻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营养及蒸煮品质.  相似文献   
23.
以水稻品种盐丰47为材料,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探讨了氮素穗肥不同施入时期对滨海盐碱地水稻生育、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倒4叶施入促花肥(N:37.67 kg/hm2)、倒2叶施入保花肥(N:16.15 kg/hm2)可提高水稻茎蘖成穗率、单位面积收获穗数及颖花量,提高水稻齐穗期群体高效叶面积指数、剑叶叶绿素含量以及剑叶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改善群体质量,促进干物质产量、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占籽粒产量百分比的增加。获得单产9.32 t/hm2,氮肥利用率达到37.4%。  相似文献   
24.
25.
穗肥施氮量和结实期遮光通过改变灌浆结实期植株营养和叶片光合影响水稻产量.以淮稻5号、南粳9108为材料,设置3种穗肥施氮量处理和结实期2种光照处理,研究穗肥施氮量和结实期遮光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穗肥施氮量的增加,结实期2种光照处理下水稻产量均表现为先增后降的趋势.结实期遮光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6.
2020年在湖北省洪湖市开展了甜玉米大喇叭口期叶面喷施舍腐植酸水溶肥替代同期撒施尿素作穗肥的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意菲乐处理和撒施尿素处理的有效棒穗占比分别为90.4%、83.9%,相比清水空白对照增产率分别为8.99%、4.00%,凸尖比例分别为10.0%、50.0%,亩增效益分别为147、4...  相似文献   
27.
针对目前吉林省水稻生产实践中存在的氮肥施用过多、大头肥、氮肥利用率低等问题开展本试验研究。氮肥的基肥、蘖肥、穗肥比例设置了3∶5∶2和3∶4∶3的2个处理;另设置了不施氮肥的空白处理。结果表明,在总氮量150 kg/hm~2水平下,增施10%穗氮肥可增加穗数、穗粒数、成熟度和千粒重,增产13%;同时对稻米含氮量和叶龄进展没有明显影响。因此,增施穗氮肥是一种增产增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8.
试验以宜香481为材料,在当地常规施肥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时期等量追施穗肥对其产量的影响及灌浆期干物质和氮、磷、钾元素的积累情况,探讨最佳施用穗肥的生长时期。研究结果表明:在第二次枝梗及颖花原基分化期(穗分化3期)与花粉母细胞成熟期(穗分化5期)下分别施用一半穗肥,单产最高,各产量构成因素达到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29.
以杂交中稻组合II优498为材料,在三角形强化栽培(TSRI)条件下,研究3种晒田强度(0~20 cm土壤相对含水量为80%±5%、60%±5%和40%±5%,分别记为W1、W2和W3)和3种穗肥运筹(晒田复水后第1、8和15天施用第1次氮素穗肥,分别记为S1、S2和S3)对灌浆结实期水稻光合生产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晒田程度和穗肥运筹对水稻光合生产、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转运和利用和产量的影响存在显著互作效应,且晒田影响最为显著,氮素穗肥运筹次之。轻度晒田(W1)复水后第1天施用第1次氮素穗肥会降低抽穗后15 d和30 d的群体光合和有效穗数,推迟至复水后第8天或第15天施用第1次氮素穗肥可以提高抽穗后15 d和30 d的群体光合、收获指数和氮素稻谷生产效率;中度和重度晒田(W2和W3)复水后第1天和第8天施用第1次氮素穗肥可以提高孕穗期和齐穗期剑叶Pn和抽穗后15 d和30 d的群体光合、干物质积累、籽粒产量及构成指标、稻株氮素积累与利用。经过分析比较得出,TSRI模式下W2S1为晒田强度和穗肥运筹的最优组合,产量达到10.96 t ha-1。  相似文献   
30.
一、中期管理。中期是指从穗轴分化到抽穗的整个穗分化时期,约1个月。1.水分管理。穗分化期是水稻一生中对水分最为敏感的时期,也是生理需水最多的时期。此期缺水会导致植株体内水分失调,光合作用下降,颖花退化,结实率和产量下降。因此,一定要保住水层,采取浅水勤灌。长势良好、土壤通透性好的田块,通过间断小落干方式,供给土壤氧气,即灌溉1~2次水落干1~2天;地下水位高的田块及烂泥田、深脚田等,要疏通排水渠道,尽量降低地下水位,增强土壤通透性。2.肥料管理。必须适时施足穗肥穗肥分为枝梗分化肥、颖花分化肥和减数分裂肥,或分为早穗肥、中穗肥和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