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7篇
林业   98篇
农学   186篇
基础科学   56篇
  58篇
综合类   1073篇
农作物   210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176篇
园艺   80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抽穗扬花期温度对红米花粉育性·结实率及其粒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红米品种的花粉育性、结实率、粒重对温度的敏感性。[方法]用6个井冈红米为材料,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研究了孕穗期、抽穗扬花期温度对花粉育性、结实率和粒重的影响。[结果]开花前3 ̄8d是水稻花粉育性对温度的敏感时期,当日最高气温达35℃以上时,花粉育性明显降低;开花当天高温是引起结实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当开花当天日平均温度高于31℃时,结实率明显下降;开花后1~10d是水稻粒重对温度的敏感时期,当日平均气温达31℃以上时,粒重明显降低。[结论]在6个红米品种中,红米3号结实率较高,平均为71.10%,且结实率对高温的稳定性较好;粒重较大,平均千粒重为21.30g;产量高。该品种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2.
饲料用米曲霉酸性蛋白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米曲霉酸性蛋白酶的纯化技术以及催化特性,为米曲霉酸性蛋白酶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丙酮沉淀,DEAE—Sephadex A-50柱层析方法分离纯化了米曲霉酸性蛋白酶,以酪蛋白为底物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结果表明:纯化倍数达到20.77;该酶最适pH值为6.0,最适温度为45℃;Fe^2+、Mg^2+对该蛋白酶的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Mn^2+、Cu^2+对该蛋白酶的活性有明显的激活作用。该蛋白酶Km=4.704mg/ml,Vmax=22.27μg/min。[结论]米曲霉蛋白酶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3.
曹杏芝  陈珊珊  方俊 《现代农业科技》2009,(22):310-310,315
以猪血为底物,对米曲霉所产蛋白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以进一步提高米曲霉B60发酵猪血的性能,为其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用硫酸铵沉降法所得粗酶粉的中性蛋白酶酶活力高达166 857.13U/g,碱性蛋白酶酶活力为13 142.857U/g;该酶酶解猪血的最佳加酶量为0.4g,最佳酶解时间为8h,最适酶解温度为40℃,最适酶解pH值为10。  相似文献   
74.
米槠叶凋落物分解及养分释放对模拟N沉降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原位分解研究三明格氏栲保护区内米槠叶凋落物的分解及其对模拟N沉降的响应。结果表明:高氮(HN)、中氮(MN)、低氮(LN)和对照(CK)4种处理的米槠叶凋落物的分解都呈先快后慢的变化趋势,分解速率为CKMNLNHN,添加N对米槠叶凋落物的分解起到了抑制作用。在监测期(720 d)内,MN处理(10 g·m-2·a-1)对分解速率影响较小,N含量太高(15 g·m-2·a-1),负作用增强,高于10 g·m-2·a-1的N沉降会显著抑制木质素的分解释放(P0.05)。对纤维素分解的抑制作用仅在部分时间里部分的N沉降量作用显著(P0.05)。分解360 d后,添加N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C和全N的分解释放,且添加15 g·m-2·a-1N时,负面影响更明显。全P均呈淋溶—富集—释放模式变化,270-720 d,添加N显著抑制全P的分解释放(P0.05)。K的分解释放规律与全C的较相似,均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且在第360天的分解速率明显快于第720天,添加N特别是LN处理(5 g·m-2·a-1)在0-540 d会显著提高K的残留(P0.05)。这可能是N沉降使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凋落物系统内可得性N增加,改变了原有的养分平衡,抑制了微生物的活动,从而降低了分解酶的活性而影响米槠叶凋落物的分解。  相似文献   
75.
【目的】优化米曲霉生产曲酸的发酵条件,提高生产效率,对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GIM3.423生产曲酸的发酵条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对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发酵液pH、发酵温度、装液量、摇床转速、接种量等因素影响和制约整个发酵过程,发酵温度30℃,装液量60ml/250ml,摇床转速200rpm,种龄6h,接种量10%,发酵周期控制在13d条件下,曲酸生产的转化率可达23.6%,。【结论】摇瓶发酵最佳条件为发酵温度30℃,装液量60ml/250ml,摇床转速200rpm,种龄6h,接种量10%,发酵周期控制在13d。  相似文献   
76.
米老排作为速生树种、用材树种,在经济效益上显著,且米老排具有防风固沙、改良水土的良好生态效益,所以基于米老排生态与经济效益,更需要优化米老排造林技术,促进米老排优质生长,获得更高的经济与生态效益。为探究米老排造林技术要点,以米老排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及造林技术进行具体分析。#$NL关键词:米老排;造林技术;生态效益#$NL一、速生树种米老排简介#$NL1、米老排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77.
以3种不同品种的粳米为研究材料,研究了不同饲养密度的米蛾幼虫对大米及米饭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米受米蛾侵染后直链淀粉含量、脂肪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碘蓝值和吸水率均有所增加,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干物质含量有所降低,而多酚氧化酶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78.
不同饲料配方对米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4种不同饲料配方(A.70%玉米面+20%麦麸+7%白砂糖+3%酵母;B.94%水稻米糠+3%白砂糖+3%酵母;C.94%水稻米糠+3%大豆粉+3%酵母;D.100%水稻米糠)对米蛾生长发育及产卵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A繁育的米蛾发育历期(34 d)明显短于饲料C和D,且平均出蛾量(1 169只)显著高于饲料B和C;而且饲料A繁育的雌蛾平均体质量达41.9 mg,明显高于其他饲料。饲料A繁育米蛾的产卵量最高(561.9粒),羽化后5 d内的累积产卵量占总产卵量的92.1%。在筛选出饲料A适合米蛾繁育的基础上,测试了其在不同接种密度下的繁殖量。结果表明:米蛾在接种密度为5,10,15粒/cm2时,始见蛾期、出蛾数量和雌雄比差异均不显著,但在10粒/cm2时的平均单蛾产卵量显著高于接种密度15粒/cm2,与接种密度5粒/cm2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9.
陕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植被景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陕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图为基础,利用GIS软件将其数字化,并提取各植被景观斑块信息,从植被景观斑块的数量、面积和周长等方面对陕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景观及破碎化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灌丛是该保护区的3个主要景观类型;植被景观斑块数量、面积和周长的分布差异较大;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人工林景观的破碎化程度较低,而暖性针叶林、农田、撂荒地和灌草丛景观的破碎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80.
植物叶片养分特征能反映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逐渐成为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之一。对福建省灵石山米槠林Castanopsiscarlesii优势树种不同年龄叶片的养分特征进行分析表明:米槠林优势种不同年龄叶片的养分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将优势种按养分对数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分为4类。结果优势种各种养分处于第2分类等级的较多;厚叶冬青llexelmerrilliana对磷,青冈栎Cyclobalanopsis∥㈣Ⅱ对锌有较强的“排斥”效应(处于第1分类等级);鹅掌柴Scheffleraoctophylla对钾,狗骨柴Diplosporadubia对钠和钾,围涎树PithecellobiMmcf仲e吖如和石栎Lithocarpusglaber对氮有明显的“累积”效应(处于第4分类等级):不同年龄叶片对同种养分的“累积”效应不尽相同,优势种2年生叶片养分对数大于平均值即处于第3分类等级的比例大于1年生叶片。优势种米槠较低的叶片养分表明它对于贫瘠的立地环境适应性较强。此外,厚叶冬青、青冈栎分别较低的磷、锌表明它们可以耐受这种养分缺乏的生境,可能是贫瘠环境下造林的适合树种。图3表3参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