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4篇
  3篇
综合类   125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提取温度、时间、料液比和乙醇浓度对棱柄马鞍菌(Helvella lacunosa)粗提物得率的影响,并测定了其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表明:棱柄马鞍菌粗提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3h、料液比1∶30和乙醇终浓度此时粗提物得率为(5.8±0.5)%.随粗提物浓度增加,清除率逐渐增大,当浓度为10 mg/m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最大,为(61.5±0.6)%;当浓度为5 mg/mL时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最大,为(67.6±1.0)%.  相似文献   
92.
莫全  杨勇勋 《兽医导刊》2019,(4):217-218
为研究红棕杜鹃(原变种)叶提取物对皮肤真菌的抑制作用,试验采用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及正丁醇四种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对红棕杜鹃(原变种)叶的活性成分进行浸泡提取,观察不同溶剂粗提取液及萃取相对石膏样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和须毛癣菌三种皮肤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浸泡粗提取液抑菌效果最佳,对石膏样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和须毛癣菌抑菌率分别为43.3%、49.3%、53.6%,正丁醇相浸膏所得红棕杜鹃(原变种)叶提取物抑菌效果最弱,对石膏样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和须毛癣菌抑菌率分别为21%、18.5%、14%。说明4种不同提取溶剂2种提取方法所得红棕杜鹃(原变种)叶提取物对3种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抑制效果。本试验首次测定了红棕杜鹃(原变种)提取物的抗皮肤真菌效果,为研发安全、环保、抗皮肤真菌效能好的植物源新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3.
若干植物粗提物对根结线虫幼虫的杀线虫活性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10种不同溶剂提取的合欢叶、夹竹桃叶、蓖麻叶、马缨丹叶、黄花菊叶和黄花菊花粗提物(共60种)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当合欢叶乙醇、甲醇、氯仿、乙酸乙酯、四氯化碳粗提物,马缨丹叶甲醇粗提物,黄花菊花乙醇、丙酮、甲醇、乙酸乙酯粗提物相对植物粉浓度为2%时,对二龄幼虫具有较强的杀线虫活性,24h二龄幼虫死亡率均为100%。合欢叶和黄花菊花可能含有多种杀线虫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94.
殷建华  代富英  李晋川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445-4446,4449
[目的]对成都西岭雪山土壤中粘细菌进行分离鉴定,了解其发酵产物粗提物的抗菌活性。[方法]以滤纸为唯一碳源,得到1株粘细菌CMC0606;通过观察其形态及16SrDNA克隆与测序进行菌种鉴定;向其发酵液中加入大孔吸附树脂XAD-16,收获发酵产物粗提物。[结果]菌株CMC0606被鉴定为珊瑚状珊瑚球菌Corallococcus coralloides CMC0606;其发酵产物粗提物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辣椒疫霉具有抑制作用。[结论]菌株CMC0606具有抗细菌和抗真菌的活性,尤其对植物致病菌辣椒疫霉抑制作用显著,具有潜在的研究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95.
番茄红素(lycopene)是一种呈黄色到红色的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中。1875年Millardet从番茄中最早获得番茄红素的[1]粗提物,称之为Solanorbin,1903年Schunck[2]发现从番茄中提取的这种色素与从胡萝卜中提取的胡萝卜素具有不同的吸收光谱,并将其命名为Lyc  相似文献   
96.
诃子粗提物影响家兔离体小肠运动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诃子为常用中药之一,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的干燥果实又名诃黎勒或随风子.其主要成分为鞣酸[1].本品长圆形或卵圆形,长2~4 cm,直径2~2.5 cm.  相似文献   
97.
采用室内毒力测定与田间防效试验研究大蒜粗提物对辣椒疫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对病害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大 蒜不同部位粗提物均对辣椒疫病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特别是鳞茎粗提物,在150.0 mg·mL-1 浓 度下,对辣椒疫病菌生长抑制率达100.00%。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各粗提物对辣椒疫病菌的抑制作用下降。盆栽试验结果 表明,不同浓度大蒜各部位粗提物对辣椒疫病均有一定的控制效果,大蒜鳞茎粗提物浓度为150.0 mg·mL-1 时,防效可达 59.38%。GC-MS 测定结果表明,大蒜根、茎叶和鳞茎粗提物中分别有20、19 和23 种挥发性物质,均以有机硫化物为主, 占总挥发性物质的90% 以上,但其组成成分和含量有明显差别。向培养基中加入硫醚类有机硫化物纯品,对辣椒疫病菌的 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100 mg·L-1 二烯丙基三硫醚对辣椒疫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达60.55%。与大蒜轮作或混栽可 有效降低辣椒疫病的病情指数,防效分别达59.81% 和62.09%。这些结果说明大蒜挥发性物质在辣椒疫病的绿色防控上有很 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8.
蓖麻叶片粗提物对黄瓜瓜绢螟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测定蓖麻对瓜绢螟的作用,也为黄瓜害虫无公害控制提供新的手段,用不同浓度的蓖麻叶片粗提物处理黄瓜叶片,测定瓜绢螟取食量、存活率及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蓖麻叶片粗提物对瓜绢螟的取食和存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处理浓度越大,取食量和存活率越小。如用稀释200倍的蓖麻叶片粗提液处理黄瓜叶片,瓜绢螟的取食面积(1.89 cm2)仅为对照(3.51 cm2)的53.7%,存活率为对照的2.3%;600倍浸提液处理的瓜绢螟取食面积(3.43 cm2)为对照的97.7%,存活率为对照的51.4%。瓜绢螟幼虫虫龄对粗提物的作用有明显影响,粗提物对低龄幼虫的作用明显强于高龄幼虫,200倍液处理24 h后,1龄幼虫的存活率(22.22%)仅为5龄幼虫(66.67%)的33.33%。不同剂量蓖麻叶片粗提物处理后,瓜绢螟体内的谷胱甘肽转移酶、羧酸脂酶、多功能氧化酶等解毒酶活性迅速上升,随着处理剂量的增加,解毒酶的活性上升幅度增大。取食用稀释200倍的蓖麻粗提液处理的黄瓜叶片24 h后,1龄幼虫和5龄幼虫体内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分别较对照高23.79%和78.02%,羧酸脂酶活性分别较对照高72.42%和23.84%,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分别较对照高100.58%和122.39%。结果表明,蓖麻叶片粗提物对瓜绢螟有明显的拒食和毒杀作用。  相似文献   
99.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种常见植物的无水乙醇粗提物和水粗提物对海棠花灰霉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6种植物的水和无水乙醇粗提物对灰霉菌的抑制效果差别较大,其中马褂木和紫茎泽兰的抑菌效果最明显,而其他材料也有一定的抑菌效果。6种植物材料中除紫茎泽兰外无水乙醇粗提物的提取率均低于水粗提物,在不同浓度时6种植物的无水乙醇、水粗提物对灰霉菌的抑制作用均不同,但基本上表现为无水乙醇粗提物大于水粗提物。  相似文献   
100.
发展了一种粗提双孢蘑菇mtDNA的方法,获得As2796亲代及子代系列菌株的mtDNA粗提物,用HaeⅢ、CfoI、MspⅠ、TaqⅠ等内切酶进行酶切,并对酶切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