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73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5篇
  17篇
综合类   286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7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69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对不同年限休闲地、采伐迹地、五年采伐迹地,不同伐桩密度和不同林龄的林地条件下,紫茎泽兰发生情况的实地调查。初步探明,紫茎泽兰种群数量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的发生动态显著不同。不同年限采伐迹地,只要有母树,林木自然更新,有可能替代控制紫茎泽兰。在留有伐桩的采伐迹地,当伐桩密度达到50株/亩或更大,五年就可达到控制。林木随林龄增加,郁闭度达到0.7时,可以替代控制紫茎泽兰种群。  相似文献   
32.
紫茎泽兰精油各馏份对4种仓库害虫的杀虫活性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紫茎泽兰精油的20℃ ̄150℃,150℃ ̄200℃,200℃ ̄230℃,230℃ ̄300℃和300℃以上馏份,分别以44.44mg/L的熏蒸浓度处理米像、玉米象、绿豆象和蚕豆象,结果表明,在5个馏份中,以150℃ ̄200℃馏份的杀虫活性最高,其次是20℃ ̄150℃和220℃ ̄230℃馏份,而300℃以上馏份的杀虫活性最低。进一步的生测结果表明,150℃ ̄200℃馏份对米象、玉米象、绿豆象和蚕豆象  相似文献   
33.
一些森林、农业区、水域、湿地、城市居民区.不同程度地受到外来物种入侵,水葫芦、紫茎泽兰、水花生、红火蚁、食人鲳……公众对外来生物不再陌生。外来生物入侵已威胁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4.
研究了20℃/15℃和25℃/20℃两种日波动温度对棒头草(Polypogon fugax Nees ex steud.)、大瓜草(Spergula arvensis L.)、红花月见草(Oenothera rosea L’Herit.ex Ait.)和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Spreng.)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作用。结果表明,4种杂草种子萌发对两种波动温度的反应存在差异。前4 d高温有利于棒头草种子萌发,而3 d以后,种子在低温时的发芽率均高于高温处理。前3 d高温促进大瓜草种子的发芽势,而4 d后两种温度下种子的发芽率维持不变,且低温处理的发芽率比高温处理高10%左右。红花月见草和紫茎泽兰种子萌发对温度的反应很相似,即在种子萌发的早期高温和低温种子发芽率差异很大,随着发芽时间的进一步延长,两种温度处理的发芽率逐渐接近。  相似文献   
35.
为了对紫茎泽兰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进行紫茎泽兰不同生育期喷施不同浓度24%氨氯吡啶酸水剂试验,研究其对紫茎泽兰开花结实及土壤中农药残留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花芽分化前期和花芽分化期喷施低剂量(3.2~25g/hm2)的24%氨氯吡啶酸可延迟花期,降低种子量,但植株仍能进行有性繁殖,虽顶芽花序败育,但侧芽少量花序仍能开花结果;高剂量处理(50~100g/hm2)能有效抑制紫茎泽兰生殖器官发育,均不能开花结实;花器官发育期喷施氨氯吡啶酸对紫茎泽兰有性繁殖控制效果较好,浓度25g/hm2以上处理均不能结种;低剂量12.5g/hm2处理单株种子量显著减少。结论:防治紫茎泽兰的有性繁殖最佳时期为花器官发育期,施药剂量高于25g/hm2植株均不能产生种子,且喷施较高浓度的氨氯吡啶酸不仅可除治当季紫茎泽兰,还能抑制其来年植株生长,对土壤种子库更新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6.
地参因其形状,营养可与人参媲美,故名地参,在中药材中又叫泽兰,学名Lycopus lucidusturcz,别名地瓜儿苗、野环参、冬参、地笋、地藕、银条菜,民间也叫地流,为唇形科泽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药食兼用,全身都是宝。地参的开发在全国正悄然兴起,人们对它的营养成分、食用价值、药效功能及开发效益的认识越来越深,因此,种植地参前景广阔,商机无限。一、主要特性1.植物学特性地参株高50~150厘米,茎直立,分枝多,叶片披针形,互生,花期7~9月,花簇生于叶腋处,成轮状聚伞花序,小花唇形白色,地下大量横走生长的白色肉质根茎手指粗、鸡爪状、多环凹,其…  相似文献   
37.
《草业科学》2002,19(10):45-45
在贵州省六盘水、安顺等地,一种叫紫茎泽兰的“毒草”正在迅速蔓延和扩张,侵入农业植被,占领草场。所到之处,就密密实实生长起来,使其他植物无法生存。“毒草”的“生态入侵”,引发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危害农牧业生产。  相似文献   
38.
在我国的农区、牧区和林区草地上,有毒植物共计有132科1383种。分布于我国的很多省市和地区,对我国的畜牧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其中,紫茎泽兰在我国南方地区特别是云南省的蔓延,已经形成了“生态灾难”。由于紫茎泽兰分布广,蔓延快,因此,它对畜牧业有着巨大的危害。受到危害的地区,总是以漫山遍野密集成丛的单状植物群出现,其他草类无法与它抗衡,造成牧草产量急剧下降,牲畜饲草缺乏。使放牧牛、羊、马等因缺草变得体质瘦弱,继发多种疾病而死亡,牲畜存栏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39.
地参因其形状、营养可与人参媲美.故名地参.在中药材中又叫泽兰.民间也叫地流.为唇形科泽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药食兼用.全身都是宝.种植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0.
紫茎泽兰对草地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gn),俗称飞机草、魔鬼草。原产于中美洲的墨西哥,从上世纪40年代,紫茎泽兰由东南亚自然传入云南,80年代末传入凉山州,现侵占凉山州草地2.65×105hm2,牧草减少517000t,牲畜死亡3360头(只),经济损失210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