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73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5篇
  17篇
综合类   286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7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69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紫茎泽兰生物学特性研究及除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紫茎泽兰(Eupatorium coelestinum L.)在入侵与扩散边缘区域的危害、发生、繁殖能力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进行了生物替代和生物质能源利用方面的试验。生物替代选择了马尾松、板栗、桉树、麻疯树四个树种,4年后调查:马尾松的年均高生长最高74.25cm,最低51.75cm,年均径生长最大1.66cm,最小1.43cm,生长量与荒山造林无差异,减少紫茎泽兰盖度47%~55%;板栗林下减少紫茎泽兰盖度58%,种植2年后就可减少29%;1年生桉树林下可减少紫茎泽兰盖度44%。验证了生物替代的生态工程法,是紫茎泽兰严重发生区的有效实施治理。同时,对人工和机械除治、化学除治紫茎泽兰的措施以及紫茎泽兰综合利用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2.
极端高温处理对鸡冠花种子萌发与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极端高温处理对鸡冠花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与变异的影响,采用57~61℃处理鸡冠花的种子,然后播种让其生长、开花,观察其整个生长史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处理20min内,鸡冠花种子能够忍受的极端温度范围是57~60℃。经过不同高温和不同时间处理的鸡冠花种子抗病性都不同程度的下降,易患立枯病。高温处理对花色、花型的变异影响不大。高温处理过的鸡冠花种子萌发后,小苗长势明显比对照的慢,且参差不齐。高温处理未能得到有利的变异。  相似文献   
73.
福建农业竞争力的指标评价与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首先从省域农业竞争力理论回顾与文献述评入手,笔者在省域农业竞争力评价模型选择和指标体系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对福建省域农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与竞争力演变趋势分析,揭示各级指标的变化态势与变化成因,最后提出培育福建农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从紫茎泽兰中提取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黄酮的得率为目标,使用单因素试验方法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固液比以及提取时间对黄酮得率的影响,使用回归正交组合设计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最优的黄酮工艺条件为:固液比为1:30,提取时间为2.5h,乙醇浓度为53%,提取温度为70℃。[结论]使用回归正交组合设计能合理地优化紫茎泽兰中黄酮的提取工艺,为紫茎泽兰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紫茎泽兰不同繁殖材料繁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进行紫茎泽兰根、茎、种子等繁殖材料的发芽试验,结果表明:紫茎泽兰根不能长成新的植株,即不可进行无性繁殖。紫茎泽兰的繁殖体主要是种子、茎,且茎的不同部位成株率不同,以上部一年生茎成株率较高,平均为51%;下部茎成株次之,为46%;中部茎成株率仅为29%。种子出苗率为26.5%。紫茎泽兰茎的生根原理为皮部生根。  相似文献   
76.
采用人工遮雨的方式,研究遮雨后紫茎泽兰种子的萌发能力.试验结果显示,降雨能够导致紫茎泽兰种子提前脱落,脱落的种子萌发率明显偏低,即使采取遮雨处理,宜宾地区的紫茎泽兰种子萌发率也比云南昆明和临沧、四川攀枝花的低,说明除降雨因素外,宜宾地区尚有其他因素影响紫茎泽兰种子质量.降雨导致紫茎泽兰种子难以有效随风扩散,种子变质速度较快,从而对其入侵起到抑制作用,这可能就是长江流域紫茎泽兰入侵速度较慢的原因之一.因而一旦长江流域遭遇少雨、干燥气候,紫茎泽兰的入侵速度可能会加快.  相似文献   
77.
【目的】为防除乳浆大戟提供理论参考,也为紫茎泽兰新型仿生农药先导化合物的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化感性强的紫茎泽兰和乳浆大戟为供、受体材料,利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不同部位和不同浓度紫茎泽兰水浸提液对乳浆大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紫茎泽兰水浸提液对乳浆大戟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其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与水浸提液浓度和生长部位无关;紫茎泽兰水浸提液对乳浆大戟种子萌发幼苗的影响是抑制其胚根和胚芽生长,且对胚根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对胚芽。【结论】乳浆大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紫茎泽兰影响较大,需通过进一步对紫茎泽兰水溶物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找出影响乳浆大戟的物质成分及浓度,实现“以草治草”的目的。  相似文献   
78.
入侵杂草紫茎泽兰的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入侵杂草紫茎泽兰在我国严重影响农林业生产、威胁生物多样性安全,并且现仍快速向西北地区扩散,而我国目前尚缺乏对其行之有效的控制方法,因此加强对紫茎泽兰种群成功入侵机制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化感作用是紫茎泽兰成功入侵并扩张的重要原因。该文综述了紫茎泽兰化感作用的研究进展,并就其研究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9.
采用营养液培养法和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紫茎泽兰淋溶主效化感物质(泽兰二酮和羟基泽兰酮)对旱稻幼苗根尖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化感物质分别处理后,旱稻幼苗的根呈现短小肿胀、侧根缺乏、且对营养液的吸收明显减少,这些症状随着化感物质浓度的增加而加剧。石蜡切片的结果表明,和对照相比,化感物质处理后的旱稻幼苗根尖的解剖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顶端分生组织、静止中心和根冠的细胞排列混乱,细胞间隙加大,皮层薄壁组织细胞变得短而粗,以及表皮层细胞大量脱落等。讨论认为,旱稻幼苗根的形态结构变化,主要与紫茎泽兰化感物质对受体植物吲哚乙酸的干扰相关。  相似文献   
80.
紫茎泽兰的生态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茎泽兰是一种生长迅速、繁殖率高、能排挤本土物种形成单优群落的外来物种,同时能使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丧失、严重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通过对紫茎泽兰生长的生物学特性、营养、环境、需光特性以及紫茎泽兰的种子库和化感作用等的阐述,旨在为同行学者对紫茎泽兰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