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1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207篇
林业   25篇
农学   117篇
基础科学   7篇
  45篇
综合类   732篇
农作物   50篇
水产渔业   314篇
畜牧兽医   658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54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目前已测定线粒体DNA全序列的鳞翅目昆虫有12种。由于高变异性和强核苷酸组成偏好性,去除了两个蛋白基因和两个物种,最终以10个鳞翅目物种的11个蛋白编码基因拼接序列对鳞翅目分子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研究。与前人的结果一致,基于11个蛋白编码基因拼接序列数据所构的最大似然树支持鳞翅目,鳞翅目内各总科和各科均为单系群。与MINET [1]基于形态学数据的结果相同,各总科的系统发育关系为{卷蛾总科+[螟蛾总科+(尺蛾总科+蚕蛾总科)]}。蚕蛾总科内各科系统发育关系类似于REGIER等[2]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2.
本研究以胡萝卜根为材料,通过高盐差速离心和蔗糖沉淀差速离心两种方法提取线粒体DNA。通过改变缓冲液、使用DNaseⅠ处理得到了无核DNA污染的线粒体。用SDS和蛋白酶K裂解线粒体,经酚:氯仿:异戊醇抽提除去蛋白,并用RNaseA消化从而得到单纯线粒体DNA。本实验还特别设计了叶绿体特异性引物检测线粒体DNA纯度。结果表明:利用优化后的蔗糖沉淀差速离心法提取胡萝卜线粒体DNA,所得线粒体DNA纯度高、产量高,每克肉质根能够得到27.60μg线粒体DNA。  相似文献   
993.
The fruits of peach cultivar Yuhua 3 were used as materials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active oxygen and related enzymes in mitochondria respiratory metabolism during ripening of peach fruit, involving their influence on the proceeding of peach fruit senesce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arge decrease in firmness occurred between maturity II and IV. The decrease in firmness coincided with an increase in respiratory intensity. Obvious peaks of respiratory intensity lagging to the rapid change of fruit firmness could be shown during peach ripening.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had a cumulative process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respiratory intensity. During peach ripening, the content of Ca^2+ increased, the activities of succinic dehydrogenase (SDH), cytochrome C oxidase (CCO), H+-ATPase, and Ca^2+-ATPase decreased varying in different degree at the later step of ripening. These suggested a close relationship existed between ROS metabolism and mitochondrial respiration, namely, both ROS metabolism and mitochondrial respiration probably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ripening and senescing of peach fruit.  相似文献   
994.
农地流转有利于农村土地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但河北省目前的农地流转存在着流转程度低、流转范围小、流转方式单一、流转价格偏低、农民不愿意长期流转等问题。制约河北省农地流转的因素主要有地块零碎、流转行为不规范、流转信息不畅、社会保障体制建设落后、组织管理不规范等。农地流转的有利因素有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出、农村留守家庭成员老龄化、平原适合规模经营的地理特征等。所以,应当采取完善各项制度、优化农业外部环境、培育农地流转市场等方式,促进河北省农地的流转。  相似文献   
995.
中药产品甙肽对猪高热病防治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找到一种有效防治猪“高热病”的方法,本研究分别检测试验组和对照组猪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以及甙肽产品对于预防和治疗猪高热病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使用中药产品甙肽后,能够显著提高试验组猪的非特异性免疫力。进一步证明了中药对于预防病毒性疾病可以起到独特效果。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克隆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胚性愈伤组织线粒体ATP合酶β亚基基因(mitochondrial F1-ATPase beta subunit gene),并分析该基因在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RT-PCR结合RACE法,通过T/A克隆测序,获得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线粒体ATP合酶β亚基基因全长序列;随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研究该基因在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的表达规律。【结果】成功克隆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线粒体ATP合酶β亚基基因完整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FJ222749),该序列全长2099bp,由1677bp核苷酸组成的ORF,编码558个氨基酸。该基因与其它植物的线粒体ATP合酶β亚基基因在核苷酸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方面相似性较高。对来源于动、植物的28条线粒体ATP合酶β亚基基因编码区序列所构建的进化树分析表明,由线粒体ATP合酶β亚基基因编码区序列所建立的系统关系树与真实的动、植物进化基本一致,龙眼处在双子叶植物中,由于该基因在龙眼同科属的植物中为首次克隆,所以有自己单独的分支。qRT-PCR结果分析表明,随着龙眼体胚的发育,线粒体ATP合酶β亚基基因转录水平逐渐升高,到球形胚阶段达到最高,而后又急剧下降,到鱼雷形胚阶段降到最低,子叶形胚阶段略有升高。【结论】龙眼线粒体ATP合酶β亚基基因与其它植物相应序列具有较高同源性,在龙眼体胚发育过程中,以球形胚阶段的表达最高。  相似文献   
997.
珠颈斑鸠线粒体12S rRNA基因的克隆·测序和分子进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获得殊颈斑鸠(Streptopelia chinensis)线粒体12SrRNA基因序列,并以此分析不同鸟类的分子进化关系。[方法]根据其他鸟类线粒体12SrRNA基因及侧翼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的方法获得珠颈斑鸠线粒体12SrRNA基因片段,克隆后进行序列测定,利用Mega4.0软件Neighbor—Joining法分析不同鸟类的进化关系。[结果]获得珠颈斑鸠线粒体12SrRNA基因序列长度为970bp,碱基组成为:A=31.6%、C=28.9%、G=19.8%、T=19.7%,其中A+T含量高于G+C含量。通过与GenBank中环颈斑鸠(Streptopelia capicola)等其他8种鸟类12SrRNA基因序列比较发现,珠颈斑鸠与环颈斑鸩的同源性最高。为94.4%,与家鸭(Arias platyrhynchos)的同源性最低,为78.4%。并根据这9种鸟类序列用NJ法构建进化树,结果表明,珠颈斑鸠和其他8种鸟类在分子水平上反映的进化关系与在形态学上的进化关系基本吻合。[结论]首次得到珠颈斑鸠12SrRNA基因全长序列,并确定了珠颈斑鸠与其他8种鸟类的分子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998.
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线粒体DNA控制区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采自泸州(长江干流)、南溪(长江干流)、柏溪(金沙江段)、攀枝花(雅砻江段)、重庆(嘉陵江段)4个流域的45尾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的线粒体DNA控制区部分序列(798 bp)进行了扩增,共检测出19个单倍型,未发现群体间有共享的单倍型,5群体单倍型多样性在0.833~1.000之间,显示不同流域的长薄鳅群体单倍型类型较为丰富.分析了D-Loop的碱基组成、变异情况和核苷酸序列差异,计算了核苷酸多样性(π)、单倍型多样性(h)、FST值和基因流数值(Nm),构建了长薄鳅不同单倍型分子系统树和中间网络图.5个群体内各序列核苷酸多样性指数 (π) 在0.276 %~0.905 %之间;群体间遗传距离范围为0.0028~0.0092,结果显示长薄鳅自然群体存在较丰富的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多态性(h=0.916,π=0.00450),Tajima's D统计(–2.09890)和Fu's Fs统计(–7.56940)分析都显示各种群之间差异显著(P<0.05),但FST值(FST<0.05)的分析结果显示重庆、柏溪、南溪、攀枝花和泸洲种群间没有明显的遗传分化,暗示了柏溪和攀枝花种群历史上,可能发生过群体扩张和种群瓶颈,而泸州、南溪和重庆种群一直是平衡种群.Nm值计算结果显示各地理种群间无明显基因交流,暗示了长薄鳅虽然在各条不同的河流里洄游产卵,但并未因此而产生独立分化的群体.所有群体中,泸洲和攀枝花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比重庆、柏溪和南溪种群丰富.进行长薄鳅人工繁殖时,可以将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地区的个体补充到人工繁殖中来,以提高长薄鳅的遗传素质,为人工增殖放流提供遗传多样性更丰富的个体.  相似文献   
999.
高等植物线粒体基因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植物线粒体基因组在目前已知生物中是最大、最复杂的, 阐述了高等植物线粒体基因组的最新研究进展。从全基因组的测序方法开始,重点介绍了高等植物线粒体基因组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特别是基因含量、内含子、基因间隔序列、RNA编辑、重复序列、叶绿体和细胞核与线粒体之间的DNA交换以及线粒体基因的遗传起源和进化等热点问题,以期为更好的了解核质互作、植物进化等科学问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探索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广西重要的药食两用水果--荔枝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及其机制,本文在进行采集、分离、筛选和鉴定的基础上,对枯草芽孢杆菌ON-6菌株发酵液提取拮抗物质方法、拮抗物质的理化性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ON-6菌株发酵液采用浓盐酸沉淀法及硫酸铵沉淀法,得到的提取液均有抑菌活性,表明ON-6菌株能产生能蛋白类和脂肽类抗生物质。对该菌株的蛋白粗提液进行30~60℃处理30 min,其活性保持不变,121℃处理20 min,活性丧失不足原有的40%;作用活性pH值在5.0~8.0范围内;对胰蛋白酶不敏感,对蛋白酶K和胃蛋白酶部分敏感;对紫外线不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