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0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260篇
林业   328篇
农学   215篇
基础科学   266篇
  488篇
综合类   1698篇
农作物   129篇
水产渔业   154篇
畜牧兽医   338篇
园艺   103篇
植物保护   101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鞋印是刑事侦查的重要物证之一,如何对积累的大量鞋印花纹图像进行自动归类管理是刑事技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与其他类图像不同,鞋印花纹图像具有种类多但数目未知、同类花纹分布不均匀且同类花纹数目少的特点。基于鞋印花纹图像的这些特点,用目前典型的聚类算法对鞋印花纹图像集进行聚类,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在对鞋印花纹图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K步稳定的鞋印花纹图像自动聚类算法。方法 对已标记的鞋印花纹图像进行统计发现,各类鞋印花纹之间在特征空间上存在互不相交的区域(本文称为隔离带)。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寻找各类鞋印花纹之间的隔离带,来将各类分开。过程为:以单调递增或递减的方式调整特征空间中判定两点为一类的阈值,得到数据集的多次划分;若在连续K次划分的过程中,某一类的成员不发生变化,则说明这K次调整是在隔离带中进行的,即聚出一类,并从数据集中删除已标记的数据;选择下一个阈值对剩余的数据集进行划分,输出K步不变的类;依此类推,直到剩余数据集为空,聚类完成。结果 在两类公开测试数据集和实际鞋印花纹数据集上进行实验,本文算法的主要性能指标都超过典型算法,其中在包含5792枚实际鞋印花纹数据集上的聚类准确率和F-Measure值分别达到了99.68%和95.99%。结论 针对鞋印花纹图像特点,提出了一种通过寻找各类之间的隔离带进行自动聚类的算法,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且算法性能受参数的变化以及类的形状影响较小。本文算法同样适用于具有类似特点的其他数据集的自动聚类。  相似文献   
42.
为阐明湘桂走廊白背飞虱早期虫源及大气背景在其北迁过程中的影响,利用HYSPLIT软件模拟白背飞虱灾变性迁入高峰期、始见期后向轨迹,分别从个性及共性角度,分析湘桂走廊白背飞虱主要虫源地及其灾变大气背景。结果表明:(1)1991—2014年湘桂走廊白背飞虱的迁入始见期、首次迁入高峰期分别为0.9 d/10 a、1.6 d/10 a;(2)西南路径是湘桂走廊白背飞虱初始虫源迁入的主要路径,永福站、兴安站和全州站虫源西南路径占比分别为54%、50%、72%;(3)中南半岛白背飞虱借助微弱上升气流完成起飞,850 hPa高度上的强劲的西南气流、丰富的水汽条件有利于其北迁,降水是白背飞虱降落的重要大气动力机制。研究结果为白背飞虱的异地监测及科学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3.
44.
45.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脲醛树脂包覆水性涂料微胶囊,并将微胶囊按不同质量分数加入水性涂料中,研究不同微胶囊质量分数对木器表面水性裂纹涂层性能及自修复性能的影响。试验中微胶囊芯壁比分别为0.30、0.45、0.60、0.67、0.75,加入水性裂纹涂料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4.0%、7.0%、10.0%、13.0%、16.0%,结果表明:微胶囊芯壁比为0.67时,微胶囊分散均匀,粒径在3μm左右,呈粉末状,包覆效果最好。当微胶囊加入面漆的质量分数为4.0%时,漆面性能较好,附着力为二级,光泽度在60°下为10.9,抗冲击力为15 kg·cm,色差为1.0,硬度为H,对微裂纹愈合程度较佳。  相似文献   
46.
研究TtCBM34的功能,即找出其能与哪些碳水化合物结合。以多种碳水化合物为底物,通过非变性亲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DA-PAGE)来检验TtCBM34是否能与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结合,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2种;通过SDS-PAGE来检验TtCBM34是否能与不溶性碳水化合物结合。NDA-PAGE的定性分析表明:TtCBM34能与可溶性淀粉、玉米糊精和普鲁兰糖结合;NDA-PAGE的定量分析表明:TtCBM34与可溶性淀粉的结合能力最强,与玉米糊精的结合能力次之,与普鲁兰糖的结合能力最弱;SDS-PAGE表明,TtCBM34不能与支链淀粉和燕麦-斯佩尔特小麦木聚糖结合。TtCBM34能与可溶性淀粉、玉米糊精和普鲁兰糖结合,与可溶性淀粉的结合能力最强,与玉米糊精的结合能力次之,与普鲁兰糖的结合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47.
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克服了传统粒子群优化算法中无法保证全局收敛、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是近年来优化技术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结合当前图像分割中常用的K-均值聚类算法中的相关技术,设计了基于QPSO的聚类算法并将其用于图像分割处理问题中。实验结果表明:在图像分割处理中,相对于K-均值聚类算法,QPSO聚类算法不仅不依赖于初始聚类中心的选择,而且还能得到相对于K-均值聚类算法精度更高的聚类中心,其在图像分割中的效果优于通常的K-均值聚类算法。  相似文献   
48.
本试验旨在研究D-天冬氨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取45日龄体重为(10.74±0.25) kg的三元杂交(杜×长×大)断奶仔猪44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1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500和5 000 mg/kg D-天冬氨酸的试验饲粮。正试期为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第14天,试验Ⅰ组断奶仔猪体重显著提高(P0.05);添加50 mg/kg D-天冬氨酸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且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D-天冬氨酸对断奶仔猪脏器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和Ⅲ组的血清总蛋白(TP)含量显著提高(P0.05),3个试验组血清白蛋白(ALB)含量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亦显著提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血清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苯丙氨酸(Phe)和缬氨酸(Val)含量显著降低(P0.05),但是赖氨酸(Lys)含量显著升高(P0.05)。试验Ⅲ组血清天冬氨酸(As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试验Ⅱ组的血清甘氨酸(Gly)和半胱氨酸(Cys)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和Ⅲ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试验Ⅰ组的粗蛋白质、总能和粗纤维表观消化率最低。综上所述,在低蛋白质平衡饲粮中添加50 mg/kg的D-天冬氨酸可改善仔猪生长性能,促进营养物质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49.
为降低R*树结点重叠度,提高其空间利用率,通过结点特征点集方差及各子特征点集方差之和建立主元分析和结点分裂之间的联系,基于主元分析算法对特征点集进行降维处理,计算特征点集的主元向量,过特征点集中心且正交于该向量建立分界面对特征点集进行划分,将各簇数据的中心作为结点分裂的初始分裂中心,实现R*树结点分裂。实验证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结点分裂效率,使得R*树结点重叠度降低,分裂结果较合理,显著提高了R*树构造效率和k近邻查询效率。  相似文献   
50.
为研究氯胺酮对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明确其中枢作用机制,为今后科学合理用药提供依据,试验将Wistar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进行离体培养,在培养第7天加入1μg/m L、3μg/m L、5μg/m L氯胺酮,分别在加药后0、5、10、15、20、25、30、45、60、90、120 min取上清液40μL检测Glu、Asp、Gly和GABA的含量。不同剂量氯胺酮作用于神经细元后Asp都显著升高,Gly和GABA都显著降低,且3μg/m L和5μg/m L氯胺酮作用效果明显,而1μg/m L作用后Glu的含量升高,3μg/m L、5μg/m L却降低。结果表明氯胺酮直接作用于神经元后,通过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神经递质Glu和Asp的合成和分泌及增强抑制性神经递质Gly和GABA的释放来达到麻醉作用。且氯胺酮的麻醉作用强弱与剂量大小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