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水产渔业   30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0.鲐鱼Pneumatophorus japonicus(Hourtuyn)与胡麻鲐Pneumatophorus tapeoinocephalus Bleeker:两者粗看甚相似,但仔细鉴别,则可觉察到如下几点差别:前者第一背鳍的硬棘偏少,为9~10,侧线鳞数又偏多,为210~220,体较侧扁,  相似文献   
12.
细锯脂鲤背鳍和脂鳍的发育观察和转录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观察了细锯脂鲤脂鳍和背鳍形态和骨骼发育,在此基础上比较了脂鳍、背鳍原基和背鳍共3个组织的转录组,发现细锯脂鲤背鳍原基28 DAH(Day After Hatch,DAH)出现,30 DAH仔鱼背鳍鳍条已出现分化,35 DAH背鳍鳍条已硬骨化,脂鳍在32 DAH开始出现。背鳍原基、背鳍和脂鳍这3个组织共同表达基因有14 115条,分别占背鳍原基转录组的84.01%、背鳍的83.19%、脂鳍的84.14%,提示脂鳍发育的主要调控机制与背鳍发育较为相似。相同基因表达水平差异方面,相比脂鳍,背鳍原基和背鳍之间的基因表达模式要更为相似。发现有些与鳍发育相关的基因在背鳍和脂鳍转录组中存在差异。这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了解脂鳍发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金鱼在我国养殖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家庭养殖金鱼形式一般分为三类:池塘养殖、庭院式养殖和水族箱养殖。一、金鱼的选择1、选体形健壮、颜色鲜艳的鱼。选任何品种的金鱼,都要选鱼体阔壮,胸、腹、尾鳍齐全,尾巴开畅大者。无背鳍的鱼,背脊要选光滑、无残缺背鳍或结节的。  相似文献   
14.
银鱼:银鱼科,银鱼属。体细长,近圆筒形,后部侧扁,一般体长10cm。头平扁。眼大。口大,吻长而尖,呈三角形,上颌与下颌等长。无鳞无侧线。体柔软。背鳍位置靠后,在身体后四分之三处。臀鳍与背鳍相对,尾鳍叉形。全身白色透明。  相似文献   
15.
乌鳢,鳢形目、鳢科、鳢属.俗称黑鱼、乌棒、财鱼、蛇头鱼等乌鳢体细长,前部圆筒状,后部侧扁头尖而局平,颅顶、颊部及鳃盖上均覆盖着鳞片.口大,下颔稍突出上下颌.犁骨、口盖骨均具尖锐的细齿背鳍和臀鳍基部部很大,尾鳍圆形体色暗黑,体侧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花斑.头侧有2条纵横的黑色条纹,背鳍、臀鳍及尾鳍上都有黑色相间的条纹;胸鳍和腹鳍浅黄色,胸鳍基部有黑斑点。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鲤疱疹病毒Ⅱ型(Cy HV-2)体外感染复制特征以及异育银鲫抗病毒免疫应答反应。本实验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建立了异育银鲫背鳍细胞的原代培养体系。结果显示,在10 d左右可观察到组织块迁移分离出新的单层细胞,3周左右细胞可覆盖底部面积为25cm2培养瓶的底部;经Cy HV-2悬液感染离体培养的原代细胞,3 d后病毒滴度增殖至106拷贝/m L;在病毒感染6 d后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效应;Cy HV-2感染原代细胞后,分析前期通过鱼体水平实验鉴定出的与该病毒感染相关的免疫基因:PNP5a、MPO、MHCⅠ、LYZ-C、IL-11、ITLN、PNP5a和DUSP,Real-time Rt-PCR结果显示大部分基因在细胞水平均有显著性的上调,与鱼体水平实验结果一致。本研究建立了原代培养的异育银鲫背鳍细胞,用于构建体外感染Cy HV-2病毒的细胞模型,为深入研究Cy HV-2的感染复制规律及其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细胞水平筛选抗病毒药物实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科学养鱼》2007,(4):83-83
一、赤皮病 赤皮病原体为荧光假单胞菌,又称荧光极毛杆凿。病鱼主要表现为鱼体表面局部发炎,鳞片松动脱落,以腹部两侧最为明显,背鳍或全部背鳍基充血,鳍条末端腐烂,鳍间组织被严重破坏,呈典型“蛀鳍”并伴有水毒寄生,呈继发性感染。病鱼肠道有时亦发炎或充血。  相似文献   
18.
白云金丝鱼又名金丝鱼、唐鱼、红尾鱼、红翅鱼、彩金线鱼。这是惟一产在中国的热带鱼,因为产地在广东白云山黄波洞中,所以称之为白云金丝鱼。这种美丽的小鱼只有3~4厘米长,身体细长,稍侧扁,眼大,各鳍均小,鳍边饰有红斑,背鳍鲜红,所以也称它为红翅鱼。其背部褐中带蓝,腹部银白。白云金丝鱼的最大特点是从吻端向后沿侧线位置有一条耀眼的金黄色带纹,直到尾柄末端一块黑斑。  相似文献   
19.
1柠檬灯鱼的命名与产地 柠檬灯鱼学名为丽鳍鲤脂鲤(Hyphessobrycon pulchripinnis E. Ahl),又称美鳍脂鲤,分类上隶属于脂鲤科(Characidae)。此鱼全身呈柠檬色,背鳍透明,前端为鲜亮的柠檬黄色,边缘有黑色的密条纹,臀鳍亦透明,边缘深黑色,其中前面的几根鳍条组成一小片明显的柠檬黄色线条,与背鳍前上方色彩遥遥相对,因而获得柠檬灯鱼或柠檬翅鱼的美称。  相似文献   
20.
《养殖技术顾问》2014,(11):252-252
毒蛇鱼。毒蛇鱼一般在海面下80~1600米的水层出没,是这个深度的海洋中看上去最面目可憎的鱼类之一。毒蛇鱼有一些全身黑色,在身体的某些地方长有发光的器官,包括一个用来作捕食诱饵的长长背鳍。另一些并不含有任何的色素成分,所以他们看起来是透明的。这种鱼还有大大的眼睛,为了在黑暗的海底收集到更多的光线,而发光器官是通过一些化学过程实现放出光芒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