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7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288篇
林业   224篇
农学   268篇
基础科学   66篇
  197篇
综合类   1559篇
农作物   260篇
水产渔业   467篇
畜牧兽医   1827篇
园艺   69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219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85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321篇
  2011年   374篇
  2010年   293篇
  2009年   254篇
  2008年   272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运用气相色谱法,对皖南山区几种主要的能源树木种子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省能源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2.
选用9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1周岁小尾寒羊半同胞公羊,按试验要求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Ⅰ组为对照组,Ⅱ组投喂1.5%酵母培养物(YC1),Ⅲ组投喂2%益康XP。结果表明:Ⅱ、Ⅲ组与Ⅰ组比较均能显著提高pH值(P0.05),而Ⅱ组与Ⅲ组pH值无显著性差异;Ⅱ组NH_3-N质量浓度显著低与Ⅰ组(P0.05),Ⅲ组NH_3-N质量浓度极显著低于Ⅰ组(P0.01),显著低于Ⅱ组(P0.05);Ⅱ、Ⅲ组均有提高菌体蛋白(BCP)质量浓度的趋势(P0.05);Ⅱ、Ⅲ组均能极显著提高总酸、乙酸、丙酸浓度(P0.01)。结果提示:酵母培养物能够稳定采食后瘤胃pH值,降低瘤胃NH_3-N质量浓度,提高瘤胃TVFA浓度,有提高瘤胃BCP质量浓度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3.
分析了油茶籽仁、花生仁、大豆、葵花籽仁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结果表明:油茶籽、花生、大豆、葵花籽4种油料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高于80%,属优质食用植物油。油茶籽仁、花生仁及葵花籽仁的粗脂肪含量均高于30%,属高含油油料,宜采用预榨-浸出法制油工艺。大豆的粗脂肪含量为16.02%,属低含油油料,适合采用直接浸出法制油工艺。4种油料中,油茶籽仁的蛋白质含量相对最低,适合采用冷榨制油工艺。  相似文献   
104.
小麦秸与非常规饲料组合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探讨小麦秸与非常规饲料间的组合效应。利用体外产气法,评价了小麦秸与喷浆玉米皮、大豆皮、橘子皮和苹果渣分别按0∶100、25∶75、50∶50、75∶25、100∶0比例进行组合的48 h体外发酵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和干物质降解率(DMD)、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ADFD)、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以及其组合效应。结果表明:1)在小麦秸与喷浆玉米皮、大豆皮、橘子皮、苹果渣的各组合中,当小麦秸比例为25%时,TVFA浓度均大于小麦秸比例为50%、75%、100%时。2)随着小麦秸比例的增大,小麦秸与喷浆玉米皮、大豆皮、橘子皮、苹果渣组合的DMD逐渐降低,小麦秸与喷浆玉米皮、大豆皮组合各比例之间的DMD差异显著(P0.05)。3)随着小麦秸比例的增大,小麦秸与大豆皮组合的NDFD和ADFD逐渐降低,各比例之间差异显著(P0.05)。在小麦秸与橘子皮的组合中,当小麦秸比例为50%时,NDFD和ADFD最大。4)当小麦秸比例为50%时,小麦秸与橘子皮、苹果渣的组合对NDFD和ADFD的组合效应值最大,显著高于其他各比例(P0.05);当小麦秸比例为75%时,小麦秸与喷浆玉米皮的组合对NDFD和ADFD的组合效应值最大,显著高于其他各比例(P0.05)。综上所述,小麦秸与大豆皮、喷浆玉米皮的最优组合是75∶25。小麦秸与橘子皮、苹果渣的最优组合是50∶50。  相似文献   
105.
本试验旨在探究大规格吉富罗非鱼(GIFT)对不同植物油的利用效果,筛选出大规格吉富罗非鱼饲料中合适的植物脂肪源。分别以大豆油(SO)、棕榈油(PO)、棉籽油(CO)、菜籽油(RO)、磷脂油(SL)和大豆油∶棕榈油∶棉籽油∶菜籽油∶磷脂油=1∶1∶1∶1∶1的混合油(MIX)为脂肪源配制6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229.92±0.31)g的吉富罗非鱼8周。每种试验饲料投喂4个网箱(重复),每个网箱放养50尾。结果表明:对于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棉籽油组和混合油组显著低于菜籽油组(P0.05)。菜籽油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混合油组(P0.05),其他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混合油组蛋白质效率显著低于菜籽油组和磷脂油组(P0.05)。混合油组肝体指数显著高于棕榈油组和菜籽油组(P0.05)。大豆油组、菜籽油组、棕榈油组和磷脂油组在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大豆油组和菜籽油组肌肉饱和脂肪酸总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对于肌肉中n-3系脂肪酸/n-6系脂肪酸,菜籽油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棉籽油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棉籽油组肝脏饱和脂肪酸总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菜籽油组则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对于肝脏n-3/n-6,菜籽油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肌肉脂肪酸组成与饲料脂肪酸组成的相关系数均高于肝脏脂肪酸组成与饲料脂肪酸组成的相关系数。在饲料脂肪酸组成与肌肉或肝脏脂肪酸组成的相关系数中,均以棕榈油组最大,磷脂油组最小。由此得出,大豆油、棕榈油、菜籽油和磷脂油可以作为大规格吉富罗非鱼(体重为230~790 g)饲料中良好的脂肪源。大规格吉富罗非鱼肌肉中脂肪酸组成一定程度上被饲料脂肪酸组成影响,但肝脏脂肪酸组成与饲料脂肪酸组成的相关性较小。  相似文献   
106.
在新疆有许多番茄加工厂,每年生产番茄酱后留下大量的番茄渣,会给环境带来压力。番茄渣是番茄加工后剩余的副产品,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番茄籽中含有大量的植物油脂。经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可以将有用的东西提取出来,变废为宝,而与养殖业结合,一方面提供了牧草中的氮来源,还可以解决带来的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07.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酵母壁多糖对断奶仔猪肠道挥发性脂肪酸和微生物菌群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法,选取180头遗传背景一致、健康状况良好、胎次和体重接近的21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9头猪。4个组试验猪分别饲喂对照饲粮(未添加酵母壁多糖)、0.15%酵母壁多糖饲粮、0.30%酵母壁多糖饲粮和0.45%酵母壁多糖饲粮。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15%、0.30%和0.45%酵母壁多糖显著提高了仔猪结肠乙酸的含量(P0.05);其中,0.30%和0.45%酵母壁多糖还显著提高了结肠丙酸、丁酸以及总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P0.05),且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15%、0.30%和0.45%酵母壁多糖显著降低了盲肠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数量(P0.05),且0.30%和0.45%酵母壁多糖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酵母壁多糖可提高仔猪肠道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并改善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根据回归方程预测,酵母壁多糖在仔猪饲粮中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31%~0.40%。  相似文献   
108.
1发病原因由于母猪妊娠期的营养、管理、疾病等方面的影响,致使仔猪在母猪体内生长发育不良,体内贮存的脂肪酸和葡萄糖不足,生酮和糖原异生作用成熟迟缓,导致仔猪出现低血糖症。由于母猪饲养管理不当,缺乏大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导致母猪无乳或  相似文献   
109.
1奶牛的消化特点 动物和植物一样,为了本身的生长和繁殖必须吸收各种养分,这种对食物进行加工并将其输送到血液中的整个过程就是消化。消化包括把较大的颗粒破碎(咀嚼)成较小的颗粒,用化学的方法把较大的分子分解成较小的分子(把纤维素分解成挥发性短链脂肪酸),利用微生物的方法把许多元素合成化合物,以及把许多小的分子转变成氨基酸和维生素。  相似文献   
110.
以山桃种子为材料,以桃杏种子为对照,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油脂,气质联用色谱法分析其成分,对比了3种植物种子含油量及成分.结果发现,3种植物种子油脂中均含有较多的棕榈酸和油酸,其中,山桃种子中棕榈酸含量(33.611%)显著高于杏(23.991%)和桃(14.517%),山桃种子中油酸含量(51.87%)高于杏(38.964%)而略低于桃(59.232%).棕榈酸和油酸均为制备生物柴油的优质原料,研究结果为山桃作为能源植物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