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14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334篇
林业   83篇
农学   1327篇
基础科学   188篇
  293篇
综合类   7058篇
农作物   808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589篇
园艺   686篇
植物保护   229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179篇
  2022年   234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228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255篇
  2015年   277篇
  2014年   471篇
  2013年   494篇
  2012年   621篇
  2011年   622篇
  2010年   625篇
  2009年   677篇
  2008年   608篇
  2007年   556篇
  2006年   471篇
  2005年   478篇
  2004年   443篇
  2003年   415篇
  2002年   374篇
  2001年   360篇
  2000年   302篇
  1999年   221篇
  1998年   199篇
  1997年   220篇
  1996年   169篇
  1995年   179篇
  1994年   168篇
  1993年   164篇
  1992年   143篇
  1991年   122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11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7年   15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3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生姜脱菌脱毒快繁及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姜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可用作香料、药物和调味品,它主要通过地下根状茎繁殖,从而容易导致种性下降。随着脱菌脱毒快繁技术应用于生姜的生产,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对生姜的良种选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脱菌脱毒技术和生产技术上取得了一些成就,本文就此作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22.
伶丫问答     
《农村实用科技》2004,(10):41-42
  相似文献   
23.
24.
旱地高产作物甘薯加工增值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寻求浮山旱地高产作物甘薯加工增值途径,研制出低糖甘薯脯。该产品采取一次糖煮法,采用护色,添加糖制助剂等手段,有效地防止了酶促褐变,产品干瘪等弊端。产品晶莹透亮,味美形佳,含糖仅在42% ̄51%,符合低糖要求。  相似文献   
25.
<正> 我省常年种植甘薯约500万亩。目前所用品种已有相当一部分混杂退化,不抗病,产量低,急需更换。为了生产上的需求,我们对1986——1987年省区试的结果进行了分析,重点是近年育成的冀薯二号和三号两个新品种的丰产性及适应性,以徐薯18为对照,分别在省粮油作物所、唐山农科所、安国县良种场、卢龙县城关镇和丰润县农科所五种甘薯种植区域和土壤类型。均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起垄栽培,1986年重复四次,其中一次作生长动态调查,1987年重复三次,小区面积0.025亩,密度同当地种植习惯。一、丰产性分析各试点两年平均产量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26.
27.
用H_2SO_3血粉混合去除棉籽粕毒素的生产试验刘代成,刘红(山东师范大学生物系济南250014)棉籽粕去毒的有效方法已有许多报导[1]。但去毒棉籽粕仍存在着变黑、变味、粕中纤维素所占比例较大等问题。作者在复验前人脱毒实验的基础上,又探索其他一些脱毒方...  相似文献   
28.
29.
早春露地脱毒甘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脱毒甘薯产量高,抗病性强,易管理.早春露地栽培,一般亩产母4000多kg,亩收入4000多元,经济效益非常可观。现将早春露地脱毒甘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0.
1原因分析1.1杂菌基数高。今年天气阴雨潮湿,高湿环境为杂菌的繁衍滋生创造了先天条件。据测定,8月上旬接种室和培养室的空间杂菌(真菌)数量较前年分别高出83%和137%,9月上旬则分别高出98%和135%。菇农大多仍沿用以前的常规操作方法,故无法对付这超常规的杂菌。1.2环境污染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