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158篇
农学   210篇
基础科学   28篇
  45篇
综合类   1280篇
农作物   8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93篇
园艺   663篇
植物保护   7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7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李洪涛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6):162-162
本文介绍了目光温室吊蔓小型西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92.
津优10号是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2001年育成的杂交一代黄瓜新品种.生长势较强,叶片中等,叶色深绿,前期以主蔓结瓜为主,中后期主侧蔓均可结瓜,节成性强,座瓜率高,丰产性好,667 m2产量5 500kg.瓜条亮绿,刺瘤适中,高抗白粉病、枯萎病、霜霉病.瓜条顺直,畸形瓜率低,生长快,瓜长36 cm,横径3 cm,单瓜重160 g.前期耐高温,后期耐低温,特别适合春大棚栽培,同时也适合秋延后大棚种植.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明确撕裂蜡孔菌(Ceriporia lacerata)对黄瓜的防病、促生作用,为农药、肥料减施增效提供依据。【方法】以自主分离的撕裂蜡孔菌HG2011新菌株为供试菌,采用Bonnet液体培养基制备撕裂蜡孔菌发酵液(C. lacerata fermentation broth,CLB),另利用蛭石、玉米粉和谷壳等制备撕裂蜡孔菌固体菌剂(C. lacerata solid agent,CLA),通过拮抗、对峙培养、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撕裂蜡孔菌对甜瓜球腔菌(Mycosphaerella melonis)引起的黄瓜蔓枯病的防治作用,以及对黄瓜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土壤酶活性、黄瓜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在拮抗试验中,培养第6天50% CLB对甜瓜球腔菌的抑制率为32.39%,与甲基托布津(thiophanate methyl,TM)作用相当。在对峙培养试验中,甜瓜球腔菌生长受到撕裂蜡孔菌抑制,撕裂蜡孔菌则继续生长至完全覆盖甜瓜球腔菌,使之变形、萎缩和消失。在盆栽试验中,喷病菌孢子液(pathogen inoculation,PI)处理的发病率为36.67%,病情指数为38.40。与PI相比,CLB可显著降低蔓枯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其相对防治效果为79.69%,同样与甲基托布津(75.57%)相当。与常规施化肥(CF)相比,施用CLB可促进黄瓜植株生长,提高生物量、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了5.87%—21.45%、36.50%—38.83%和10.54%—19.80%;黄瓜植株养分吸收量分别增加45.24%—69.05%(氮)、20.51%—43.59%(磷)和19.88%—38.51%(钾);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脱氢酶和蛋白酶活性增强,增加幅度分别为8.73%—35.84%、7.55%—10.74%、25.32%—26.49%、186.21%—279.23%、47.99%—76.51%和49.00%—100.00%,施用高量(150 mL)CLB处理的效果优于低量(75 mL)CLB处理的效果。在田间试验中,与常规施肥相比,常规施肥与固体菌剂配施(CF+CLA10)与减肥处理与固体菌剂配施(75% CF+CLA10)均显著提高了黄瓜单株结果数、产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幅分别为13.61%、13.87%、71.54%(CF+CLA10)和11.51%、11.71%、54.37%(75% CF+CLA10),此外,75% CF+CLA10处理显著降低了硝酸盐含量,降幅为14.93%。【结论】撕裂蜡孔菌HG2011可抑制甜瓜球腔菌生长。喷施CLB能防治黄瓜蔓枯病,降低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提高防治效果;盆栽施加CLB可提高土壤酶活性,促进黄瓜幼苗吸收养分,使黄瓜健康生长。田间施用CLA可增加黄瓜产量,提高黄瓜果实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改善品质,益于实现减肥增效。撕裂蜡孔菌HG2011能分解木质素和纤维素,在作物秸秆中生长迅速,利用该生物菌剂制作堆肥可兼具防病、促生效果。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筛选金边也门铁花叶性状相关差异表达基因,为深入探索也门铁叶色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打下基础.[方法]基于cDNA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cDNA-AFLP),利用64对EcoR I和Mse I选择性扩增引物组合分析金边也门铁叶片绿色与黄色部分组织cDNA,经筛选、回收、克隆、测序和BLAST比对分析获得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利用64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726条可分辨的条带,并获得58条差异表达的转录衍生片段(TDFs),其中12条TDFs为特异性表达.12条特异性TDFs中,5条TDFs具有同源序列,另外7条TDFs无同源序列,为未知功能基因.在叶片黄化部位特异表达同源性为96%的TDFs序列M8E3B-2和M8E3B-3与大丽花花叶病毒Holland包涵体蛋白基因、紫茎泽兰明脉病毒基因、洋丁香黄化卷叶病毒基因等花椰菜花叶病毒科病毒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结论]M8E3B-2和M8E3B-3两条TDFs序列或来源于一种花椰菜花叶病毒科病毒基因,且有可能参与了金边也门铁花叶叶色性状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995.
黄瓜花叶病毒病(CMV)是危害辣椒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辣椒的品质和产量。本文介绍了黄瓜花叶病毒对辣椒的危害与防治,综述了其抗病种质材料的筛选、抗性遗传规律分析、QTL定位及基因发掘等,并对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展望与分析,以期为辣椒抗CMV研究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MAS)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96.
小麦土传花叶病毒病是侵染小麦的一种重要病害,该病害病原有多个病毒种类,主要为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和中国小麦花叶病毒(CWMV),由禾谷多黏菌以持久性方式传播为害。为明确该病害在山东的最新分布状况,于2013-2016年采用田间调查,结合dot-ELISA和RT-PCR检测等方法对小麦土传花叶病毒病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土传花叶病毒病主要分布在鲁南地区,而鲁中、鲁东、鲁北等为零星发生区。WYMV主要分布在临沂、济宁、泰安和枣庄等地;CWMV主要分布在烟台、威海、青岛、临沂和德州等地;烟台、威海、青岛、临沂为两种病毒的混发区。对CWMV主要分布区域(文登、荣成、胶州、莒南、平原、沂水、福山)的CWMV的CP基因进行系统进化聚类分析发现,CWMV的CP基因同源性为94.7%~98.3%,在进化树中聚类为两组,其中,平原、文登、福山和莒南分离物与日本分离物(登录号:AB299272.1)亲缘关系较近,沂水、荣成和胶州分离物与江苏大丰分离物(登录号:EF121374.1)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997.
研究不同茎蔓节段育苗的效果,探索优质、高效的甘薯育苗新方法,为甘薯种苗快速繁育提供科学依据。以短蔓型‘赣薯2号’茎蔓为试验材料,设置单节、双节和顶芽带三节3个苗段,分别通过红壤土、腐叶土和塘泥3种土壤基质进行穴盘育苗,观察各处理育苗方式下薯苗生长、发苗天数等相关性状,并考察其叶数、苗长、根数及根长情况。结果表明,以双节苗段+腐叶土处理的茎蔓发苗时间最快(3d),成活率最高(86.6%),发根数最多(9.2根),根长最长(5.9 cm)。因此,采用甘薯茎蔓双节苗段+腐叶土穴盘育苗具有发苗时间短、成活率高、成本低等特点,短期内(20d)可达成苗标准,提高了甘薯扩繁系数和育苗速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8.
贵州地处西南山区,大豆生长期常常因温度低,湿度大,导致大豆花叶病毒病发生严重,从而影响大豆产量。为选育适宜贵州省种植的高产、抗花叶病毒病大豆新品种,于2008年选用地方品种大方猫耳灰为母本,选用本所育种材料黔豆08001[成8307-1×(六枝六月黄×大方白水豆)]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获得复合杂交材料黔豆08014,对该材料用系谱育种法于2009—2013年在贵阳、海南经过8代选育,于2013年选育而成高产、抗花叶病毒病较强的大豆新品系黔豆11号。2014年参加贵州省大豆区试,平均量产为178.60kg/667m2,比对照黔豆6号增产7.11%,2015年续试,平均产量187.26kg/667m2,比对照黔豆6号增产7.63%,2年平均产量182.93kg/667m2,比对照黔豆6号增产7.38%。2015年参加贵州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71.13kg/667m2,比对照黔豆6号增产8.67%。该品种全生育期109d,为春大豆中熟品种,紫花,灰毛,株型收敛,直立生长,有限结荚,株高41.6cm,底荚高度8.6cm,主茎节数12.1个,分枝数2.0个,单株荚数36.5个,单株粒数70粒,单株粒重11.8g,百粒重17.7g,不倒伏,不裂荚,落叶;蛋白质含量40.37,脂肪含量20.30;田间鉴定不感大豆花叶病毒病,较抗其它病,人工接种大豆花叶病毒SC-3、SC-7鉴定抗性结果,SC-3病情指数22,SC-7病情指数27,对两个株系的抗性评价为中抗。该品种于2016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黔豆11号,适宜在贵州省及相似地区作为春大豆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99.
野生大豆抗大豆花叶病毒病评价、聚类及性状间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源于河北东部沿海地区的85份野生大豆材料进行田间抗大豆花叶病毒病评价、聚类及性状间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85份野生大豆中,抗病材料5份,中抗材料14份,中间型材料23份,感病材料43份,分别占供试材料的5.8%、16.4%、27.1%和50.5%;开花到成熟期天数和野生大豆抗SMV反应呈显著正相关,开花到成熟期天数对野生大豆抗SMV反应直接作用最大,通过其它性状所起的作用相对较小.聚类分析表明:Bian0526与其它供试野生大豆的亲缘关系较远,与其杂交有可能产生较大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000.
吉育96选育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特征特性:1.种子性状:籽粒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脐无色,百粒重19.6克。2.植株性状:无限结荚习性,小圆叶、紫花、灰毛,株高95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